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等学校如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2017-12-27陈敏刘青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1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导师制本科生

陈敏+刘青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主要来自重点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本文就普通高等学校如何建立和完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进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原始创新能力;科研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077-02

2016年12月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是高校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落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和加速创新驅动发展的基础。然而普通高等学校主要以本科生为主,科技创新的发展除了受到科研平台的限制之外,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研究生的匮乏。那么普通高等学校如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让本科生在课余时间投入到导师的科研中去,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联系,无疑是普通高等学校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其重要性已被各国高校所认同。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和专业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此可见,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已被列为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目标。培养本科生基本的科研能力,使其能从事简单的科研活动,已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任务的基本构成部分。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创新、创业的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呢?建立和完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对于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指让专业导师带领本科生搞科研。本科生导师制自2002年由北京大学提出,其培养目标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其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依赖于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现在国内已有一部分高校开始实施或者探索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1-4]。实践证明,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能够极大地提高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文就普通高等学校如何建立和完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提出建议。

一、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如何实施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基础认识阶段,主要在大一期间进行。该阶段主要是增进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实现导师和学生的互选。首先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知识普及,即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依次给大一新生做学术报告,介绍各自的研究方向及该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导师,并对其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各导师设立开放实验,对学生进行基础实验培训和考察。如此在学生和导师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学生可以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导师也可以对各学生进行筛选和因材施教,最终实现导师和学生互选。

第二,初级训练阶段,主要在大二期间进行。该阶段主要培养本科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基础实验操作能力。本科生可作为参与人参加科研导师指导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创新课题研究,或者直接参与科研导师本人的科研项目研究。本科生主要负责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试剂的配制、实验仪器的安全使用、实验室卫生维护与管理协调等简单的实验操作和素质训练。另一方面,科研导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及阅读能力,督促学生学习、总结本领域常规的研究方法。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形成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下一步承担和实施创新课题奠定基础。

第三,全面提升阶段,主要集中在大三阶段。科研导师指导学生申请研究课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自拟课题(建议与导师目前的研究课题紧密结合)。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的申请和完成。在课题的申请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增加自己对专业的认知和思考,形成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在课题完成过程中,学生需独立设计实验技术路线,制定实验方案,并承担主要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课题完成后,导师应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对于获得的研究成果,导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撰写研究论文,对于具备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还应及时申请专利,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如此课题结题之后,导师可评定学生的科研学分。

第四,独立研究阶段,主要指大四期间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该阶段是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导师根据学生前期获得的研究成果,选择相关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考察学生独立科研能力;也可以由学生自拟毕业论文研究课题,导师进行评估后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确定后,导师对以下各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及时提出必要的指导和建议。首先,学生必须根据毕业论文选题独立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设计技术路线,确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等。在毕业论文实施阶段,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各项实验操作,分析获得的各项实验数据,进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此后,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毕业论文答辩PPT的制作与陈述。最后在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导师还需指导和训练学生进行论文答辩和演讲,使学生学会展示自己研究成果,提高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为今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或者读研深造奠定基础。

二、完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辅助制度

1.设立本科生科研创新服务中心,管理全校本科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包括项目申请、审核、经费管理等,并为拓展本科生科研机会开发必要的资源和资金[5]。

2.定期举办本科生科研成果研讨会,创造本科生科研成果发表平台。根据研究方向可设立多个分会场,鼓励本科生将科研成果以会议论文或会议报告的形式发表。

3.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对创新能力和成果突出的学生和导师均给予合理的奖励,例如可与学生奖学金评优,与导师职称评定等相联系。

总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相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原始能力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差距显著。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而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任务更是任重道远。从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发展状况来看,本科生科研导師制是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秦秀林.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考察心得[J].教育教学论坛,2017,(8):47-48.

[2]刘俊.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5,(22):29-29.

[3]张雪征.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型导师制实证研究——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为个案[D].东北大学,2013.

[4]高凤山,李清,李文哲,逄越,王仁军.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践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52-52.

[5]高桂娟,陈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如何促进本科生科研[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5):63-71.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worl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origi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our country,the original innovation ability mainly from the ke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tutor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research,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original innovation.

Key words:ability of original innovation;tutorial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导师制本科生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本科毕业论文:取消还是改革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