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12-28李楠崔林
李楠+崔林
【摘要】本文探讨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并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对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反思和整理,讨论了如何通过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具体包括:丰富导入形式,塑造学生文化意识;.完善阅读过程,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分组分级教学,分别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注重语言输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文化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 英语阅读 高中 培养
一、引言
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主要能力,此外,(意见)还强调了学校教育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培养,社会关系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合作性,参与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就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多数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一言堂,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其主体地位,忽视对中西文化等方面的渗透教育。而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因此,教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就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梳理,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英语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丰富导入形式,塑造学生文化意识
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内容,更在于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课程导入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普及应用,课程导入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微课等方式对本课阅读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示,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丰富文化内涵,分析文化冲突,深入体验各种文化,突出民族特色,学会能够设身处地从目标语文化的视角看问题,从而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外研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材moule 6部分阅读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为例,本模块阅读主要讲述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史,可以利用视频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创建脸书的简要介绍进行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当今社会网络发展之迅速,并激励学生了解并探索互联网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感受西方网络的发展模式,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完善阅读过程,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传统阅读教学主要以逐句翻译的模式进行,然后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但该阅读教学过程并不完整。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三大主要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然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仅停留在课文的翻译层面上,而其听,说,读等方面的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文章内容的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需要使学生读懂,读透文章,挖掘文本中句子之间甚至每个单词过词组间所蕴含的信息,理解句子包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以便于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深度思考。此外,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互动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得到提升,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分组分级教学,分别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分组教学和分级设置閱读问题。分组教学即将学生平均分为五到七个小组,并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综合多次考试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编号,每组1号为组长,靠后的编号为学困生,组长负责解答整组的学习问题,帮助学困生。而从教师的角度,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级难度的问题,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不仅要求他们理解文章基本内容,还要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回答高难度,深层次的阅读问题。对于中等能力的学生,应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能力,适当拔高;对于学困生,应反复进行基础题型的练习,侧重务实基础。通过教师设置不同层级的课堂活动,更便于因材施教,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得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发展。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推断、预测,总结、质疑,评价等思维方法,拓展文章内涵,提升阅读理解的层次。同时,关于阅读习题的设置必须难易程度适中,先易后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必局限于所学文章的基本内容,可以尝试适当扩展一些相关领域的信息,或者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深层思考能力,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这样,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五、注重语言输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通过教师的生动导入与深入讲解和学生独立或互助完成的深度阅读,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获得对文本基本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本体验,此时,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输出就十分必要。课堂输出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从而到达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此外,课堂输出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所阐述的文化形式或哲理内涵等。课堂输出活动主要以说和写的形式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其基本具备能够流利交流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学生的输出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同时也是对所学内容的拓展和升华。它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对文章所包含的知识点的运用,更利于学生自身思想情感的升华,从而完成阅读教学的情感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输出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首先,丰富讨论内容和题目,不必拘泥于书本习题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拓展,或者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活动,拓展思路。其次,教师可以对讨论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或者给出范例,以便学生了解讨论的内容和形式,迅速进入状态,同时使学生能够言之有物。再次,扩大讨论成员,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或者个别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等等。总之,要尽量做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所有人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最后,
丰富讨论形式,允许并鼓励学生组织辩论,表演等形式的活动,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相应的图片,投影,视频,实物等。在这样师生互动,人人参与的活动中,教师应善用课堂用语,善于引导,鼓励和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六、结语
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的相关知识点和词汇词组句型的基本用法,还要培养学生加工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能学,会学的能力,塑造其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具体来说,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对文本表面信息进而推断和预测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过文章相关内容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中西文化差异性,塑造其文化意识;通过不同类型的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熟悉行文脉络,感知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所传递的价值观,教师还应尽可能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助推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此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必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习得和运用能力,塑造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军熔,郑春红,朱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梁美珍,黄海丽,於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林远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1):39–41,6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楠(1993.12.1-),女,汉族,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崔林(1965-),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