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E教学模式应用于“血液和血型”的案例分析

2017-12-28陈坤

考试周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

陈坤

摘要:本文以“血液和血型”为例,探究5E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5E教学模式;血液;核心概念

一、 “5E教学模式”的概述及选课的初衷

“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机构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合作探究中寻求答案,并灵活迁移和运用,从而建构认知。模式的基本步骤是: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选取每个单词的首字母,故称为“5E教学模式”。《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学科的本质。”强调了学习是自主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5E教学模式”符合了《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在近几年的生物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血液和血型》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理解人体内物质运输过程的基础,其中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节知识点较多,将内容提炼为三个核心概念:(1)血细胞的组成及功能;(2)血细胞的数目及特征;(2)血浆的组成及功能。教材设计和通常上课模式是:先介绍血液组成,再逐步介绍血液功能,一种“总—分”模式。“5E教学模式”打破了通常上课模式:从生活问题出发理解血细胞功能,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数目及特征,小组合作讨论血浆组成及功能,采用“分—总”的模式,逐步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5E教学模式”在《血液和血型》中的具体应用

1. 基于5E环节组织探究学习“血细胞的组成及功能”的过程

(1) 吸引:教师制作手绘视频“小明的疑惑”:展现一个学生手部受伤开始流出鲜红血液,流血速度变慢直至停止,一段时间伤口出现红肿化脓。同时根据视频现象呈现问题:①=1\*GB3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②=2\*GB3伤口流血为什么会凝固呢?③=3\*GB3伤口为什么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呢?

以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身边的生活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導学生进行生活问题的思考,自然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2) 探究: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学科学课知识,结合课本,讨论这三个问题。

教师课前已经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了探测,了解到学生有能力解决这三个问题。采取学生交流讨论和研读课本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研读中进行自主的学习。

(3) 解释: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如果有疑问,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回答。

学生集体整理思路,小组代表进行阐述,表述不完整的情况下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和修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4) 迁移:在问题中再次产生问题,逐层深入。如:在解决“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问题时,迁移到“含铁的血红蛋白”知识;在解决“伤口流血为什么会凝固呢?”问题时,迁移到“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知识;在解决“伤口为什么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呢?”问题时,迁移到“白细胞体积最大”知识。

在迁移过程中要顺其自然,学生一般能从三大血细胞角度解决视频中的三个问题,但是进一步的问题,学生大部分不能解答出来,巧妙利用小技巧帮助学生对于迁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解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时,可以引导学生闻血腥味和铁锈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讲解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有助于血液凝固时,展现图片进行形象的比喻,将大坝石头比作血小板,大坝网比作不溶性纤维蛋白,两者结合有利于堵住液体;在解释白细胞体积最大时,展示图片形象比喻,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吞噬病菌就像大个子同学保护小个子同学一样。

(5) 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两种方式。

2. 基于5E环节组织探究学习“血细胞的数目及特征”的过程

(1) 吸引:我们了解了血细胞的功能,但是血细胞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家想不想一起观察血细胞?

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以问题的形式,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 探究:教师呈现实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①=1\*GB3结合课本,找到红细胞,说出红细胞的特征;②=2\*GB3结合课本,找到白细胞,说出白细胞的特征。学生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血涂片的显微镜观察,并讨论出问题答案。

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利用数字化实验室教学,使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图像,直接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也可以投影到PPT,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和指导。

(3) 解释: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如果有疑问,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回答。

“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判断理由”和“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特征”答案都不唯一,教师注意引导和总结,发散学生的思维。

(4) 迁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目、形态特征、有无细胞核,并完成拼图游戏。

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差异,迁移到理性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结构化。在迁移环节,设置了拼图游戏,将相应特点拼贴到对应位置,有助于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

(5) 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两种方式。

3. 基于5E环节组织探究学习“血浆的组成及功能”的过程

(1) 吸引:学生观察试管中的血液,并回答问题:“血液中除了血细胞是否还含有其他物质?”endprint

以实物直观的形式,展现血液的组成,问题迎刃而解,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探究:学生小组合作觀察血液的分层现象,识别各层的主要组成,结合课本说出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亲眼看到血液的分层现象,将学生引入探索情境,指导学生投入观察、思考和描述表达活动。

(3) 解释: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如果有疑问,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回答。

(4) 迁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于老师呈现的血常规化验单,进行网络查询和解读。

网络的使用,也是本节课的一个创新点,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用网络解决。这种新的形式,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网络查询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攻克了本节课的难点。

(5) 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两种方式。

4. 知识的梳理与总结

请小组制作本节课的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总结,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教师编制本节课核心概念顺口溜,学生集体朗读:“红细胞,圆饼状,血红蛋白运输氧;白细胞,核中央,吞噬病菌保健康;血小板,个最小,止血凝血最重要;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废物和养料。”

三、 “5E教学模式”的反思

(1) 在“吸引”环节,依据本节课的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三次不同方式的吸引:自制手绘视频吸引;激发探究欲望吸引;实物直观产生认知冲突吸引。三种不同的方式恰到好处的安排:在引入课堂阶段,以视频形式迅速抓住学生眼球;在了解血细胞功能基础上,激发学生动手探究欲望;最后观察实物,产生认知冲突。三次吸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在“探究”环节,依据本节课的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三次不同方式的探究:小组讨论,解决生活中流血相关问题;显微镜观察,分辨红细胞和白细胞;研读课本,解释血液分层。探究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采取不同的方式探究,有利于延长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和持续性发展。

(3) 在“解释”环节,主要采取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如果有疑问,其他小组补充回答,对于较为开放性的问题,教师注意引导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4) 在“迁移”环节,依据本节课的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三次不同方式的探究:在学习血细胞的功能时,进行血细胞细节知识的迁移;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时,进行血细胞特点归纳的迁移;在学习血浆后,进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迁移。三次迁移都做到既与所学知识相关,又有一定难度的提升,使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原有知识结构中,从而成功构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5) 在“评价”环节,主要采取学生互评为主和教师评价为辅的方式,也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的来说,基于5E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构建,形成新旧概念之间的冲突,建构概念并应用概念,注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协调一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探究而获取科学的概念,达成生物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晓颖.“5E教学模式”应用于“促胰液素的发现”的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6,(1):41-4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白细胞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