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高县水稻二化螟大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2017-12-27何嘉胡世清陈雪涛况虹敏罗国华赵险锋
何嘉+胡世清+陈雪涛+况虹敏+罗国华+赵险锋
摘 要:二化螟是上高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2016年大发生,属历史罕见。该文概述了当年主害代增加,为害期延长,发生面积大,为害损失重,抗药性上升,防治难度大等发生特点。从发生周期性、气候变化、稻田生态环境、农药使用、抗药性、水稻品种,农事操作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发生原因。并提出了搞好灭蛹,减少虫源基数,合理布局,减少虫源桥梁田,做好测报,推广科学防治技术,综合治理,调整防治策略等方面做好防控对策。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发生;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3-0078-3
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属双季稻高产区,耕地面积2.7万hm2,水稻播种面积4.01万hm2,其中早晚稻约各占一半,中稻少。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俗称钻心虫[1],20世纪80年代起的近30多年一直是当地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发生总体平稳,常年发生面积为2.16万~2.77万hm2次。当地属不完全4代区,常年1代为主害代;2016年一改常态,2代、3代、不完全4代大发生,上升为主害代,无论是发生程度、发生面积,还是防治难度、为害损失都属历史罕见。本文简要小结了该年二化螟的发生特点,粗浅分析了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1 发生特点
1.1 主害代增加 为害期延长 二化螟常年在上高县主害代为1代,21世纪初个别年份2代在中稻为害较重与1代同为主害代外,3代和不完全4代发生都轻,而2016年2代、3代、不完全4代与1代同为主害代,且程度远远重于1代。今年主害代别增加,世代重叠严重,重发为害自6月下旬初開始至10月下旬,长达120d,发生为害时期延长[2],全年田间现7个明显的为害高峰(详见表1)。
1.2 发生面积大 为害损失重 2016年发生面积为5.277万hm2次,是常年的两倍左右;其中1代在早稻发生面积1.36万hm2,2代在早稻发生面积0.82万hm2,在中稻发生面积0.189万hm2,3代在中稻发生面积0.188万hm2,3代和不完全4代在晚稻发生面积2.72万hm2。该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传播扩展距离40~50km;其中2代传播距离不明显;3代和不完全4代明显。县植保站测报灯2016年共诱蛾2714只,是2015年444只6倍多,是常年4~7倍,特别是8月下初至9月中旬蛾量偏大,是常年的8~10倍。防治不力田损失大,为害造成早稻、中稻、晚稻枯心、白穗、死孕穗,甚至枯槁(详见表1),其中中晚稻比早稻重,插花种植区、沿河流域、丘陵山区程度更重。
1.3 抗药性上升 防治难度大 防治二化螟的农药几经更换后,近五、六年防治药剂单一且高频率使用现象普遍,致使抗药性上升。2010年至2016年以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为主,尤其是近三、四年氯虫苯甲酰胺同时广泛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每年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频率多达5次以上,个别达8次以上,致使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快速上升。据南京农大植保学院对上高县送检的二化螟进行测定,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由2015年的3.3上升到2016年的7.1,在全年发生量大、为害期长的情况下田间防效差更明显;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由2015年的6.0上升到2016年的13.7,三唑磷2016年达到87.1,达中抗到高抗水平。农民习惯见虫用药,错过了防治适期,因虫龄偏大,加上世代重叠,增加了防治难度。
2 发生原因
2.1 进入新一轮重发高峰期 二化螟在21世纪初期逐年加重,至2005年进入高峰期后,至2008年二化螟、三化螟都发生逐年减轻;2014-2015年小幅回升,表现在1代早稻枯鞘多但枯心极少。从2016年二化螟发生态势、为害程度、扩展蔓延的有关情况,结合近年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等虫害轻发生实况和周边地区发生信息,判断二化螟开展进入新一轮重发生高峰期。
2.2 气候变化有利发生 近年来的持续暖冬气候条件,有利于二化螟的越冬和存活;夏秋季气温有利于二化螟的代别转化发生为害。自2008年冬季出现强冰冻天气后,至今未有强冰冻低温天气,对二化螟越冬打击小,存活率大大提高;通过近3a剥查,越冬死亡率均在3.5%以内。近几年夏季超过35℃的高温天气为21~26d,影响滞育天气少,有利于2代向3代转化;“晚秋不凉”,自2010年起没有明显的“寒露风”天气,有利3代产卵及孵化,完全4代发生量成倍增大。出现这样的气候,自然控制能力减弱是二化螟持续大发生的重要原因。
2.3 稻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据上高县历史资料,过去二化螟的的田间寄生性天敌非常丰富,卵期有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二化螟黑卵蜂等;幼虫至蛹期寄生蜂有姬蚝、茧蜂和小蜂等;寄生性真菌主要有白僵菌、黄僵菌;此外农田还有大量的蜘蛛、青蛙、蜻蜓、瓢虫等益虫。由于近年受广普性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田埂大量使用草甘膦除草剂,农田改造沟渠硬化、农田灌溉用水遭受污染等各种因素,导致天敌生存、避息场所环境破坏,因而天敌数量锐减,青蛙、蜻蜓、瓢虫、蛇等益虫锐减甚至无影无踪。结果是稻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和整个农田生态环境恶性循环,这是加重二化螟大发生的又一因素。
2.4 农药单一使用抗药性上升 上高县防治二化螟的药剂经历几次大的变化,2000—2005年以三唑磷、甲胺磷、杀虫双类为主;2005年重发生后,三唑磷基本上被水胺硫磷所替代;2006年农业部等5部委发布第632号公告,自2007年1月1日禁止国内使用和销售甲胺磷禁用,氟虫腈开始大幅上升后(此后杀虫双、杀虫单也少用)在2009年又开始被禁用,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开始大面积用于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而防治稻纵卷叶螟氯虫苯甲酰胺防效优于阿维菌素,尤其是近四、五年二化螟发生相对较轻,氯虫苯甲酰胺优先广泛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从而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频率年在5次以上,连续单一使用,缺乏轮换,致使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快速上升,致使防效差。今年二化螟发生为害峰次多、峰期长,在防治上难以首尾兼顾,一旦二化螟进入高龄幼虫分散为害,本身抗药性较低龄幼虫有了大幅提升,农户为了防效,随意加大药量。因近几年添加农药隐性成份现象存在,农户防治过程中表面上更换农药配方或种类,实际上为同种或同类型农药,使用相差不大;这些都加大加快了抗药性的上升。
2.5 杂交稻植株群体大 杂交稻秆粗叶阔,叶色嫩绿,卵块密度高,为害重[3]。据《江西农业昆虫学》阐述以杂交稻为食料的,幼虫、蛹的个体较大,成虫的怀卵量也增多。从田间调查来年看,更充足的食料和优越的生存环境,二化螟幼虫个体普遍偏大,一根稻秆剥查高龄幼虫10多条。上高县近年来杂交稻面积较大且保持稳定,尤其是早稻株两优、陵两优系比以前的金优系列、优Ⅰ秆要粗;中晚植株更高大,这有利提供丰富食料和生存环境。现优质稻面积比例扩大,2016年存在优质稻着卵量高,为害更重的现象。
2.6 农事操作制度的改变 近几年中稻面积较大,且面积保持相对稳定,面积占10%,成为二化螟桥梁田,造成混栽区二化螟为害加重。现在机收割留高茬,稻草全还田,活虫全部转移在禾蔸越冬,冬闲田面积增大,都加剧残留虫成倍增加;随着机耕的大面积推广,早稻翻耕一般在清明节开始,比以前晚10~20d,1代安全羽化虫源大大增加。跨区域机收有利于二化螟快速传播。近年来农户为提高单产,更依赖化学肥料,造成水稻植株高大,非常有利于生存繁殖为害;晚稻收割期长、结束偏晚,2015年因收割期雨天多,到11月15日泗溪、野市、新界埠等地有0.51万hm2未收割,到11底才基本结束;而机收割接近100%,且稻草几乎还田,增加了越冬虫源。这是二化螟的重发生的又一因素。
3 防治对策
根据上述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当前的气候、栽培条件、耕作制度,对二化螟的发生为害极为适宜,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为保持重发态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探索研究控制二化螟的最佳防控对策,實现推广科学可行技术及技术模式,实现无害化的防治达到无害化的结果,是我们测报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3.1 抓好灭蛹,减少虫源基数 针对上高县二化螟化蛹羽化高峰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掌握这一时段全面翻耕冬闲田,并深水灌溉,有条件的还可撒生石灰,实现灭蛹;清除沟渠、田埂杂草,同时尽可能减少早春作物田的裸露稻桩,对少量的可田外集中烧毁,实现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3.2 合理布局,减少虫源桥梁田 上高县属双季稻区,虽中稻面积不大,但实际情况表明,如敖山镇早、中、晚稻混栽程度最大,发生为害程度明显更重,稻区混栽有利于加剧二化螟的为害。因此集中连片双季稻或中稻,减少中稻插花田,切断桥梁田,可有效减轻二化螟螟的发生为害。
3.3 准确测报,推广科学防治技术 完善测报体系,稳定测报队伍,改善测报手段,确保测报准确,掌握防治最佳时期提高测报人员待遇,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得到行政推动和政策保障;推广耕沤灭螟、带药移栽、混合用药、治小田保大田、抓小抓早的防治技术。选择药效期较长、有内吸传导作用的药剂,并不断试验筛选和推广新型药剂;增加水量、添加农药助剂来提高施药质量。
3.4 综合治理,调整防治策略 创造有利生态平衡的条件,更多地应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单一的化学防治带来的田间生态失衡。如应用白僵菌、灯光及性引诱剂诱杀成虫、田埂上种植香根草诱杀幼虫、人工释放天敌稻螟赤眼蜂和种植蜜源植物增加天敌数量等措施。调整防治策略就是压低基数、防早防小、压前控后,对主害代应从盛孵期连续用药。
参考文献
[1]张跃进,王建强,姜玉英,等. 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黄圣翠. 水稻螟虫发生危害主控制对策被迫.农业病虫监测治理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张跃进,王建强,姜玉英,等. 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