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2017-12-28张爱华

考试周刊 2017年38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

张爱华

摘要: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教育体系当中具有不可或缺地位。近年来,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要求教育工作者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转变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教学中引导策略的应用,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小学数学的教学为主,分析了有效引导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引导策略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逐渐转变为引导型教学。由于数学教学较为枯燥,再加上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小学生难以很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加强有效引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 有效引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小学教师来说,掌握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使教育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有效引导教学模式从本质上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对小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该模式教师的引导作用得以加强,在教学中会联系实例进行讲解,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促使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二,教师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演示,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第三,教师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 “有效引导”的实施策略

(一)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新课改明确要求在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但是这种氛围主要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所以数学教师要发挥其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对学生加强引导和规范。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授圆形的知识时,可以利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出圆形向学生展示,并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圆,比一比谁画得更圆。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比如“你们家里有哪些圆形的东西呢”,进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积极寻找身边的圆形事物,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当它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领域才能称之为有效的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引导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框架的建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数学乃至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还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长度单位知识时,可以询问学生的身高,或者其他事物的长度。小学生对长度的概念并不清晰,教师可以让学生现场测量,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来找出答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长度的概念,还有利于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对学生“错误”的思考进行纠正引导

学生在学习上犯错是难免的,但是往往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有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犯的错误掌握他们的情况,通过及时纠正引导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通常情况下,所犯错误不是知识上的错误就是理解上的错误,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就能及时纠正。另外,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数学教师应首先分析错误类型,然后有针对地加以引导。

例如,学生在进行应用题推理时,经常因为粗心而漏掉已知条件,教师发现问题后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或者解题思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由学生自己一步步推算出正确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自己找到错误原因,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有利于学生经验的总结。

(四) 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应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实现趣味性、现实性和探究性于一体的数学课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后都要安排独特性的练习,将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一年级的数数教学,教师可以询问小学生家里有几口人,门口有几棵树以及砍掉两棵还剩几棵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数以及简单的加减运算。

(五)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做优劣之分

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有些学生接受知识较慢,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一视同仁,不能有優劣之分。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对于学习情况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更有耐心,加强引导。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通过练习与引导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增强对学数学的信心,在学习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要优劣之分。总之,有效引导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教师应加以灵活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田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125.

[2] 邱明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3(9):18.

[3] 陈钦瑜.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19):167-168.

[4] 荣亚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考试周刊,2015(77):71.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