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的文本细读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7-12-27张雪华��
张雪华��
摘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发展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语文教育需重视语用,保证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本细读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需求,具有创新性与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阅读教育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文中将对基于语用的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语用;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文本细读法即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阅读,在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是相符的,其教学活动的展开以语用为基础,符合实际教学需求。教师应当转变认识,以语用为目标,应用文本细读法展开阅读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从教学环境与文本环境中深刻感知阅读内容,并获得深刻的阅读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手段,利用文本细读展开全面、有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够真正有所提升。
一、 品读文本的个性化语言
语言是语文阅读中的主要因素,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对文章主题内容、情感思想的分析,却忽略了对语言的探究。语言具有个性化特征,它体现着作者的说话风格与表达智慧,加深对作者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明确文章的风格特色,因此在文本细读教学中加强对文本个性化语言的品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除了要探究语言本身的意义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分析语言的风格特色,使语言的个性化特征能够凸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了解语言是区分作品作者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丰子恺的语言通常具有趣味性与简练性,兼具散文与漫画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不仅仅了解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也可以了解丰子恺所有作品的风格与基调,从而提升学生的纵向分析能力,当其在课内外阅读中再遇到丰子恺的作品时,他们将及时对语言特征做出准确的判断,其实践能力即语用能力将得到有效的发展。如果脱离语言特征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对文章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与认识,以《白鹅》这篇课文为例,如果学生对丰子恺的语言风格以及写作特色并不明确,那么在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时,他们就有可能会单纯的认为这篇课文是描写白鹅这种动物的特点或习性的,而不会将其与作者的个人生活联系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与学习将面临较多的阻碍。
二、 分析文本的语体因素
语体即为语言的基本载体,不同的语体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它是文体的书面表达形式,不同类型的语体呈现出差异性的语言特征以及语言功能,首先是實用语体,包括科技文、说明文、政论以及新闻等,这类语体的实用价值较高,通常用于陈述客观事实;其次是交叉语体,包括散文以及杂文等,这类语体既可以表达个人的主观情感与想法,也可以表达客观事实;最后是艺术语体,包括戏剧、小说与诗歌等,这类作品大多为虚构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基于这些差异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将语体因素分析纳入到文本细读当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语体有着不同的表达倾向,继而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感悟,获得真实、深刻的体验,学生将能够正确区分什么是客观存在的内容、什么是虚构的内容。关于语体因素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能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感受文本的语境内涵
不同的文章能够营造出具有不同特征的语境,文章基础语境的营造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文化素养等存在密切的联系;而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素养获得独有的情感体验,继而创设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语境,当两种语境发生融合与碰撞时,学生就会对文章产生新的认知与理解。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的写作背景都是二十世纪的某个时段或者更为久远的年代,学生并没有经历过这些生活,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与作者的生活情况,因此在理解中可能会出现困难,此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讲述文章的背景资料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当学生了解了这些内容后,他们将产生更加贴合现实的想法,实现与作者跨时间、跨空间的互动与交流。在介绍资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或音频,从视觉与听觉上刺激学生,使其能够在相对真实、生动的环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将得到有效的拓展,在后期的学习与生活中,他们将自觉运用这些内容展开联想与想象。
四、 加工文本的主要内容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工,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创新能力。语文阅读文本通常较为简单,部分文章的结尾还会设置悬念,为了满足学生语用能力发展的实际需求,教师应当对文本予以高效的利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写作为主要的训练方式,形式枯燥,不具有创新意义,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将文本细读与训练结合到一起,让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对文章进行比较、加工与处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如缩写课文、续写课文、分角色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课堂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语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与官绅等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将加深对文章内容以及人物角色的理解,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五、 结语
为了达到提升学生实际语言能力与素质的目的,教师应当利用文本细读展开阅读教学工作,教师应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语体、语境以及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使学生能够感悟文章的情感与精髓,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口语等实际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斐.基于语用角度的文本解读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5(23).
[2]仝爱华.怎样进行关注语用的文本解读[J].成功:教育,2013(10).
[3]陈斐.基于语用角度的文本解读策略——以《白鹅》为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9).
[4]赵静.探究文本解读提高语用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6(32).
[5]张慧萍.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的几点探讨[J].读书文摘,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