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硕果累累,这座医学院是怎样做到的?

2017-12-27吴苡婷

新民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医学院医学中心

吴苡婷

上海交大医学院已经在向世界顶尖医学院的发展目标发起冲击——2016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共有7个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ESI学科排名前1%,其中4个学科进入前1‰,临床医学更是进入前0.2‰,位列全国第一。

在今年9月2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与上海交大药学院联合申报)四大学科顺利入选。2017年度,上海交大医学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项,项目总数和经费总额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医学院校首位。2016年全年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项,其中,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青峰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获“何梁何利”奖。

先行先试、勇立潮头是上海交大医学院攀登医学事业高峰的“真实写照”。从前些年的“学术特区”“人才特区”的超前改革,培育一批国内顶尖的基础医学科研人才;到今天的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全面贯通,打造双百人队伍,鼓励医院和临床医生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并积极推进系统生物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上海交大医学院在推进“双一流”的建设征途中,正在向着多领域的前沿医学技术进军,不断追求卓越,创造新的发展奇迹。

转变思路, 临床资源要变成科研资源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结合是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前些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医学科学研究院和转化医学研究所两个科技创新平台的崛起,有效带动了学院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整合与发展。但是从整体而言,过去中国的医学研究对于临床方面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眼里,临床科研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的现状是亟需改变的,临床资源是中国医学科研快速崛起的“聚宝盆”。他告诉记者,医学科研一直以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础生物医学模式,一种是临床医学模式。前者关注的是致病和治病的机理,更多采用基础生物医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后者则是综合运用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着眼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和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它强调更多的是临床诊疗过程中,有效且高质量诊疗数据的积累、分析和研究。与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相比,高质量、前瞻性的临床医学研究耗时周期长、研究要求精细、质量控制难、管理成本高,对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医生的专业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我国的临床诊疗领域仍停留在“进口大国”阶段,迄今为止,还鲜有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为国际诊疗指南所采纳,临床医学研究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还有很大上升和进步空间。

“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对于医学科技而言,就是要构建有利于临床医学科研的体制机制,以临床医学研究提升带动基础生物医學研究。在他看来,可以以“研究型医师队伍”和“临床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为突破,充分利用好医学院系统附属医院每年巨量的诊疗人次、各种病例数和疾病类型多、临床研究资源丰富的优势,将临床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研究资源。各家医疗机构还要鼓励加强团队协作,加快构建全球范围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医学研究协作网络,积极鼓励有基础、有能力的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申报立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以此提高上海交大医学院科研水平的进一步突破,更好地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为上海建设世界一流的科创中心提供强大的医学技术支撑。

对接临床,“学术特区”全面升级

面向临床,上海交大医学院新一轮的科研工作改革已经开启。

基础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是上海交大医学院的两个“学术特区”,它们全面模仿美国顶尖研究所的开放式科研管理模式,两个学术特区都拥有“人权”和“财权”,并致力于营造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科学家进行引领性的原创性研究,不对其做频繁而琐碎的评估,同时,又让个人待遇得到提升,让他们安安心心去做研究。

2011年,基础医学院率先采用了助理PI、由PI组成研究生培养管理委员会、仪器共享制度等国际化管理方法,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回国工作,这里也成为了中国医学科研人员与世界同行竞争的“战场”,优秀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近年来,刘俊岭研究员、王宏林研究员先后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程金科研究员也入选了上海领军人才计划。

2015年,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获得了从人才招聘、薪酬待遇到评价机制、研究生培养、博士后制度等方面的“特权”,并且率先引入国际评估的方式,让国际一流的学者为免疫学研究所的团队“把脉”,寻找不足,提供发展思路。今天,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短短几年内打造了一支汇聚各级优秀人才的科研队伍,其中引进PI中有11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占引进总人数的65%),1人入选上海领军人才计划,7人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陈红专介绍说,目前两个学术特区都已经开始了与临床工作的对接。基础医学院成立了肿瘤、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交叉团队,与附属仁济医院、瑞金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和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共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中心。此外,基础医学院与12家附属医院的病理科合作,共同建设基础医学院下属的病理学系。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也和上海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开展了肠道微生态与人体疾病的研究。

2015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共有2个学科(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6个学科(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护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入选“高原学科”。“在上海高校高峰学科——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建设中,我们试图实行‘转型发展,大力驱动临床研究,通过借力我们丰富的临床资源,提升学科、人才、医疗、科研和管理等五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推动临床医学的学科建设和附属医院科研工作上新台阶。”陈红专这样说道。endprint

制度创新 ,“双百人才”全面推动

从临床科研到基础科研,跨越的绝不仅仅是象牙塔和医院之间的围墙,两者的联动要有制度的推动,更要有人才的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认识到,目前既擅长基础研究,又擅长临床研究的人才在中国是很匮乏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经验。比如,美国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有三种类型:一是专职的科研人才,即Ph.D学位,这些人才毕业后从事医学科研,学制4年;二是临床医学人才,即MD学位,这些人才毕业后基本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学制也是4年;三是双学位人才,即Ph.D兼MD学位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既从事医学科研,又从事医学临床服务,学制6年。

發展的紧迫性倒逼人才的培养,上海交大医学院正在重点打造两支队伍,即“研究型医师队伍”和“临床专职科研队伍”。医学院旗帜鲜明地提出,作为全国拥有最多附属医院的医学院校之一,丰富的临床资源就在眼前,不“利用”就是一种浪费。

临床专职科研队伍,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员,他们与医生合作,将重点围绕研究型医生发现的临床现象,凝练科学问题,通过基础研究,在理论上创新,整体提升学术水平。建立临床专职科研队伍的目标,是让研究型医师队伍通过一线的临床研究得到国际认可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将其转化为临床诊疗的手段、方法及其相关的卫生政策,直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将其在临床发现的具体问题转化为一批科学问题,再由临床专职研究队伍对这些科学问题进行基础生物医学层面的研究,得到成果以后再转化为临床的应用,从而使医学科技创新形成完整的科研环路。

确定具体的临床科研能力提升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之后,交大医学院的人事、学科规划、医管、财务等相关部门和附属医院迅速展开政策研讨和调研,提出了“双百人计划”推进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即明确岗位设置、明确遴选程序和条件、明确待遇保障、明确考核激励举措。

医学院先后出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峰学科—临床医学“临床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峰学科—临床医学“研究型医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两个文件,并于2015年8月正式启动“双百人计划”遴选工作。通过两轮评审,共选出“双百人计划”一期人员——研究型医师36人,临床专职科研队伍31人。医学院还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教授等为双百人提供培训。同时,研究制定配套的经费管理等相关文件,为“双百人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医学院人事处还建立了“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对无法达到要求的入选者,进行淘汰,有效地优化临床科研人员结构。如今经过三批选拔,双百人队伍已基本建设完善,而随后的相关考核评估也即将展开。

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赵维莅教授就是双百人中的佼佼者,她曾当选为首届“中国最美女医师”。2015年7月20日,国际著名刊物《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了由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和赵维莅教授为共同作者的文章,文章刊发了淋巴瘤发病原理和临床预后研究方面获得的重要标志性成果。这项研究表明,中国科学家在淋巴瘤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并为推动淋巴瘤转化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破除围墙, 打造“多中心”协同发展

加强团队协作,构建全球范围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医学研究协作网络,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在科研工作方面的另一个重大举措。

2009 年,美国政府投入了258 亿美元来建立现代健康信息系统和电子医疗记录。在我国,每家医疗单位每天都采集大量数据,但是,非标准统一的录入系统使信息难以直接有效被大多数研究人员利用。与发达国家的临床录入系统相比较,我国的录入系统,特别是门诊的病例,或缺乏重要信息,或难辨认,各个医院、各个科室的样本库相互封闭,“孤岛化”效应明显。医学院领导班子由此感受到,临床医学研究需要打破医院、地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壁垒,应积极鼓励有基础、有能力的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申报立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积极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从而示范带动临床医学学科的整体发展。

2015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高峰学科建设方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和《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当年就确定了13个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2016年又建立了16个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在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管理办法中,要求研究团队原则上不少与5家以上的合作机构共同参与组成,特别强调要通过同学科不同机构间、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或协同合作,突破“医院与医院、科室与科室、临床与基础、临床与公卫”等研究机构间的壁垒,最大限度地集合研究资源和临床资源。通过学科间“整合”“交叉”“协同”,不断提高学科的临床研究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协同创新能力。

此外,在“985”三期已建成的12家附属医院18个病种生物样本库的基础上,医学院正在建立统一信息系统,用于生物样本信息收集,并实现生物样本信息汇总,规范纳入多中心研究项目生物样本的采集,实现生物样本库科学、高效地共享应用;另一方面,依托各附属医院的医疗信息化平台,建立多中心研究大数据共享平台,对现有医疗数据库进行重构,形成符合多中心研究的新数据库。

陈红专介绍说,希望通过整合后的临床大数据的挖掘及应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破解困扰上海以至国内临床研究的难题,在包括疾病发病机制、疾病早期干预、诊断与治疗方案、新技术应用、治疗新药物、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一批在国内公认的疾病诊疗规范、开发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诊疗新技术,在某些疾病的临床规范化诊疗及指南制定方面拥有我们的国际话语权,最终提升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上海交大医学院还不断推进与美洲、欧洲等地区多个国家的交流合作,设立教学、科研和培训中心及项目,深度开展人才培养和医疗合作。

近几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在科研上取得的成绩,不仅让国内同行瞩目,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盛赞。在一个个奖杯、一篇篇重量级的论文、一项项科研突破的背后,是制度的创新、大胆的探索和突破。未来,上海交大医学院将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与国内外同行合作,以临床资源上的巨大资源为基础,带领中国的临床科研,再攀高峰。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学院医学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新乡医学院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医学的进步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