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

2017-12-28杜广富��

考试周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杜广富��

摘要: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都非常地清楚,要想在一堂数学课上将教学内容讲完,教学目标达成,需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阐述了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所使用的一些教学策略的理解和领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体会和见解

作为一线教师,大家都知道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四大方面,四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完成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选取适当活动的理论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将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提到日程之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了。那什么是教学策略呢?简单地说,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科,教师为达成目标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也不相同。下面就结合我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说一说我经常实施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 重视教学情境,巧妙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前提与基础。他们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越浓厚,那么这门课程学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才会明显。因此,我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中总会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创设教学情境。

1. 利用每堂课的导入部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孩子们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突然变得难起来的数学知识,在心理上大多都是抵触甚至是排斥的,再加上小学阶段不像学前阶段那样容易通过开展趣味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就必须利用好每堂课开始后的五分钟左右的导入部分。成功的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把愉快的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2. 利用课堂教学的新授环节创设动手实践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相比于学前孩子而言,在教学行为方面更加稳重,遇到问题不再是急切切地说出自己的答案,而是习惯“想一想”。并且他们为了证实自己的答案或者解题思路正确,他们更希望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来找到充足的理由。针对这样的学生特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动手演示、操作就能突破解题瓶颈、寻找正确做题思路的实践情境。这样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新知、掌握新知,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創新素养。

3. 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活动时间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别的明显,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他们的这种特点转化为学习数学方面的“竞争”,那么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巨大推动力。我在日常教学中,总是会寻找一些恰当的时机,比如数学自习课或者校本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具有竞争意味的小游戏、小测验、小竞赛。当然,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抓好分寸,既体现“小而精”,又能让所有的孩子参与其中,让他们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都产生“小学数学并不难学,跳一跳脚就能摘到胜利果实”的正能量。这样的竞争情景的创设,自然而然地把数学新知与有趣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了一起,知识不再枯燥,游戏也不再显得那么幼稚,还能大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它们是学者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之后再服务于生活的。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更加贴近于生活、贴近于学生的话题,以便引起学生共鸣,帮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让小学生直观感觉比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与我们息息相关。当引导着学生真正弄明白相关知识点,我又创设了“学校要开元旦联欢会,请你为主持人、合唱团、民乐团设计他们的位置”这样一个设计方案的活动,真正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已经蔚然成风,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个人认为小组合作的方式是非常适合数学这个学科的,因为它不仅能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补、师生间的互补,同时它还能起到牵引全员的作用,这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优等生作为小组长,全面协调小组活动,在其他成员解决问题出现瓶颈时,适时的发挥作用,不仅能体现他们的价值,还能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中等生作为小组内的主要力量(一般每小组四人,两人是中等生),他们在组中要完成的工作会更多,动手操作、演示,适当的分析、解说都得需要他们来完成,这样他们对新知的理解绝对是最透彻的;差等生虽然不及组里的其他成员,但是他在组员们的带动下,一起看、一起做、一起听,各种感官都不能闲着,这样他们也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更能让课堂生成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因人因课而定。只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心中装着学生,认真领悟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就会创造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学会学习、习得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