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孩”来了,让“大宝”的心路重整出发

2017-12-28唐自芳

教师·中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二孩大宝自卑

唐自芳

“二孩”政策实施后,由于新“上任”的“二孩”家庭中的家长在教育方式或态度上找不到平衡点、缺乏经验,导致部分“大宝”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自卑、焦虑、自私、懦弱等心理问题,这不仅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同样也引起了幼儿教师的重视与深度思考。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通过创设情感空间——赶走“大宝”焦虑自卑的心理、营造实验基地——让“大宝”学会正视自身角色、开展家园互动——让“大宝”得到更多的关注等方面来协助家长帮助“大宝”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二孩”家庭日益增多,部分二孩家庭中“大宝”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二孩出生前,“大宝”独自享父母、爷爷奶奶的宠爱,孩子做事情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在“大宝”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家里迎来了“二孩”,父母对待“大宝”的方式态度转变了,“大宝”容易产生自己所享有的爱被分割、侵占的感受,甚至出现自己有可能“被父母抛弃的感受”的感受,出现情绪不稳、容易激惹、冲动或退缩行为,严重者可能被诊断为一种儿童期的心理疾病“同胞竞争障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大宝”更容易受其影响,所以家长需要给他们一定的心理支持和适时的引导。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来帮“大寶”疏解这个阶段中所产生的自卑、焦虑、自私、懦弱。

一、创设情感空间—赶走“大宝”焦虑自卑的心理

大多处于学前阶段的“大宝”,往往因为“二孩”的到来而开始变得多疑:“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了”“老师是不是喜欢我”等,若家长与老师及周围的人没有及时地引导他们、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他们便开始渐渐产生焦虑不安、自卑等心理。除了家长要不断地与之引导沟通,强调对其的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应“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在大多数幼儿眼中,老师都是喜欢受表扬的孩子的。所以,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来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从而消除他们的焦虑不安,让其证明自己是受老师关注和喜欢的。当他们犯错时,我们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引导他们,而不应该以消极的态度去打压他们,如很多教师用“你看,一样是在学,为什么XX都会了你还不会呢?”等激将法来激励幼儿进步,结果导致他们更加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当他们表现得很棒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不与他人作比较,自己与自己比、现在与过去比,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二、营造实验基地—让“大宝”学会正视自身角色

从“独生”到“双独”,从万千宠爱于一身到需要学会分享爱,在没有充分的准备下,“大宝”来不及转换角色的定位,还把自己定位为“被保护者”“最弱小者”“最受关注者”,他们的自私因子开始萌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所以“大宝”需要正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家长在家可让孩子参与迎接“二宝”到来的准备工作中,在园教师也需要去营造一个实验基地,创造一个获取间接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会转变。对于中班和大班幼儿,我们可以让他们在“大带小”中去体验一种责任感,懂得如何呵护弟弟妹妹,成为他们的榜样,学会分享。小班可创设活动让“大宝”体会弟弟妹妹不仅是自己的“小跟班”“崇拜者”,也会是自己的“小玩伴”,从而增强自信、学会包容。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娃娃家”角色游戏,多增加一些弟弟妹妹的角色,让“大宝”尝试去当哥哥或姐姐,教师可重点观察“大宝”在游戏中如何对待“弟弟妹妹”,当其做出正确的行为时及时给予鼓励,当其出现不当的行为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开展家园互动—让“大宝”得到更多的关注

在有“二孩”的家中,为了让“大宝”能够关心“二孩”,家长经常对“大宝”说“你是姐姐就该先跟弟弟道歉”“弟弟妹妹喜欢,你应该把玩具给他们”等“不公正”语言,在成人过多的干预下,这样“对人不对事”事情频频发生,让“大宝”事事退缩。在部分家长的忽视下,“大宝”只能把委屈藏在心里。在家,家长需要学会平衡给“二孩”的爱,而这个平衡不仅仅是给予“二孩”的爱方面,在对待“二孩”的处事上也要做到公平。在园教师可以通过给家长开展讲座,让家长学会关注并且重视“大宝”的内心世界,用平等的爱公平对待“大宝”“二宝”。还可以开展家园互动活动,例如,组织亲子活动让“大宝”拥有更多与家长互动的时间,增进“大宝”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让“大宝”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与关注。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大宝”在园情况,让家长能够及时关注到“大宝”的情绪状态,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二孩大宝自卑
数字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成本高,许多夫妻放弃“二孩”
“二孩”政策,城里人没那么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