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2017-12-27于晓莉��

考试周刊 2017年43期
关键词:人文意识历史

于晓莉��

摘要:“历史意识”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根本特征,但无论基础普及教育还是高端学术研究,都缺乏应有的重視和研究。作为历史教育功能得以确立的基础一“横”,它决定和影响着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即“人文素养”的一“竖”,横有多高,竖有多长。如何让“横”更长,让“竖”更高,这是历史教育、特别是历史教学的使命。

关键词:历史意识;人文素养

什么是“历史意识”?它与历史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人文素养”是什么关系?这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着意强调、而又不被课堂教学所重视的问题。无可争议的是:“历史意识”及“人文素养”问题,始终是无可回避的教学和和评估的重难点所在。如果将“历史意识”看作是历史教育的一“横”,将“人文素养”看作是历史教育的一“竖”,那么,“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

本文拟从三方面来探寻“历史意识”与“人文素养”的关系:一是如何感受“历史意识”;二是“人文素养”对“历史意识”的标杆作用;三是历史课程及教育如何积极介入“历史意识”与“人文意识的”培养。

一、 在“历史意识”中感受“人文素养”

1. “历史”和“历史意识”

什么是“历史意识”?这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历史”?

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定义大致有如下三类:一是客观存在论——从希罗多德、黑格尔到兰克史学,均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及其记录;二是主观反省论——如李维、塔西佗、司马迁、司马光、尼采等均以对治乱兴衰的主观反省为历史的职能;三是历史哲学论——马克思将历史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结合,认为“历史”是哲学的重构,是历史客观和认识逻辑的统一。

无论哪一类定义,均回避不了“历史”的双重意义:(1)指发生在过去的、按一定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及其遗存;(2)指人类为理解现在、预知未来而对过去发生的事件所作的记录和经验性诠释。

在第二重意义上,“历史意识”出场:即人类通过回忆与记忆,将客观存在的“过去”故事化地诠释为一种“现在”方式,一种经验系统,承载于遗迹、遗物、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及其他形式中,“进入”现实社会并逐渐转化为客观的社会意识,成为普世的、集体的、稳定的文化意识而代代相传,影响人们的精神“感知程序”。这时,“历史意识”在知识谱系学意义上发生了性质“逆转”:它先于个体、并久于个体而存在。

简而言之,“历史意识”就是人对历史客观的主观反映,也即对历史现象的直觉化感悟、个性化体验和理性化阐释的综合。这些感悟、体验和阐释,一代代传递,一层层积累,支配我们的心情、思路和眼光,“指使”我们去审视、翻检、编撰、解释由书籍、文物、遗迹构成的“历史”,以期重建一个已经消失的时代的氛围和心情,使现代人能够找到跨越纷繁现实的捷径,或为现代人提供观看过去、思索现实、走向未来的桥梁。

当然,既然是“主观反映”,“历史意识”必然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存在着表象和本质、理性和感性、全面和片面、精英和大众、主流和支流、真善和丑恶等层次差异,这是因为:(1)屈从于流行风尚和习惯意图;(2)洇化在时间滤网下;(3)被主流意识黜没或同化。

但无论历史如何演进,源自人类自身进程的“历史意识”不会消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会隐匿,也会复活。更无可置疑的是:那些能够迅速、准确、深刻地洞察现实矛盾的人们,无不是具有强烈历史意识的人;那些具有强烈现实人文情怀的,也正是那些历史意识丰厚的人们。

2. “历史意识”的人文感受

“历史意识”的文化导向和经验功效,来自其现实化的“故事叙述”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它表现为以民族主义为中心的“宏大叙事”:将自己的民族群体确认为文明的、规范的、积极的,而其他民族群体则是野蛮、混乱、消极的;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感受”:

(1) 时间差异感——对“另在”的过去时间的感知,如“虎门炮台古迹、圆明园遗址、南海一号”沉船上的古物等,给人们的陈旧感、古老感、沧桑感、凝滞感等等;

(2) 现实进步感——对人类所面对的“此在”时间的诠释,如“新航路开辟以来人类逐步联系成一个整体”,“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等等;

(3) 现实导向感——向外,历史观影响下的人类观、文明观、世界观,为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提供正确的行动方向,如“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向内,民族观、团体观、宗教观、家乡观等,为人类提供相互认同、平等博爱、和平共处的强大吸引力;

(4) 意志激励感——历史导向影响人类的意志,进而产生行动动机,如《马可·波罗游记》激励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为求真经玄臧越西天、为播佛法鉴真东渡日本,近代维新及革命志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使命意识和献身精神等等。

3. “历史意识”与“人文素养”

“历史意识”有三大时间形态:过去时态、现在时态、未来时态,在感知层面上可称为“历史意识”、“现实感”、“未来感”——也正是在这里,我们找到历史教育通向“人文素养”基地的捷径。

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基本特征就是重视人的情感、意志的发展自由,尊重人的感性生活及理性表达权利,在实践上表现为人道主义,在人格上表现为稳定深厚的人文精神素质,而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传统上,就表现为民族素质。如中华民族的人文素养表现为:

(1) 鲜明的民族意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 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和英雄主义传统;

(3) 追求以仁义道德为中心的人格修养、社会理想;

(4) 讲究天人合一,尤其崇尚自然;

(5) 具有强烈文化中心的自豪感,乐观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胸怀。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文精神,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给我们指引了思考的方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历史的教育艺术奥秘就在于赋予青少年一颗战士的灵魂,在他们的理智和心灵面前,揭示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爱憎冲突过程。现在的问题是:面对世界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关注,中国人应该展示给世界什么样的人文素养?

欲说还休理还乱,笔者的信念是:当学生丢开历史书,离开了历史课,忘光了历史知识后,还有些东西留在心底,指导他爱国爱人、仁善克己、感恩惜物、中庸美雅,那就意味着“人文素养”扎根其身了。

参考文献:

[1]【德】约恩·吕森著,綦甲福,来炯译.《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P11.

[2]【法】列维·布留尔,商务印书馆.《原始思维》[M],1981,P5.

[3]赵世培.《高中历史教学漫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1-2合刊.

猜你喜欢

人文意识历史
人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人文绍兴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历史
人文社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