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轮岗制度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2017-12-27冯霞��
冯霞��
摘要:教师轮岗制度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中积极探索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对均衡教育资源,打破教育体制局限,丰富教师教学经验,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对于实际的教学过程往往具有多元化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出发,积极剖析教师轮岗制度与教学参与因素的相关影响关系,以期能够为该项制度的实施带来积极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教师轮岗;实际教学;教育管理改革
教师轮岗制度是我国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实际而实施的一项主动教育管理干预措施,是指教育管理部门为均衡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师培养,而打破年级、学校、行政区划等体制壁垒,在一定区域内对教师资源的统一轮换调配培养的制度。按照实施主体的不同,教师轮岗的范围往往不同,一般有年级学科轮岗、校际交流轮岗、区域轮岗等。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对教学过程来讲是一种外部强制性条件转换管理,对教学参与主客体和整个教学过程都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科学实施教师轮岗制度,把握其内在的科学和规律,将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水平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 教师轮岗的现实意义
1.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实施主体,对教育过程的质量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学生情况、教学要求、内外部环境等因素来设计并实施整个教学过程,这个过程的实施,体现的是教师本身对教学过程的理解,这种理解是教师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育理念、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但是由于区域、校级、学科外部条件的发展水平,教师这一主体的水平存在发展不均衡、活力不充足、教学模式程式化、教学过程经验化等问题,而科学的实施教师轮岗制度,对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具有非凡的意义。
2. 实施教师轮岗制度,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固定环境下教学水平的增长过程往往会遇到瓶颈,其相处的教学环境、教育水平、生源情况等因素的固化,使其往往按照固有模式开展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对于教育技巧的提升和相互借鉴提高带来难度,实施教师轮岗,通过教育参与因素和教学条件的主动变化,可以更好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外部激励教师自身潜能,深化交流启发,刺激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3. 实施教师轮岗制度,对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轮岗制度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对教育管理水平的相应要求很高,科学合理的教师轮岗,可以起到积极健康的促进提升作用,盲目无计划的輪岗,可能破坏原本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对教师、学生、学校等多个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通过合理科学的配置教师资源,打造一系列的精品教师团队,实现教育管理、教师、学生、社会的多方共赢局面是实施教师轮岗制度的最重要管理诉求。
二、 教师轮岗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分析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为教学的主客体关系;在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团队和教师与学生又互为管理的主客体关系。通过管理的手段,使教学主客体产生变化,是外层(教育管理)关系对于核心关系(教学过程)的直接干预过程,这一教师的轮换过程,其最终管理目的是要释放到核心关系的另外一个主体——学生上来实现。教学过程作为一个“人与人”的传授交往过程,教师轮岗首先改变的是教师这一主体与学生这一主体的“人与人”交往过程,所以说,教师轮岗这一外部管理手段,对教学过程的“人际交往”环节会产生最为直接的过程。
2. 教师轮岗的实施将直接产生教学理念的变更。每一名教师所实施的教育过程,背后除了自身的理念、知识、技能、经验等基础性教育技巧外,还带有其原本所处区域、学校、教学团队的集体性“教学气质”,这种“教学气质”往往是决定其教学水平上限,教师岗位的轮换,除其本身知识体系的流动变化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学气质”上所附带的教学理念的变化,这一变化将围绕参与轮岗的教师周围产生“化学反应”,带动更多优秀教学团队的产生,进而深层次上改变一个年级、学科、学校和区域的教育水平的质的提升。
3. 教师轮岗对教师的成长和变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学校内部的轮岗,更加突出在年级的变化或者学科的变化上,这种轮岗对丰富教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教学经验积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比如历史老师轮岗去教语文,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变化以后,就能够极大地拓展老师的知识跨度,同时也会丰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宽度,在语文教学中,会更多运用历史的思维来影响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学校、区域间的教师轮岗,往往更加强调教育资源均衡的目的,这样的教师轮岗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而言,是一种教学水平和教育思维的流动过程,教师轮岗所带去的是一所学校、一个区域的教育水平和理念,可以培养一系列的团队,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三、 教师轮岗的实际操作技巧
教师轮岗是一项科学的管理过程,具有实际操作的科学性,盲目的轮岗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更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实施教师轮岗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实际操作的技巧。
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师轮岗原则。教学过程首先是一项独立的“智力交往”过程,教师作为这一过程的设计者、参与者、主导者,是一种智力创作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特征。教师轮岗作为外部的教育管理干预手段,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确保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要让教师喜欢轮岗、乐于轮岗,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自我能动性,才能够现实轮岗制度既定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师不愿意、不情愿,只是被动的被管理手段“绑架”轮岗,这将会起到负面的不利影响,对教学过程会产生消极作用,更是对学生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实际操作中可以实施“定向考察、双向选择”的方式,充分体现多方意愿。
2. 基于有利于教学实效的出发点。教师轮岗首先要基于目前教育实际。要尽量避免在学年中段、临考时期、毕业班级等特殊教学阶段进行教师轮岗,对教学过程产生不利影响。要特别注重轮岗前后的衔接交接关键点,轮岗交接教师要对具体的教学信息进行共享,要实现对轮岗前后不同岗位所面对学生的双向跟踪,把轮岗对学生和教学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要注重教师轮岗要充分考察教师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价教师的知识、性格、家庭等因素,综合研判,要选择适应能力强、基本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参与轮岗,要关心参与轮岗的教师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能让教师带着问题、带着顾虑参与轮岗,进而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
3. 实现科学动态的管理模式。教师轮岗既是教学过程变更的动因,更是教育管理的手段,能够实现科学动态的教师轮岗模式是确保教师轮岗对教学过程产生有益推动作用的关键。一是教师轮岗对教学过程的影响要有科学的论证环节。对每一名、每一批次的教师轮岗,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其利弊要进行权衡和研判,要从宏观的角度科学的对待教师轮岗这一管理过程。二是教师轮岗要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要把教师轮岗与教师职务、职称的调整,与教师本身的成长过程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参与轮岗,鼓励教师参与教育不发达区域的教育建设。三是要对教师在轮岗过程中产生的科研成果高度重视,鼓励教师在轮岗过程中搞科研、搞研究,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教师轮岗制度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有益探索,其既有教育管理属性,又广泛涉及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因素,科学地运用和发展这一管理手段,对解决目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萍.中小学教师轮岗制探析[J].教育周刊,2016.10.
[2]陈正华.教师轮岗制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教学与管理,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