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两个错误认识

2017-12-27马丽李春建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1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

马丽+李春建

摘要: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人们往往有这样两个错误认识。一是将该课程的教学孤立化,无视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对其教学的影响;二是认为该课程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忽略哲学本身所具有的批判和反思功能。前者会导致该课程变为理论空谈和道德说教,丧失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后者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难以担负教化之重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孤立化;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050-02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反过来,认识能够指导实践。正确的认识可以对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近些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影响因素可能有很多,其中我们思想中关于该课程的两个错误认识却是不容忽视的。其一是该课程教学的孤立化,其二是将该课程变为意识形态传声筒。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孤立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重要环节。因此,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该课程的教学,不断要求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希望在新的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对教学的影响必然也是巨大的。然而,我们却全然不顾这一方面的影响,不断要求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纯粹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有效改善教学实践效果的,正如教不严,师之惰。但是,为什么这一思路现在却很难奏效?这里,我们可能犯了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就是有将教学改革孤立化和独立化的倾向,即割裂了教学改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一味地强调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而忽视了社会环境也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如果脱离社会环境就会成为理论空谈和道德说教,反过来说,社会环境的改善也会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正所谓桃李不言自成蹊,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它是对人的思想进行政治教育,而政治教育往往具有立场性,立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政治教育的成败。正所謂言而无信,何以立?立场一旦发生偏离,甚至背离,导致言行不一的社会环境,必然会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人会混淆视听,不愿正视自身的问题,认为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人们思想受到冲击,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是这一现实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成为学生关注的主要方面。刚开始的一段时期,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因为人们对于新事物都有猎奇的心理,但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而这样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这就需要我们反思了,为什么人们仍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甚至没有这样的倾向,仍然会排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或者国家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刚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也曾遭遇类似的境遇。当时,人们根本分不清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经常会混淆,甚至某些早期中共党员一开始信仰的就是无政府主义,后来随着自身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他们逐渐意识到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最终都统一了认识,共同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中间到底是什么促使了人们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社会思潮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当时一批知识分子的介绍和宣传是一方面,可能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让人们看到了这一学说的真正价值。而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也与以往不同。过去高校教师的晋升主要看教学。这就使得高校教师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方面是有动力的。而如今高校教师晋升的主要依据是科研。这使得高校教师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上,发表文章,申请课题,实现名利双收。这确实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科研水平,但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教学被忽略。这直接导致教学丧失了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不断强调高校教学的重要性,呼吁教师要重视教学,但都很难得到积极的响应。最近清华大学解聘教师所引起的风波就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两位一直投身教学并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因科研成果达不到学校评定职称的要求,一个被转岗,一个被辞退。这种以科研而非教学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是否科学?值得深思。首先我们姑且不论这无视学科差别的一刀切的职称评定标准是否合理,就先来看看清华大学这次解聘教师风波。投身教学的教师被辞退或转岗的消息,到底会刺激多少教师敏感的神经?我们很难知晓,但这一事件所引起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本来高校就已经有教师不愿意从事教学的现象,而这一事件的出现必将使得这一局面更加恶化。教师必然会进一步缩减教学的工作量,甚至脱离教学,一门心思做科研,发文章,跑课题。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没有科研成果或科研成果不足就意味着转岗和下岗。谁还敢怠慢,谁还有心思教学。这对教学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由此可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不进行完善和调整,高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必然是缘木求鱼。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沦为意识形态的传声筒

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因为它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和长治久安。然而,我们越是重视这一教育,却越容易犯一个错误,即只在意目的,而忽略了实现目的的方式方法。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身上表现为该课程仅仅沦为了意识形态的传声筒。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理念依然是以教为主。二是该课程的反思批判功能被忽略。前者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后者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虽然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其主要功能,但是我们不能将该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仅仅局限为意识形态的宣传。传统灌输式的意识形态教育,现在不仅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起到反作用。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如今学生的主体意识已经相当强烈。学生一般不会轻易接受教师灌输给他们的思想,即使他们欣然接受了,他们很可能也会无批判地接受其他思想,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社会思潮涌入后很有市场的原因之一。如果该课程教学没有注意到学生主体性普遍觉醒这一点的话,那么教学极易遭到学生的排斥和反感。学生主体性的普遍增强已经到了需要变革教学理念的时候了,比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平等的参与者。endprint

其二是課程本身还具有批判功能。事实上,作为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其真正作用是要破除意识形态的迷雾,实现自由而独立的思考。因此,哲学具有反思和批判的功能,如果这一重要特质被忽略,那么哲学就会成为了政治的工具,难以承担教化之重任。如在中世纪,哲学沦为宗教的工具。其中哲学对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就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上帝本来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外化,然而中世纪的神学家却希望用哲学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哲学丧失了独立性,仅仅成为了宗教统治的工具,这严重束缚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个体人格的独立。有人可能会担心,马克思主义要破除意识形态,这不是与我们宣传意识形态相违背了吗?其实一点也不冲突。我们宣传的意识形态是合乎历史发展方向和全人类的利益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思想,而马克思主义要破除的是指与此相违背的意识形态。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不会破除与人类利益一致的意识形态,反而会深化人们对各种意识形态的认识,最终会回归马克思主义所宣扬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宣传只有这样,才能根深蒂固地扎进人们的脑海中,而不会如浮萍一样轻而易举就会被改变。

Abstract:On the course of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Marx doctrine",people tend to have two such misconceptions. One is the isolation of teaching this course,ignoring the social problem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affect the teaching;the two is that the course is only the ideological mouthpiece,omitted philosophy itself is the critique and reflection the function of the former. The course will lead to ideology and moral teachings,the loss of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development;the latter hinder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and is difficult to undertake the task of Education.

Key words: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Marx doctrine;isolation of teaching;ideological mouthpiece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