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特朗普减税如何影响中国?

2017-12-28谢九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51期
关键词:直接税所得税税率

谢九

对于30多年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减税,中国不管愿不愿意,最终都不得不面对并接受挑战。

12月初,特朗普的减税方案在美国参议院获得通过,而在此之前,美国众议院也已经对减税方案放行。这意味着特朗普的税改已经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剩余的只是对税改的细节进行一些技术性的修改,特朗普税改法案的最终实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举世瞩目的特朗普税改,到底改了什么?

由于美国参众两院对特朗普税改方案还存在不少分歧,因此,特朗普税改的最终版本现在还没有面世。从大的框架性方案来看,特朗普税改最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将美国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从最高35%降至20%,二是美国公司海外利润汇回的税率从现有的35%大幅下调为最高14.5%,三是个人所得税税级由七档简化为三档,免税标准提高了一倍。

12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企业主商议税改法案事宜,企业主偕家人出席

特朗普税改之所以引发全球关注,主要原因在于前两点,企业所得税大幅下降,以及美国公司海外利润汇回税下降,这两点不仅影响美国自身经济,而且具有极强的外溢性,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会带来强烈冲击。

首先从所得税大幅下降来看,美国对企业的征税原本就不高,所得税是美国企业最主要的税负,所得税税率采用超额累进制,从15%~35%不等。在美国的联邦税收体系中,企业所得税大概只占10%的比重,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的税收制度并没有以企业作为主要对象,整体上来看,美国对于企业可算是税收友好型国家。

中国企业的税收包括增值税和所得税,其中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税率大概从3%到17%不等,2016年占全部税收比重约为31%,如果考虑到营改增从去年5月份才开始全面实行,将营业税也考虑在内,二者占比超过40%。其次是企业所得税,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去年占全部稅收的比重约为22%。仅仅增值税和所得税两项,就已经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税收来源。

美国对企业的税收不仅低于中国,在经合组织中也处于中下水平,如果特朗普税改得以正式实施,美国企业所得税大幅下降至20%,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形成显著的税收优势。加之美国又具备成熟的配套体系,劳动力、物流、法律、市场规模等相当完备,对于全球制造业将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除了所得税大幅下降之外,特朗普税改还将大幅下调美国公司的海外利润汇回税。由于美国跨国公司众多,出于避税的考虑,很多公司的海外利润都留存海外,用于企业在当地的再投资等等,而没有回归美国本土。特朗普税改大幅降低了海外利润汇回的税率,此前需要缴纳35%的税率,而新方案规定只需一次性缴纳14%即可,如果是不可流通资产,税率更是只有7.5%。对于很多美国跨国公司而言,一次性缴纳较低税率,就可以将海外利润安全转回美国国内,还是具有极强的诱惑力,根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公司在海外的利润高达2.5万亿美元,如果这部分资金浩浩荡荡回归美国,首先意味着流出国的可投资金额减少,会对资金流出国带来极大的资金外流压力,同时将会产生巨额的美元资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美元升值。

特朗普税改中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在美国国内引发强烈争议,但是相比之下外溢性不强,对于其他国家没有太直接的影响。特朗普关于个税改革的主要争议在于,很多美国人认为方案过于亲近富人,而中产阶级和穷人受益有限。根据美国税务政策中心的分析,美国纳税人中最富有的1%将获得税改50%以上的收益,他们才是特朗普税改的最大赢家,而28%的中产阶级的税收负担将会逐渐提高。

事实上,通过税改使富人受益,可能也正是特朗普税改所希望达到的效果。经济学上有一个说法叫作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大意就是说政府通过减轻富人的负担,可以刺激富人更多地消费和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最终可以更大程度地惠及穷人,这种办法比政府直接救助和补贴穷人效果更好。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实施供给经济学,通过对富人减税来刺激经济,被视为涓滴经济学的代表。特朗普此次实施美国史上最大规模减税,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里根政府的做法,在减税框架里更多向富人倾斜,希望通过刺激富人的消费和投资来增加经济增长,从而解决减税带来的赤字问题。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特朗普减税带来的最直接冲击将是资本外流。不同于过去很多年的金融资本外流,这一次面临的将是产业资本外流,这也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个投资拉动型经济体而言,如果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资本外流,其冲击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成为吸引全球资本投资的热土,但是最近几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速明显放缓,去年的增速只有4%,今年更是出现负增长。过去中国之所以对外资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主要在于高速增长的经济背景、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对外资的超国民税收待遇等,但是这几大优势在最近几年逐渐消解,经济增速逐年下滑、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外资的超国民税收待遇也早已经取消,而与此同时,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复制当初中国崛起的经验,开始大量承接从中国转移的国际产业资本。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尤其是美国加快了对产业资本的争夺,最近几年已经开始初见成效,将来特朗普税改正式实施之后,这种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和外资撤离相比,中国民营资本如果也抵制不住美国税收的诱惑,将对中国经济带来更大冲击,无论是投资规模、就业水平还是纳税等,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如果说“民营经济兴则中国经济兴”,这句话应该并不为过。2016年以来,国内民间资本投资出现了雪崩之势,全年增速仅为3.2%,今年稍有回暖,前10个月增速回升到5.8%,但也依然处于很低水平。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产业资本的利润空间越来越薄,导致很多民营资本失去了继续扩张投资的动力,或者是寻找其他出路,比如在金融市场寻求更高的回报,甚至赴美投资等等。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收入难有大幅度增长,唯有减负才可能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这就需要政府实质性地减税才可能实现。

关于中国税收负担是否过重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2017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世行测算出中国的总税负率高达68%,排名全球第12位。当然,由于税收体系的不同和统计口径的差异,任何统计数据都难以做到全面客观,相比之下,企业家的实际感受可能更加真实。国内一些项级民营企业家也不同程度地表达了税负过重的意见,比如去年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就表示“中国制造业成本高,尤其是综合税务比美国高”,一度引发热议。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也公开表示“中国的税负确实太高了,特别是乱七八糟的收费太多”。

在特朗普税改的压力之下,全球很多发达经济体也纷纷表达了跟进减税的想法,对于全球头号FDI大国,中国无疑是特朗普税改的最大外部受损者,对于特朗普的税改,中国肯定会有所应对,悬念在于会以怎样的方式回应,以及回应的力度会有多大。

早在特朗普税改获得国会通过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希望通过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制定财税支持政策等促进外资增长,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对境外投资者从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直接投资于鼓励类投资项目,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实行递延纳税政策,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这项政策意味着外资只要把在中国的利润用于再投资,预提所得税可以一直往后递延,可以借此鼓励外企在华长期投资。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针对特朗普税改中关于海外利润汇回税的改革,如果美国企业把在中国的利润汇出,將无法享受所得税的递延优惠,而是需要实缴。

不过,这样的力度还不足以应对特朗普减税的冲击,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更需要挽留的是民营资本。在当前民间投资萎缩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减税刺激,可能难以避免民间投资流向美国。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于,随着中国经济增幅下滑,财政收入增速也随之放缓,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施大规模减税似乎也就成了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最近几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基本上还是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速的,2012~2016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为12.8%、10.1%、8.6%、8.4%和4.5%,而同期经济增速为7.9%、7.8%、7.3%、6.9%和6.7%,除了2016年之外,其余年份财政收入的增速均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为6.9%,财政收入增长为9.7%,再度高出经济增速。理论上而言,财政收入增速明显高于经济增速,就意味着还有继续减税的空间。2016年,美国经济收入实现1.6%的增长,但是财政收入小幅负增长,在财政收入负增长的背景下实施减税,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特朗普政府减税的勇气。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而特朗普税改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税改进程和节奏形成冲击。最近几年我国税收改革的重点集中在“营改增”,在经过几年试点之后,今年5月份“营改增”正式全面实施,预计在营改增之后,我国税收改革的下一个重点将是提高直接税比重。十八届三中全会曾经明确提出“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我国现有的税收体系以间接税为主,主要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等,间接税面对商品和服务增收,间接以公众为征税对象,而直接税是指直接向个人或者企业开征的税,目前主要包括个人和企业所得税。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中,大约七成来自间接税,这和发达国家普遍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形成强烈反差,以美国来看,个人和企业所得税占比就超过了六成。间接税由于面向商品和服务征收,因此容易提升商品价格,不利于鼓励消费,由此造成了大量国内消费者赴海外购物,在中国经济从投资向消费转型的背景下,大量购买力流失海外,一定程度上也和我国的税制结构相关。和间接税相比,直接税具有累进制特点,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因此,提高直接税比重很可能会成为我国税制改革的下一个重点。

但是随着特朗普税改的推进,我国的直接税改革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阻力。我国现有的直接税主要包括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在特朗普税改大幅降低了美国企业的所得税之后,中国如果反而提升企业所得税显然已经不太现实,而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显然更加敏感。最近几年,国内关于提升个税免征额的呼声一直较高,个税改革的大方向也应该是以减负为宜。在现有直接税难以提升的背景下,更大的可能还是开拓新的税源,比如房产税和遗产税等等,如果以调节贫富差距为目的推出,而不是以普征的面目出现,可能会面临相对较小的阻力。

猜你喜欢

直接税所得税税率
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递延所得税”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分析
各项税收收入(1994~2016年)
从黑水城文献看西夏榷场税率
解读支持企业重组的所得税新政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中国“直接税导向”税制改革艰难性的探析
2011年将开始个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