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鲁克林博物馆年度大戏:对女性主义艺术说YES

2017-12-28EmmaChen布鲁克林博物馆

收藏·拍卖 2017年12期
关键词:布鲁克林女性主义埃及

文:Emma Chen 图:布鲁克林博物馆

布鲁克林博物馆年度大戏:对女性主义艺术说YES

文:Emma Chen 图:布鲁克林博物馆

布鲁克林博物馆外观,摄影:JongHeon Martin Kim

在圈内,布鲁克林博物馆一直有小“大都会”的称号。这次去现场,却发现这里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是有较大区别,尤其是在布展和策展理念上。大都会的展陈方式比较传统,而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却很现代,展线设计得也非常清晰。布鲁克林博物馆对其身处的社区所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始终保持着包容并蓄的态度,甚至强调自身的研究定位应该充分发挥地区边缘化的特点,在追求多样性的前提下,将黑人与女性等少数群体的艺术纳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布鲁克林博物馆是我在纽约最喜欢的一家博物馆。它虽然不像大都会博物馆或者MoMA那样名声在外,但却总会有一些精心策划的展览,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还在上演的年度大戏——对女性主义说YES(A Year of Yes: Reimagining Feminism at the Brooklyn Museum)。我心生一计,不妨换个角度去看这百年老馆。

布鲁克林博物馆位于纽约市人口最密集的布鲁克林区,该区虽然和曼哈顿区只相隔一座布鲁克林大桥的距离,然而在纽约,布鲁克林几乎是贫民区的代名词,其形成来自黑人和墨西哥人的聚居。作为一家发迹于此的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对社区文化的改造和该区形象的提升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2004年,在纽约市政府的资助下,博物馆修缮了自身的空间以及周边环境,访客只要地铁出站就能到达博物馆的前广场,十分便利。

作为一座非公立且非营利的综合性美术馆与历史博物馆,随着馆藏内容和体量的增长,布鲁克林博物馆对自身的定位也在不断修正中。1997年,布鲁克林博物馆曾改名为布鲁克林艺术博物馆,而在2004年末又改回了原来的名字。布鲁克林博物馆的馆藏和研究方向涵盖了古埃及文物、亚洲艺术、非洲艺术、伊斯兰艺术、欧洲古典艺术、美国艺术和现当代艺术等领域,馆藏据称已达到了150万件的规模。虽然博物馆最初落成的物理空间只有计划的四分之一,但由于在设计之始就主动把控空间的功能,直至今天,博物馆依然可以承载不同年代并且体量相当的馆藏和展示,并且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在布展方式上都丝毫不逊于闹市中的大都会。

从海中诞生的爱神雕塑,埃及出土,约公元前2世纪后期,身高36cm,直径10.8cm

女性艺术正在转轨

位于布鲁克林博物馆四层的伊丽莎白·赛克勒女性艺术中心(Elizabeth A. Sackler Center)是我此趟纽约之行的必到之地。和很多艺术爱好者一样,只为一睹一件由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设计的名为《晚宴》的艺术装置作品。该作品是一张巨大的三角形宴会桌——构想着这些成功女性聚会的地方。这部作品的每一条边都向一个千年致敬——每个千年选择了13位女性,从最初的女神开始,到20世纪著名的女性结束;另有其他999位女性的名字以金色书写在中央的地板上。赛克勒中心为作品还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第四条边,纪念在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人物。

女性主义研究是布鲁克林博物馆一项清晰的学术线索,而这个博物馆在美国女性主义艺术运动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早在1927年,女性主义艺术运动远未兴起以前,佐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1986)这位标志性的女性主义艺术家就将她的第一次个人艺术展设在了这里。2007年,布鲁克林博物馆以《全球女性主义》展正式启动了女性主义艺术中心,该展览由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策划,美国的女性主义艺术运动便是始于她于1971年出版的《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这个展览标志着诺克林成为了女性主义领域领袖性的学者,同时也开启了赛克勒女性艺术中心成为世界女性主义艺术圣殿的进程,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女性主义作品《晚宴》,其幕后伯乐也正是赛克勒女性艺术中心的创始人伊丽莎白·赛克勒。

在美国,女性主义艺术运动始于1970年代初。女性主义者认为,在西方世界文艺复兴以后,绘画、雕塑、建筑被归入艺术范畴,是男性刻意贬低工艺以压低女性地位的结果,因此截至1970 年代以前,女性艺术家仍被排除在艺术史研究的范围之外。琳达·诺克林的著作出版后的两年,加州艺术学院和洛杉矶著名的妇女大厦成立了“女性主义艺术规划”。1972年,加州艺术学院女性主义规划的学生与教师米丽雅·夏皮罗和朱迪·芝加哥合作的项目“女性之屋”是女性主义艺术运动到来的象征性标志。

朱迪·芝加哥生于一个犹太家庭,她倡导“使用自己熟悉的材料,面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归自己的感受”,在作品中涉及了女性身体、生理、婚姻、家庭、社会角色、生活状况等诸多问题,这种“家庭形象”和“女性技术”的使用,为女性主义艺术策略开辟了各种可能性,不仅贯穿了整个1970年代,也影响后来的女性艺术创作。1973-1979年间,朱迪·芝加哥耗资25万美元,与数百名支持者合作完成的巨型装置《晚宴》,向1038个西方神话和历史中著名女性致敬。1979年,《晚宴》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面世,从此便在毁誉参半中巡回展览。直至2002年,《晚宴》在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时受到了纽约艺术界的广泛关注,赛克勒女士借此机会正式向美术馆提出建立一个专门展出女性主义艺术作品的公共展厅的想法,并希望对此件作品进行永久收藏。董事会通过了赛克勒的建议,并投入了超过6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开始打造一个占地将近800平方米的展厅。2007年,布鲁克林博物馆将这件作品纳为永久收藏。

“A Year of Yes: Reimagining Feminism at the Brooklyn Museum”,这是布鲁克林博物馆从2016年10月到2018年年初的一部跨年度大戏,专为赛克勒女性艺术中心成立 10 周年而推出一系列关于女性主义的展览项目。该项目以美国著名非裔女性艺术家比弗利·布坎南迄今为止最完备的回顾展作为启动,陆续推出一系列与女性主义相关的艺术,包括乔治亚 ·欧姬芙(Georgia O’Keeffe)、玛丽莲·明特(Marilyn Minter)等知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

朱迪·芝加哥《晚宴》,摄影: Donald Woodman

朱迪·芝加哥《晚宴》局部,摄影: JongHeon Martin Kim

旧文物讲述新故事

在女性主义系列展览中,一个关于古埃及艺术研究的展览《一名女性的来世:古埃及的性别转换》(A Woman’s Afterlife: Gender Transformation in Ancient Egypt)穿插其中,吸睛却不突兀。27件来自布鲁克林博物馆内埃及收藏馆的作品,呈现了古埃及石棺中具有男性特征的女性形象,描述了古埃及妇女的“女性主义”故事,试图回答“在女性主义视角出现之前长期困扰着埃及学家的问题”。而这27件参展古文物只不过是布鲁克林博物馆对埃及文物艺术的庞大收藏中的九牛一毛,布鲁克林博物馆在对古埃及文物的收藏和研究上很大程度超越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布鲁克林博物馆从20世纪初以来一直在收藏和购买埃及文物艺术品,也正是这体量极大的古埃及文物收藏让它享誉世界。1906-1908年间,布鲁克林博物馆赞助了一支探险队,在埃及南部的早期遗址上挖掘,带回了许多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其中引人注目的“鸟女郎”赤土陶器雕像和纸莎草纸都是博物馆里著名的收藏。博物馆还支持英国最重要的考古协会——埃及探索协会,并从埃及和努比亚的考古发掘中获得了大量的资料。1916-1947年间,布鲁克林博物馆获得了美国埃及古物学家查尔斯·埃德温·威尔伯(Charles Edwin Wilbour,1833 - 1896)的重要收藏,其中包括雕塑、浮雕和绘在纸莎草纸上的精品。出于对博物馆藏品管理和研究工作的肯定,威尔伯的继承人还将他的专业图书馆捐赠给了博物馆,成立了埃及古物学图书馆,这也许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埃及图书馆之一。如今,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埃及文物藏品中包含有从公元前3500年的前王朝时期到科普特和拜占庭时代期间各个不同朝代的文物。

在系列展览项目中,一个“蓝色”的主题也格外有趣,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古埃及到现在迷人的视觉诗歌。这也与博物馆长期对埃及艺术的研究和收藏有关。在艺术史上,忧郁的蓝色是权力、地位和美丽的象征,然而蓝色颜料的来源稀少,制作复杂,人们为了获取它而耗费心力。这个展览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亚洲人、非洲人、埃及人、美国人、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艺术,涉及绘画、雕塑、版画、素描、装饰艺术、手稿、印刷书籍、当代艺术等范畴。

从旧藏中挖掘新故事,这也是布鲁克林博物馆的运营作风:与其让藏品深埋在仓库里,不如让它们活起来,给时下的展览提供历史性和概念性的参照。

“蓝色”,1993年,霓虹灯管,变压器和电线,76.2cm ×411.48cm。 (C) 2016 Joseph Kosuth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New York.

“我们需要改革——进取的黑人女性,1965-1985展览现场, (C) Jonathan Dorado

为非裔美国艺术发声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美国艺术界都未能给历史上以及当代非裔美国艺术家留下一席之地,整个国家的美术馆也缺少黑人艺术家的作品。1960年代,纽约兴起一场重要的黑人文化运动,许多黑人视觉艺术家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致使越来越多的美术馆迫于舆论压力逐渐开放黑人艺术家展览。

在今年针对女性主义艺术进行的系列大展中,《我们需要改革》(We Wanted a Revolution: Black Radical Women, 1965-1985)展通过一系列黑人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影像文献,还原了20世纪60-80年代呼吁改革的黑人女艺术家的声音。

其实,布鲁克林博物馆对其他非裔美国艺术的收藏、研究和推广一直都是不遗余力的。2013年,博物馆曾从芝加哥艺术经纪人大卫·卢森索普(David Lusenhop)和梅丽莎·拉齐(Melissa Azzi)手中购买了20世纪60年代黑人文化运动中26名艺术家创作的44件作品。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学术界对黑人艺术的态度。

2015年,布鲁克林博物馆为出生于布鲁克林的传奇黑人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举行了大型回顾展,除了纸上作品和大幅绘画,展览还别出心裁地展出了巴斯奎特的8本从未展出过的笔记本,这些笔记本中保留着巴斯奎特的诗歌片段、素描小稿及其在布鲁克林街区的生活和流行文化中对关于种族、阶级和世界历史的敏锐洞察。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展览措辞中更是以“英雄”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艺术家巴斯奎特。另一位成功的黑人艺术家凯新德·威利(Kehinde Wiley),其作品也经常出现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展览中,威利直接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传统的西方艺术史和文化叙事中转移到被忽略的黑人肖像上,这也出于他对西方艺术史的了如指掌,而巧妙地实现了种族、性别和政治表现的对话。

布鲁克林博物馆绝对称得上是一座“动静结合”的学术型博物馆,一方面既能灵活地与现当代艺术家互动,另一方面对于文物和古典艺术的馆藏展示和研究也得心应手。博物馆对150万件藏品的有效管理,让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博物馆得以活跃于世界当代艺术的中心。布鲁克林艺术博物馆不仅以展陈方式取胜,其中的展品也足够精彩,绝对值得在看过MoMA和大都会后还要到这里来看一次。 (编辑/余彩霞)

猜你喜欢

布鲁克林女性主义埃及
布鲁克林成长记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布鲁克林高地顶楼住宅
埃及艳后(外二首)
埃及有个鲸之谷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女性主义翻译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