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2017-12-27李红梅

考试周刊 2017年49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中职院校课程体系

李红梅

摘 要:中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办学目的在于向社会培养以及输送大量高技能以及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或者是实践操作人才。在中职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在创业教育开展期间,必须要把握中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教育课程的实践规律,积极构建契合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化课程体系,真正满足广大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创业需求。本文就中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中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日益严峻,就业难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中职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但是仍然有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出现较为严重的脱节问题。因此,中职院校应该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开设相关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有效缓解就业难的问题。

一、 中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中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问题

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少统一化的课程体系以及学科内容界定。部分中職院校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到了管理类或者是营销类课程当中,且创业教育课程在实际内容方面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其具体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目标之间不一致,同时也难以保证课时数。其次,创新创业能力水平提升过程中的实训或者是实践条件相对缺乏。部分中职院校受重视程度以及软硬条件等的限制,所能够提供的实训实践条件比较有限,在创业课程开展过程中,往往是将理论讲授作为教学主体,难以真正增强创业教育效果。再次,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够就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够做出符合创业规律或者是个人认知规律的课程开设规定。

(二) 中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力培养学生自身的创业品质、大胆冒险精神以及综合能力,所涉及的内容也相对丰富,具备非常强的实践性以及技术性,所以,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而且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具有丰富的教学实战经验。现阶段,大部分创业教育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且横向层面的跨学科宽度远远不足,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对于讲授专业课程来说还是能够顺利完成的,然而开设实践性创业课程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了。中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尽管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然而在理论知识授课能力方面却还有待加强。

二、 中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策略分析

(一) 实现中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化

在中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创新创业品质的相关培养课程以及能力提升课程是其核心课程内容,也是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从某种程度上讲,隐性课程属于提升创业品质水平的重要实践平台,同时也是积极渗透创业精神的载体,然而非常容易受到中职院校软件条件或者是硬件条件的限制,因此,隐性课程属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的难点部门。从显性课程实际学习顺序角度出发,可以将创业品质培养安排到第一部分,充分激发中职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在创业知识课程或者是创业能力提升等课程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项目教学法,并针对创业期间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问题展开学习。此外,创业知识课程教学其中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可以运用“学教做合一”方式,采用学生自学或者是讨论的手段,大力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常情况下,显性课程需要安排到大一下学期,也可以安排到大二上学期开展,甚至集中到整个学期进行培训也是可以的。当学生入校半年之后,已经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了解,这种背景下,面向中职学生开展创业知识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整合所学技能,最大限度减小创业以及专业学习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创业教育教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二) 优化显性课程设计

在创业教育显性课程实施期间,教师应就90后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与规律进行探索,大力提倡灵活性教学形式,为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此外,在创业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提倡应用参与式以及体验式等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从创业教育教学设计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方式、情境模拟方式或者是专题研讨方式等,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不断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从创业教育教学内容选取角度出发,教师需结合一些经典的创业案例或者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经历等,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大大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从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层面出发,教师可以在模拟实训平台以及网上商城基础上,不断打造虚拟以及实战有机结合的专业化平台,从而使中职学生在真正体验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培养创业技能。

(三) 整合隐性课程设计

在促进中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具备高效化的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条件,而且还必须要注重全员关心以及多部门参与,积极探索创业教育以及专业化教学、素质化教学以及社团建设等之间的融合,大力发挥学校、政府以及企业的重要作用,全面渗透创业精神,最终营造良好的中职创业教育氛围,构建高效化教学环境。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隐性课程顶层设计。在中职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期间,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应该大力促进组织领导机构的有效建立健全,进而制定出符合长期发展需求的战略规划,提出合理化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不同部门与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做到体制机制的合理运行。此外,要积极构建科学化的考核机制,大力探索创业课程、素质化教育、创新成果以及专业课学分相互认证制度的有效制定,在确保显性课程以及隐性课程顺利实施方面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要探索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相应的专业特色,加强与专业化课程体系的衔接,保证创业意识在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中的渗透。比如,在中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营期间,可以借鉴相关的企业管理模式,指导学生自己组建项目进行资金投入,自己担任企业老板,设计企业生产计划,并对企业运作程序进行模拟等,实现实训教学以及企业管理间的结合,增强学生综合创业能力。此外,在创业教育实验实习或者是毕业设计评价期间,有效增设相关的创业精神考核指标,不断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再次,加强校企合作。中职院校应该与相关企业或者是行业协会进行合作,进而建立起科学化的创业实践基地或者是实训平台。运用中职院校所拥有的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创业基地,外包企业特定经营项目或者是项目环节,配备专业化的创业导师指导,提升学生创业素质水平。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创业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创业教育成败的重点,必须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水平高、善于演讲、善于指导的创业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师资队伍建设要有制度政策的保障,在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定期集体备课,紧紧把握创业教育以及教学发展的未来趋势,并不断提升每个创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积极创建创业咨询库,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鼓励学生大力开展相关的创业项目。

三、 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在创业人才培养活动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创业教育课程的大力开展,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大量创业人才。在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区域化特色,重视创业教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设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财情智能”的中职创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孔婷婷.政校企协同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02):132-134.

[2]陈飞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8):198,200.

[3]马冰清,刘蜀,段昌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调研分析报告[J].经营管理者,2017,(11):192-193.

[4]刘洪玲.美国、瑞典、澳大利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我国中职院校的启示[J].现代教育,2017,(02):51-52,56.

[5]杨羽,杨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轻工科技,2017,(02):170,180.

[6]郝刚,陈淑花.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J].现代商贸工业,2017,(01):144-145.

[7]李奕,霍彧.“现代职业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02):4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中职院校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