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与施琅的恩恩怨怨
2017-12-28朱晓博
□朱晓博
姚启圣与施琅的恩恩怨怨
□朱晓博
清初收复台湾,作为康熙皇帝一生之中的三大功绩之一载入史册,为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提供了又一依据。在这一过程中,康熙皇帝任人得当,一举收复了台湾,这两人便是时任福建总督的姚启圣和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他们为收复台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风向之争”和“专征权之争”。收复台湾之后,施琅被授予“靖海侯”,而姚启圣却“赏不及”,他们之间的恩怨也为收复台湾这段历史增添了耐人寻味的一面。
一、姚启圣和施琅收复台湾的目的
姚启圣是传统的士人,但文武兼备,康熙二年(1663年)中举,出任广东香山知县,后被罢官。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廷派康亲王杰书率师平定靖南王耿精忠叛乱。此时,姚启圣看准机会,捐出家财,募兵到康亲王帐下效力,署理诸暨知县,以政绩和兵事著称,三年之内,一路升迁,在平定叛乱后,被授予福建布政使,此后一直在福建任职。这时的福建与台湾的郑氏集团隔海相望,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在漳州大败清军,姚启圣在杰书举荐之下,临危受命,擢升为福建总督。就任之后,姚启圣在辖区内与民休息,整军备战。康熙十九年三月(1680年4月)清军收复厦门之后,姚启圣请求“乘胜亲率水师,直捣台湾”。可见,姚启圣以治理福建、收复台湾为己任,渴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而施琅是郑氏集团的原部将,但与郑成功不和。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杀死他的父亲和弟弟,施琅背负家仇,归降清廷。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在金门、厦门连胜郑经军队,使其“遁归台湾”。此后,郑氏集团人心浮动,相继投诚。康熙三年(1664年),施琅建议“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使“四海归一”,清廷任命他为靖海将军,征剿台湾。次年四月(1665年5月),施琅率军出海,忽遇飓风,损失惨重,只好退回厦门,施琅首次出征台湾失利,但却是他日后出征台湾的一次演习。康熙六年(1667年),施琅看到孔元章招抚台湾,无功而返,立即上疏,论证收复台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进取台湾的主张,但清廷这时对台以招抚为主,否定了他的建议,且被免去职务,改授内大臣,但他密切关注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究风潮信候,等待朝廷重新起用。因此,施琅立志收复台湾,且他与郑氏有杀父之仇,矢志复仇与建立功勋成了他心中志向。
二、姚启圣举荐施琅与二人的矛盾关系
自从施琅首次攻台失利之后,清廷对台湾一直以招抚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常年战争使台湾百姓饱受兵事之苦,渴望回归大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郑经却企图使清廷仿朝鲜例,将台湾作为大陆的藩属国,隔海而治。康熙皇帝表示,“台湾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相比”。因此,双方和谈以失败告终,武力平台势在必行。
姚启圣在福建经营数年,做好了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但是他知道,自己即使熟悉兵事,也无法保证平台一定成功,于是他准备举荐一位能力出众的水师提督助他平台。经过多方探查,施琅进入了他的视线。但是举荐施琅重新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却经历了一波三折。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率军大败清军于漳州,姚启圣带兵驰援,深感需要得力之人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于是,他在福建布政使任上向康亲王举荐施琅。但由于康熙皇帝已经调杨捷出任水陆提督,再加上施琅之子施世泽被俘,这使得施琅出任提督可能性不大。但杨捷到任之后认为“福建水陆进兵,势不能兼顾”,康熙皇帝下旨令姚启圣等人保奏合适人选专任水师提督。由于施世泽被俘,情况不明,姚启圣不敢贸然举荐施琅,于是在奏疏中含糊其辞,暗示施琅为合适人选。这道奏疏如泥牛入海,没了音讯。到了康熙十八年六月(1679年7月),姚启圣按捺不住,再一次上疏明确请求起用施琅,并说“施琅即有一子在海,尚有六子在京”,不会为了一个儿子舍弃六个儿子。但结果是,康熙皇帝调万正色任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十八年七月(1679年8月),姚启圣第三次上疏举荐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认为再不平台,拖延日久,“灭贼无期”,但是清廷仍没有同意。而后,形势又发生了转机:康熙十九年(1680年),施世泽欲杀郑经,失手被杀,施琅与郑经又有了杀子之仇;万正色力主招抚,认为台湾“断不可取”;加上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病逝,台湾政局不稳。于是,姚启圣与大学士李光地力荐施琅,终于得到康熙皇帝同意。
姚启圣千方百计举荐施琅,本意是为自己收复台湾增加一个帮手,按理说施琅应该感激姚启圣,但施琅到达福建之后,在进兵风向和时间上与姚启圣发生了激烈冲突。姚启圣认为应在冬春时节利用北风进攻,而施琅则坚持认为应该在夏至乘南风攻台,二人争执不下,都认为自己的提议更利于收复台湾。他们的矛盾集中在提督专征还是总督、提督同征的问题上,也就是“专征权”之争。康熙二十年十月初六(1681年11月5日),施琅到达厦门,了解海上形势,认为郑氏必灭,于是上疏要求专征。姚启圣知道之后,“心中如焚如溺”,上疏要求同征。这时朝廷明确要求姚施同征。但事情远没有就此结束,康熙二十一年三月(1682年4月)施琅上《密陈专征疏》,认为姚启圣应该负责后勤粮饷,而由自己带兵出征。姚启圣“惊异欲死”,上疏辩解,“宁愿死于海”,希望“与施琅勠力同心,剿灭郑氏集团”,为了不起冲突,他甚至主张各自带兵出征。康熙二十一年七月(1682年8月)施琅上《决计进剿疏》,仍然希望“独任臣以讨贼”。康熙皇帝担心迁延日久,二人相互掣肘,贻误战机,于是下令同意施琅专征。最终,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1683年7月16日),施琅率军在澎湖大败郑军,到达台湾之后,善待台湾的官员百姓,完成了平台大业。
施琅专征之后,姚启圣心情郁闷,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举荐施琅,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为他人做了嫁衣。但收复台湾是他的平生夙愿,所以他尽全力完成了后勤工作。施琅在《飞报大捷疏》中,对姚启圣在平台过程中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姚施二人平生志在收复台湾,为朝廷立功,并未因个人得失而贻误国家大事。
三、二人在对待台湾弃留问题的一致看法
平台大业完成之后,朝廷的大臣们就台湾弃留问题,分成保台派和弃台派。姚启圣在康熙二十二年八月(1683年9月)上疏:对台湾不仅要守,而且刻不容缓。施琅则以亲身经历,上《恭陈台湾弃留疏》,主张坚决保留台湾,巩固海防,维护国家统一,防止侵略。姚启圣与施琅在对待台湾去留问题上,不谋而合。对此,康熙皇帝明确表示,“(台湾)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于是在康熙二十三年四月(1684年5月),清廷在台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并派兵驻守。有了与大陆相同的建置,台湾与大陆又一次走向了统一。
康熙皇帝收复台湾,统一全国,不仅在当时,在现在依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姚启圣和施琅都是为国家统一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二人之间虽然存在私人恩怨,但他们为国家统一放弃私人恩怨,共同合作,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邮编:7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