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

2017-12-27孙玮玮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7期
关键词:手機大学生

【摘要】目的:探究在校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现状。方法:通过引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对浙江某高校随机抽取的407名使用手机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2.7%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平均40.33±11.62分。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比较普遍,手机依赖大学生在戒断性、低效性及情绪反应方面症状突出,教育工作者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 手機 手机依赖倾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温州大学校级合作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5Z0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55-01

引言

近几年是手机更新换代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层出不穷的功能APP,极大地拓展了手机的功能,人们操作手机的方式也会随之而发生不同的变化。我们希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发展变化。希望能为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于2015年12月在浙江省某高校开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3份,回收率为96.22%,其中有效问卷407份。有效回收率为93.40%。其中男生221(54.3%)人,女生186(45.7%)人。年龄范围为17至24岁。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1]。该量表采用5点评分,共17题,包括戒断性、失控性、低效性和逃避性4个维度。参考Young的网络成瘾筛选标准,如果被试17道题中有8题是肯定回答,就被界定为手机成瘾。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2.结果

407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得分呈正态分布。其中最低分为17分,最高分85分,平均40.33±11.62分。有296名大学生(占72.7%)为手机依赖者。手机依赖指数量表的17条症状中,得分前6位的项目详见表1 。

3.讨论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7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以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与大五人格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共296名被试被检出具有手机依赖倾向,检出率为72.7%,远远高于以往的研究结果29.8%[2],14.43%,说明大学生在近几年的手机依赖现象又有增高的趋势,这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手机网民使用人数增多的趋势是一致的。

大学生手机依赖比例增高的现象,提醒我们,手机依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次调查中,同学们最常使用的手机功能为:手机通话占65.8%,发短信占51.8%,使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占92.6%,浏览新闻占46.4%,打游戏占26.3%,阅读小说占36.1%,听音乐占68.5%,手机拍照占50.4%,信息检索占42.3%,购物(含外卖点餐)占54.3%,排名前3的依次是微信、QQ等社交工具,通话和发信息。这个结果也与手机依赖问卷的结果相吻合,手机依赖问卷的17个症状中,得分最高的前6项依次为:①如果你没有手机,你的朋友会很难联系到你,②你发现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比本来打算的要长,③当心情低落的时候,你会玩手机来改善情绪,④在手机上耗费的时间直接导致你的办事效率降低,⑤你尝试在手机上少花些时间但是做不到,⑥你很难做到将手机关机。这表明,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非常普遍的社交工具,大学生通过网络聊天来建立关系,通过网络晒照晒博文晒心情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这种便捷性、及时性、趣味性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推崇,使得彼此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同时网络社交中丰富的表情包、美图工具的修饰,也让大学生的交流更有文饰性,同时也更符合大学生的语言特点和心理特点。但是网络社交的去个性化甚至匿名性会引发部分学生言语易趋向轻率极端,要在文明网络社交方面对学生做好引导,厘清法律底线和道德准则。同时学生对于手机长时间使用导致自我感觉做事效率低等低效性和戒断性表现,也提醒我们对于学生的时间管理要做好引导。

参考文献:

[1]Leung L. Linking Psychological Attributes to Addiction and Improper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among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J]Children Media. 2008,2(2):93-113.

[2]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26(1):66-69.

作者简介:

孙玮玮(1989-),女,陕西华阴人,温州大学,助教。

猜你喜欢

手機大学生
豌豆之偷换概念
离远点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手机T商斗地主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