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大课间体育常态化行动影响因素及建议
2017-12-27周行东��
周行东��
摘要:作为一种学生可以大范围大量地参与进来的活动的大课间体育,在助益学生减压、提高生理素质等方面均有作用。这种活动开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应当积极处理,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关键词:高中大课间体育;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大课间体育是以课间操为基础而不断演变和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这种活动,对推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意义。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较大的学习压力,使得他們无暇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这样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将大课间体育常态化是有必要的。借助大课间体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一、 影响高中大课间体育开展的因素
在高中大课间体育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影响因素是很多的,主要如下:
1. 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影响大课间体育的有效开展
从大课间体育的“大”和“体育”等词我们可以看出:在大课间体育的开展过程中,参与人数众多,具备较大的场地作为支持,是大课间体育开展的基础。这就要求学校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应当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够有序进行。但是,在笔者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学校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因为资金的限制,在大课间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存在着较为薄弱的现状。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在于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运动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资金的短缺也是影响大课间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因素。
2. 教师对大课间体育的认识不足
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教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从根本上讲,体育教师应当是而且必须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对活动的开展成功与否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很多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收效甚微,因此,对大课间体育的开展持一种反对或者是排斥的心理态度;其次,因为大课间体育面向的是学生全体,因此,需要大量的教师参与进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因为体育教师人手的不足,使得难以对大课间体育进行很好的组织和实施,并最终影响了高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
3. 大课间体育管理制度不甚完善
我们都知道:大课间体育是从传统的课间操过度而来,是在课间操基础之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门体育运动。在发展时间上还比较短,可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大课间体育运动,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在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建设上还不够完善,学校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大课间体育形式化严重、活动形式单一的现状,不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 高中大课间体育常态化行动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当前大课间体育常态化行动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在这个时代,不断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才是教育的根本。因此,重视大课间体育运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课间体育运动开展的基础和保障。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办自有特色的大课间体育运动
大课间体育是从传统的课间操演变而来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学校在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学生的基本特征等,加大对大课间体育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丰富和发展运动项目和形式,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运动。一般而言,在大课间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为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效率,学校可以将一些独具特色的体育游戏运动融入进来,这种体育游戏的形式,是对大课间体育运动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广泛参与。
2. 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大课间体育运动
既然大课间体育从传统的课间操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形式,自然说明它有其特色。高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笔者认为:学校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既要有特色,也要有针对性。如前面我们谈到的体育游戏融入大课间体育运动,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运动形式。在这里,笔者还要强调的是: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体育运动偏好,因此,学校在大课间体育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开发,建立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女学生喜欢健美操,那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针对女学生,开展健美操之类的体育运动;这种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运动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核心思想,为促进大课间体育运动的常态化进行奠定基础。
3. 加强大课间体育运动管理,争取广大体育教师的支持
对大课间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和管理,确保活动能够正常地有序地进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在大课间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校要争取广大体育教师支持,充分发挥广大体育教师在大课间体育运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体育教师树立榜样作用,为大课间体育的常态化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作为一种适宜大量学生同时参与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均是有益的,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并结合本校本地特色,对活动进行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海平,王屹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体育科研,2002(3):33-35.
[2]唐日伟.对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探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0(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