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7-12-28谢庆志

考试周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有效策略初中数学

谢庆志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学中一门基础性学科,它要求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中的基础知识,还要通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个性为前提,在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学生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探究能力是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提出相应的策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能力;有效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能力成为每个学生必须具备和发展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也重点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成为当今社会的主体思想。但我们应该知道,创新的基础是探究能力,要想树立学生的创新理念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为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更加注重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教材的结构也更具系统性和逻辑性,各章节的知识联系的更加紧密,而且衔接度高,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好前面的基础知识,在后邊的学习中就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制定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爱学习、会学习、自主学习的人。

一、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1. 积极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如果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发现问题,对于不懂或难度较大的问题就会选择逃避,作为教师,要积极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第一步就是要营造一种轻松积极的探究氛围,因为环境对学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个积极探索的环境,让学生打心底喜欢上探索,善于探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让探索成为一种优秀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解空间几何这一章节时,可以先用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实物,像篮球是球体,鞋盒是长方体,同学们经常玩儿的魔方是正方体等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现实中存在的东西,还能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动脑积极思考。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准确而有效的信息,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不意味着教师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如果具备了学习的探究能力就像拥有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不管是对以后的学习还是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积极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如为了让同学们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段含有数据或方法的阅读材料背景,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然后提出原因解释或问题解决。如勾股定理的历史、无理数的产生过程、乘方的故事、负数的产生过程、概率故事等,把故事的过程作为探究情境,让学生经历科学发展过程,感受学习探究的方法。这样不仅让学生动手动脑学到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3. 引导学生用探究思维去解决数学中的探究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众多动态探究题的探求思考,我们可以发现这类探究问题的综合性很强,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宽广,因而在求解时教师务必指导学生全面分析,以探究的眼光从图形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不同情境分别进行探讨,挖掘所蕴含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依据相关的数学知识谨慎求解,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结论。同时,在计算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设法化动为静,依据某一时刻的静止状态画出相应图形,并依此图进行求解即可。另一方面,要提醒学生们注重于分类讨论,切忌片面而失解。对于结论探索性问题,不妨假设结论成立,从而探索所需的条件,再结合已知条件,作出决断。总之,这类动态探究题以其特有的魅力多以压轴题形式频繁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中,教师应和同学们一起认真总结经验,掌握其解题规律,以便正确解答。

4.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先进行大胆的假设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基础知识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没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要大胆对问题进行假设和猜想。教师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的猜想和假设更接近真实的答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实现学生新学习的知识与旧知识的结合,引入旧知识、旧方法,通过延伸、类比等方式发现新的探究问题。比如一元一次不等式性质及解法通常在等式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背景下进行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基本运算通常在分数基本知识为背景下进行探究。这类问题容易激活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为学生新的探究过程打下基础。

二、 总结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增强自己学习过程的自信心。教师通过积极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用探究思维去解决数学中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先进行大胆的假设等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寻找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要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齐婷.初中数学教材探究内容比较研究[D].渤海大学,2016.

[2]翟增鑫.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6.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有效策略初中数学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