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宝兰高铁甘肃段的两个城市

2017-12-27曹莉敏

考试周刊 2017年49期

曹莉敏

摘 要:宝兰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徐兰客运专线的西段,开通运营后将大大缩短西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使甘肃省乃至整个西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宝兰高铁;甘肃段;定西和天水

宝兰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徐州至兰州客运专线西段。东起陕西省宝鸡市,沿渭河峡谷南进入甘肃省天水市,向西北经秦安县、通渭县、定西市至省会兰州。全线正线长度400.64公里,其中陕西省境内45.74公里,甘肃省境内354.90公里,設计时速250km/h,计划2017年内开通运营。通车后兰州到西安将进入三小时交通圈,早上在兰州吃个牛肉面,中午就能在西安吃上羊肉泡馍。让我们来提前搭乘这班列车,走进甘肃省辖的两个地级市—定西和天水。

一、 “中国马铃薯之乡”—定西市

自然概况:

定西位于东经103°52′—105°13′、北纬34°26′—35°35′之间。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距兰州市仅98公里,是兰州市的东大门,又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毗邻。陇海铁路、兰渝铁路、宝兰高铁均途经定西,是甘肃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定西地处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的交汇地带,地貌复杂,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大致以渭河为界,北部是中温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温差较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是高寒阴湿区,为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350~6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1400毫米以上。是中国最为干旱的地区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

区域特色:

定西有200多年的马铃薯种植历史,甘肃人说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说的其实是同一种作物,可见土豆对于定西之金贵。2015年,我国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定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审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这个称号不仅是因为土豆的产量,而更多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使土豆有上乘的口感和味道,走向了全国,走出了国门。

定西的气候土壤也很适合中药材的生长,有300多种,其中当归、党参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0%和40%。被称为“千年药乡”“党参故里”。岷县的党归世称“岷归”,被列为国家原产地认证保护产品。

定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等享誉国内外。历史遗迹丰富,有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齐家等文化遗址,西起临洮绵延300公里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海内外李氏寻根敬祖的“李氏堂”,红军长征榜罗会议遗址,毛主席《七律·长征》诗发表纪念地等。宝兰线经过的定西通渭是传统农业县,但文化底蕴深厚。

二、 “甘肃的小江南”—天水市

自然概况:

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是省内第二大城市。处于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在自然环境中呈现出南北交融东西过渡的特点。地貌区域分异明显,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南部山地地貌,属秦岭、关山山区。全市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为黄河水系的渭河流域,南为长江水系的嘉陵江流域。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北面黄土高原挡住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比西北其他地区要温暖些,南面越过西秦岭的暖湿气团给这里带来降水,使得这里成为西北闻名遐迩的“小江南”。《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到苏杭一样自豪,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

区域特色:

天水自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设郡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置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首先,这里是秦文明的源泉。天水在周朝就是秦国的属地,是秦始皇祖先生存繁衍、发展壮大之地,至秦襄公时,秦人的主要势力才东迁至陕西关中一带。天水秦文化是早期秦人入主中原前,兼取游牧文化和中原华夏文化之长,从而形成的一种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天水市政府所在地叫秦州。即“秦人之城”的意思。

第二,世界遗产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因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第三,新石器文明遗址大地湾。八千年历史在天水。距今78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遗址所展示的天水远古文明,在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

第四,三国文化是天水历史厚重的一页。天水是三国时代的古战场,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收姜维等经典的故事,都发生在天水。三国遗存众多,如“天水关”、诸葛军垒、名将姜维墓冢等。专家考证确认街亭即在今天水秦安县的陇城镇,出土了弩机、马刺等文物,发现的一张铸有“蜀”字的弩机,现存甘肃省博物馆内。

第五,中华文明的曙光“羲皇故里”

传说中上古时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都在天水。伏羲“始画八卦”,被我国诸多典籍所载,天水被誉为“易学之都”。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创造了龙图腾,天水因之成为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祭祖的圣地。伏羲时代又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历史时期文化的象征,农牧并举,钻木取火,制历法定节气,尝百药制九针等,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

宝兰线经过的天水市秦安县处中国北方落叶果树适合栽培的黄金纬度区,是甘肃“瓜果之乡”,尤以苹果、蜜桃著称,“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被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定西和天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宝兰高铁的建成,使甘肃一举跨入全国“四纵四横”路网布局,实现了东部、中部和西部高铁运行的互联互通,这片古老、广袤、神奇的土地将会风风火火走入人们的视线,用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为南来北往的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冯绳武.甘肃地理概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7.

[2]宝兰客运专线将成为拉动甘肃发展“经济高铁”[N].甘肃日报,2012-10-21.

[3]宝兰客运专线计划明年投入运营[N].兰州晨报,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