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12-27王惠萍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区域核心

王惠萍

【摘要】对高中生进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具备个人终生发展的能力,同时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153-02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地理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的概括与升华。

人地关系是指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和观点上。在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观念是我们必须遵照的基本观点,同时它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综合思维即综合性的分析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综合和分析是地理教学中常见的一对思维逆过程,综合是在头脑中将各种地理因素和地理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形成相对组织等级较高的地理事象的整体认识。分析则是在头脑中将地理事象整体按一定的角度分解为各种地理因素或各种要素,认识各因素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见,综合思维是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而不是多种思维方式的機械重组。

区域认知是人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种类、不同功能与不同尺度的区域来加以认识和熟知的过程。地理学习者通过探究和总结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分析区域开发的方式与条件,把握区域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依据。

地理实践力素养是指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意志品质和能力,强调地理课程落实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下面,笔者通过案例方式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加以说明:

我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这节教学中,体现的核心素养主要是三个方面: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体现的较少,因为是在课堂上,很难深入荒漠地区考察。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新课

先通过复习以往学过的知识,引出新课,即高中生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及我国西北地区,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中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自然带图、中国自然地理分区图,让学生回忆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特征。

二、自主学习

发给学生纸质版中国自然地理分区图,让他们在图上画出并标明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400mm年等降水量线、200mm年等降水量线、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界处的山脉、西北地区主要的高原和盆地、西北地区一些主要的河流。这些练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为下一步探究做准备。

第一步和第二部主要体现了对“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三、合作探究

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比如西北地区多风沙的原因。让学生通过降水量、地形、植被、风沙物质来源等多方面进行探究。

第三步主要体现了对“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

四、拓展思维

让学生思考这种风沙条件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有什么影响。如何治理风沙、防治荒漠化,以及如何发展西北地区的农业。

第四步体现了对“人地观念素养”的培养。

五、归纳总结

用“思维导图”归纳本节的知识点,然后通过检测反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这一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拓展活动

本校周围土地有因为过度灌溉导致的次生盐渍化现象(也属于一种荒漠化),放学后,带领学生去观察盐渍化土地,并和农民交流,了解盐渍化的发展过程。这一活动属于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以上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

但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备课要充分,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能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二、学生合作探究时要合理分组,将学习能力强、中、弱的学生分到一起,互帮互助,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反馈,反馈以鼓励为主,点评要具体、有针对性。

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潭活水。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作用和意义重大,所以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本职工作,围绕实际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丁尧清.地理核心素养分四点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区域核心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北地区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寒露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区域发展篇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提升西北地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研究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