APP下载

民族地区中学英语课程本土文化输出的困境及对策

2017-12-28蒙璐李茹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5期
关键词:困境与对策本土文化核心素养

蒙璐+李茹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然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更应把握国际化方向,扭转长期以来接纳外来文化大于输出本民族文化的局面。本文以贵州黔南地区为例,根据“核心素养”的观点,分析中学英语课程文化教学的转型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 本土文化 文化输出 困境与对策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于2016年3月30日正式印发,其中提出的“核心素养”备受关注。此次课程改革更注重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英语教育不再单纯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目标,而是在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让世界认识中国。黔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拥有自己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因此黔南地区英语学科教育更应积极落实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任务,培养跨文化人才,发扬民族文化。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中国英语教育专家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见解各有不同。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围绕“核心素养”这一主题,总结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认为核心素养包含有“认知的”和“非认知的”两个方面,中小学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认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构成分为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理解和表达语言实践活动中应当融合知识,发展技能,建构结构化的知识和思维体系,形成文化理解。

总结各教育专家的观点得知,英语的文化交流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学生英语学习目的也更为清晰,即掌握和发展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为继续深造学习或学习与英语相关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将来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弘扬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这就要求中学英语课程应实现文化教育的转型,将语言输入转为文化输出。

二、黔南地区中学英语课程本土文化的植入及输出现状

1.本土文化植入的客观现状。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方式多数以成绩为标准,强调学校的升学率。就校园文化宣传而言,以学校的升学率排名为重点宣传,没有提及作为设立在民族地区的中学,有何特色办学优势及民族特色文化课程。

从教材及其内容来看。目前黔南地区中学英语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必修教材,该教材在文化知识方面对黔南少数民族文化鲜有提及;其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了解外国文化,发展跨文化意识,并未有目的地让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从教师方面来看。黔南中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普遍是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所用教材内容来设计、实施教学。鉴于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价系统,教师普遍将教学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上,以达到升学要求,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较为缺乏。

2.黔南地区中学英语课程本土文化的输出情况。由于中国教育评价机制和升学的要求,中学英语课程更为强调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跨文化意识,学习西方文化,而不是植入黔南本土文化,让学生用英语表达本民族文化,从而导致学生普遍缺乏民族认同感,没有主动用英语传播本土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文化教育转向的困境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应当正确认识语言学习的性质和内涵。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其对国家发展策略的作用在于让世界认识、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综合分析黔南地区中学英语课程本土文化植入及输出的现状,影响黔南地区英语教育由文化输入转为文化输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家及社会,甚至民族地区本身对民族文化的忽视。一直以来,英语学习广泛被人们所认同的是其语用的工具性。为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人才这一目标,我国英语教育将目标定位在了解世界,学习国外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上。对民族文化长期的忽视,导致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流失,甚至民族文化“张冠李戴”的乱象。例如,黔南民族文化建设将风雨桥、鼓楼等黔东南侗族的特色文化强行移植到黔南苗族、布依族地区,而对真正的苗族、布依族的特色建筑、风俗文化等辨析不清。因此,英语课程要从文化植入转向本土文化输出的难点在于明确英语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2.黔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收集和英语编译工程量较大。实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文化指向转型,就要积极开发校本教材,选择相应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内容进行编译汇总,编排成完整的教材。由于黔南地区少数民族较多,部分少数民族,如水族,与汉文化差异较大,造成了英语课程教材开发的资料搜集和编译困难,不能得其精髓,让许多有此想法的专家或学者望而却步。

3.与中国教育评价机制无明显联系。中国应试教育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虽自“新课改”以来有所改善,但目前的教育评价机制未有明显变化。为此,学校及多数家长仍只注重学生的英语成绩,忽视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更不会在考题中出现,所以不学习民族文化并不会造成影响,开设校本教材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如何实现中学英语课程本土文化输出

英语教育实现民族文化输出是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策略,英语文化教育指向的转型是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为实现黔南地区中学英语课程本土文化输出,针对目前中国教育体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激发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动机。需求在外语学习中处于基础地位,学习需求促使学习目标与愿望的产生,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需求,那么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犹如空谈。如何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转为具体的英语学习动机,就需要教育部门及教师充分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对于区域发展的进步、美丽富饶家园的建设,以及自己的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为了彰显“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英语教师可以针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进行体现民族特色的问卷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据学生想要达到的英语学习目标,英语教师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英语学习目标。endprint

2.鼓励研发黔南地区中学英语少数民族校本教材。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来源。实现黔南地区中学英语课程少数民族文化输出,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少数民族文化,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民族、民族分类及文化特点。要全面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按照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期望能达到的英语水平,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展开评估,科学利用好学校的英语学习课程资源,根据特定的课程编制原则来研发适宜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材。

3.积极组织以本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教学活动。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推动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本土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开展英语学习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强化学生民族认同感。其次,展开如“我的家乡”为题的英语作文大赛,或者本土文化英语抢答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本土文化英语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本土少数民族文化的能力,实现文化输出。

4.提升整体教师思维品质。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信息源、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的思想情感及专业素养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实现英语课程本土文化转型,还要靠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不断渗透少数民族文化意识,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自主地去传播黔南少数民族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认识英语教学的文化价值,了解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的态势,掌握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将课程改革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五、未来展望

中国英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本质上是英语及英美新教文化向中华文化传播的历程,同时造就了中华文化反向传播的条件和途径。当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逐渐成熟,综合国力大幅跃升,民族文化复兴已成大勢,中国英语教育将肩负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使命。黔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更当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落实此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对于英语学科的文化输出转型要求,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到世界舞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龚亚夫.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J].外国语, 2014(11):18

[2]颜红菊.断裂与重构: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09(1).

[3]王静.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以四川梁山彝区英语教育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

[4]赵海燕.中国英语教育与民族文化复兴[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9:115.

[5]李建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7)3:7.

[6]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境与对策本土文化核心素养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探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与对策浅析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