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Pad移动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分析与应用研究

2017-12-28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课件教室功能

陈 坚

(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4)

基于iPad移动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分析与应用研究

陈 坚

(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4)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一种结合移动终端运算能力和无线网络传输能力的移动教学模式正在兴起.iPad课堂作为"互联网+"智慧教室解决方案的移动应用核心产品,其以智能教学网关为核心,联接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以用户为中心构筑新型的移动教学应用."互联网+"智慧教室提供的先进硬件设备和移动客户端,能够有效支撑多平台移动终端的使用,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客户端实现课前、课上、课下的多形态交互学习以及课程资源的同步直播和记录.文章分析研究了基于iPad移动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与应用,以期为推动职业教育的进步提供参考.

iPad;移动教学系统;智慧教室

通过"互联网+"智慧教室,把学校的传统教室解放为移动的、开放的教室形态,把老师从固定的讲台位置解放出来,把老师从传统的粉笔+黑板或者是PPT+幕布的形态中解放出来,通过移动教学iPad充分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能听、能看,更能参与体验,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让知识易于理解.在互动教学中,学生利用自有的熟悉的终端来和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强的参与感,同时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打通学习的各个环节.老师通过课堂大数据分析实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根据学生接受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同学真正学习到知识.

智慧教室不仅是提供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智慧教室,还支持教师在办公室、家中、分校区等不同的场景中实现课前备课、资源快速检索、课件上传、课表推送提醒、定时自动下载课件、在线教学、线上布置课后作业等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无论教师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身份认证实现教学桌面的同步和数据漫游.

学生无论是在家、课堂、宿舍均可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进行在线学习、娱乐、同学圈交流互动等.不仅要满足学生的课前课表及教学内容推送、网络或本地预习,以及课堂学习、交互、讨论、笔记的记录,还要实现课下本地或网络复习、教学资源推送下载、线上作业答题、讨论分享等功能,能够形成学生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的互联网化学习体系.

1 系统组成

课堂主要由智能教学网关、老师iPad、学生iPad终端等设备组成.通过老师及学生iPad的互动,实现同步在线教学互动.互动教学系统依据"智能教学网关"来实现与教室内多媒体设备的集成控制和师生间的教学交互.

互联教学网关是智慧教室的核心设备,实现课堂教学课件的自动离线存储(网络空闲时段自动从中心云端下载到本地),本教室直接通过遥控器点播课件,还支持手机和iPad等无线投屏显示,支持Win10/Android/IOS等系统接入,支持老师和学生终端的互动分享,支持电子白板、资源管理、分组讨论、互动提问、统计分析、签到、笔记分享、远程视音频互动、控制管理等功能.

智能教学网关本身具有多媒体课件处理播放功能,实现教师的移动授课、无线投屏、课堂录播、远程视音频互动等功能,实现学生的分组讨论、互动提问、全自动录制直播、设备控制管理等功能.

2 iPad课堂

老师完成在线备课,根据课表信息智能教学网关设备,自动完成本教室可见的闲时自动下载到本机内存储,上课时即使网络中断也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授课老师课堂上可以通过遥控器播放课件教学,iPad无线投屏教学,学生通过iPad实时接收老师共享的课件,作业,在线答题,系统自动统计分析教学质量.

通过为老师学生配置的iPad客户端与教室智能硬件-智能教学网关协同使用实现教室中移动授课功能.整个教学功能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上课过程中,教师iPad终端与学生iPad终端能够实现屏幕分享、跟屏互动、提问测验等功能;学生iPad终端之间能够实现分小组的白板讨论、探究问题讨论功能.

iPad课堂还可实现基于学生手机、平板的课堂自动签到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完成实到学生统计.

课堂碎片化录制功能,同步录制教学过程,录制时自动生成索引缩略图,生成规则由系统内置.根据课表自动启动录制,上课过程中可在客户端接收直播,上课结束即可进行点播回放.回放时点击索引自动根据时间进行跳转.

iPad课堂教学包含可以完成图片、文字、语音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电子笔记应用功能.iPad课堂成功将移动应用引入课堂,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态.

云笔记: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拍照、截屏、发语音、发文字等不同方式制作富文本的云笔记,也可随时浏览其他同学做的笔记,也可以将自己的笔记共享给同学.好的笔记还可一键加入到自己的笔记中.不用担心遗漏任何课堂知识点.

即时通知:互动教学系统为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的发布提供了多种信息通道,即支持云端平台的统一发布和智能推送,也支持通过智能终端设备的定向人群推送、按年级推送、部门等群组推送功能.

公众号、社区功能使校园学生会以及社团拥有良好的信息发布平台,并能按照群组定向发送,确保信息及时有效送达.无论校园网、移动网络还是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都是畅通的.

iPad课堂分为教师端、学生端、校领导端、微信端和Web端,根据登录身份自动识别用户身份是老师、学生还是校领导.

教师端APP有课上及课下两种模式,课上模式完成课件无线投屏、与学生端协同跟屏、白板同步、问题发送、分组讨论功能;课下模式的大部分功能与学生端相同,教师端又增加了自动点名、手动点名、同行交流、课堂统计功能.把学习者行为的数据放入数据库,根据数据调用不同分析工具和模型进行分析,从而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内容和学习策略,个性化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端APP也具有课上及课下模式,教师端切换到课上模式,控制学生端进行上课功能,此时的学生端完全受到老师端的控制管理.当教师端切换到课下模式,学生端可以自主使用课下功能,包括我的课表、找自习室、观看课堂录像、电子笔记、通知、公众号、测验统计等功能.

教师端和学生端可安装在iPad和智能手机上,支持Android和IOS系统.

校领导端APP能够观看各院系的所有智慧教室的课堂直播和课堂回放,可以根据主讲教室直播类型,选择观看互动教学直播、观看老师画面、观看学生画面、观看授课计算机课件画面,并且在观看的同时可以进行打分、写评语,进行在线评教.校领导端可安装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同样支持Android和IOS系统.

微信端是对学生端的补充,为学生提供直播点播服务.微信端在学生关注微信公众号,并进行身份认证后,可以实现课堂直播、课堂回放、资源点播的功能.

Web端作为iPad课堂的后端支撑平台,用户定位于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其他用户.Web端根据登录用户身份的不同实现不同的功能.老师可以实现资源的上传管理、课堂信息的统计分析、通知信息的发送、在线教研等功能.学生可以在线观看直播、点播教学资源、在线测试答题、与老师同学之间互动交流等功能.家长及社会人员登录后,经授权允许可以观看直播课堂,参与老师发起的在线交流等应用.

3 教学应用研究

3.1 教学内容建设

(1)坚持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企业和社会人才需求,选择适当的学科进行试点研究,融入职业岗位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联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学习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难度要适中.

(2)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运用视频、动画、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教师教学空间所使用的颗粒化资源,可以直接引用国家、省或学院已建设完成并公开发布、没有产权争议的专业资源库资源,也可以在征得企业同意后引用企业资源,或由教师个人自主开发专业教学颗粒化资源.

(4)由教师自行开发的课程教学资源应以专业为单位进行系统化设计与建设,主要以文本、音频、视频、图片、动画、混合媒体等形式提交,根据学校资源库分类提交入库,其格式及技术要求应符合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技术要求.课程支持html5发布,可运行在任何带有主流浏览器的任何设备上.如:智能手机(iPhone/Galaxy S/HTC/...)或平板电脑(iPad/Galaxy Tab/Note/...),课程制作导航中可选择各种主流移动设备的模板,方便制作适合各种移动设备屏幕尺寸的课程.

3.2 教学方式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提升,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充分交互和同步,实现更便捷、功能更完善的教学工具利用,都是学校亟需解决的现实需求.

通过智慧教室的建设,老师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实现授课、学习、交流,还可以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创新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3 建立量化的考核机制

(1)为了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对教学管理人员、授课老师实现在线教学的考核.(2)制定全校统一的直播课堂教学计划,要求每个学科必须要完成优质课堂的教学计划、互动教学、直播课堂等要求,根据完成的数量、教学质量进行考评.(3)每个老师完成的直播课堂数量,教学评估得分、录制的课件点播量、下载量进行综合评分.(4)根据半学期、一学期学生整体的平均考试得分进行考评,结合在线答题、作业完成情况统计阶段教学质量提升水平.

3.4 形成机制,确保iPad移动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应用研究顺利进行

形成固定的一套操作流程(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专业职业素养手册编制、精心设计课程设计、多形式推进实施、顶岗实习环节职业素养教育企业主体),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举行一次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比赛,每年征集出版一本教学案例集.

4 结语

在取得丰硕课堂教学成果的同时,有些地方还需不断地加强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克服不同课程差异在该教学模式中的弊端.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不仅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改,更要在教学内容上改,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真正让移动教学取得实效,为学生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真正将移动终端的移动便捷性、资源丰富性、交互多元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推动职业教育的进步作出贡献.

Analytical research into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ipad-based mobile network teaching systems

Chen Jian
(Nan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04,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a mobile teaching mode integrating the arithmetic capacity of the mobile terminal and wireless network transmission is emerging. The iPad-based e-classroom is the core product of mobile terminals providing solutions to the "Internet+" intelligent classroom. It sets intelligent teaching gateways as the kernel,connecting the teacher, the student and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and offering a brand-new user-centered mobile teaching applications. The advanced hardware devices and mobile terminals provided by the "Internet+" intelligent classroom are able to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use of multi-plat form mobile terminals, allowing bo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use the computer, intelligent phones, tablet PCs and other clients to achieve pre-class, under calss and after class multi-form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streaming and record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ipad-based mobile network teaching system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Pad; mobile teaching systems; intelligent classroom

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D/2015/03/062.

陈坚(1967- ),男,江苏姜堰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与应用.

猜你喜欢

课件教室功能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