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三种平比句型的语义认知机制研究
2017-12-27魏阳阳
□魏阳阳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现代汉语三种平比句型的语义认知机制研究
□魏阳阳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拥有进行比较的能力是人类发现规律并把认知活动加以结构化的基础,通过比较事件人类才能感知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正因为比较是人类共有的思维认知能力,体现在人类语言中的比较语义范畴也具有广泛的普遍性,每种语言表达比较语义的词汇句法形式更是丰富多样。现代汉语有三种常用的平比句式,本文将着重于从句中的比较标记出发总结出三种不同的认知图式,从而解释表层句法结构差异背后的深层认知语义作用。
平比句;比较标记;认知语法;语法化
《马氏文通》最早将汉语比较范畴分为平比、差比和极比三种,马建忠认为“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象静为比有三,曰平比,曰差比,曰极比。 ”[1]后人如太田辰夫(1987)大多沿用这种分类观点,他进一步指明“比较”应该有绝对和相对之分[2]。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考虑到复杂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环境,提出将“比较关系”分为:“类同、比拟、近拟、高下、不及、胜过、尤最、得失、倚变”九类[3]。以上观点对现代汉语比较句式的语义细分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但是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吕叔湘先生从语义角度出发的分类观点混淆了比较句和其他相关概念,加大了对比较范畴进行准确界定和划分的难度。
以往对汉语比较范畴的分类研究多是从句式形态角度来进行的,郑慧仁(2012)遵循类型学路径创新性地综合比较标记和比较要素这两个条件来划分比较范畴的类别,将现代汉语中的比较范畴分为:差比范畴(超过义)、及比范畴(达到义)和平比范畴(等同义)[4],其中有重要启发意义的是将传统意义上的平比语义分解为及比和等比范畴。本文抽取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三种平比句式,着重从句子的比较标记出发总结出三种不同的认知图式,从而解释三种句型表层句法结构差异背后的深层认知语义作用。
兰盖克(Langacker)(2013)提出比较行为需要三个功能成分,他用“S>T”这个一般图式来表示比较行为,其中S是比较的基准(standard),T是比较的目标(target),基准是基线事件或参照点,目标以标准为参照进行评价。“>”是指从S到T的移动扫描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是在完全无意识状态之下的[5]。Bisang(1999)对汉语、泰语、越南语、日语、柬埔寨语等东亚语言进行研究,认为一种语言的平比句有两种标记:基准标记存在的意义在于区分比较基准 (standard)和比较目标(target),基准标记是必备项;程度标记用来凸显和量化比较结果,程度标记在一定句法环境中可以省略,但是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缺失基准标记只靠程度标记来表示比较语义[6]。综上,本文定义现代汉语平比句的语义图式为:比较目标(T)+基准标记+比较基准(S)+程度标记+比较结果(R),并将不同的基准标记作为标准,对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的平比句型进行分类探讨。
1 并列引介型
并列引介型的基准标记包括以下介词:“跟”“同”“和”“与”,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是上述介词在平比句中的主要句法功能。以上四个介词的区别一方面体现在“跟”“同”倾向于在口语环境使用,“与”的书面色彩浓重,“和”对语体的限制要求不高;另一方面,涉及到“跟”的词性,众家有不同的看法。朱德熙(1982)认为:比拟句中的“‘跟’后头没有和它相配的主要动词,很难说它是介词。这个‘跟’恐怕和‘象’一样,是一个动词,不过它没有‘象’那样具体的词汇意义罢了。”[7]陆俭明(1982)也认为:“当‘跟X一样’表示比较时,‘跟’确实是一个介绍出比较对象的介词,但是当‘跟X一样’表示比拟时,把‘跟’看作介词就不妥当了。”[8]本文倾向于认定“跟”是一个相对来说语法化程度不高的介词。一方面的证据来自于动词“像”可以单独做谓语,但是“X+跟+Y”不能独立成句,必须构成“X+跟+Y+一样/一般”结构,因此“跟”不能看作是动词。另一方面的证据来自于对比较句历时角度的考察,“X+跟+Y+一样/一般”句式的产生与其他并列连词构成的平比句有关。“X+与/和+Y+一般/一样”平比句最晚产生于北宋,李秉震(2010)指明“跟”在元明之后开始有了介词的用法,在清代具有了并列连词的功能[9]。通过查阅语料库后发现,同样也是在清代才出现了“X+跟+Y+一般/一样”句式,本文认为“跟”和“与、和”一样拥有并列连接功能,具备进入平比句框架的句法和语义资格,因此“X+跟+Y+一般/一样”句式是“X+与/和+Y+一般/一样”的延续。而且根据张赪(2010)对“与”字比较句来源问题的探讨,文章发现“X+与/和+Y+一般/一样”的比拟用法要早于平比用法[10],说明并列义连词和介词充当基准标记的句法框架与比拟句义是完全契合的。即便“跟”出现于比拟句,从句式演变的角度来说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跟”是一个动词。
“跟”“同”都经历了从动作事件图式到关系事件图式语义映射和固化的过程,以“跟”为例,第一阶段从本义“脚后跟”这一人体器官概念中,抽离出脚指、脚掌与脚后跟的前后关系,并且这组关系被投射到普遍的空间概念形成了“前—后”位置关系,这一过程符合人类思维认识从生物本质、身体经验出发扩展到周围生活环境的基本路径。第二个阶段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二维的空间域投射到三维的时间域,使得“跟”引申出“跟随”的动词义。第三个阶段表现为由句法结构变化而引发的重新分析,动词“跟”因为本身的二元特性准允其进入连动句的句法环境中,“跟”进一步虚化为介词,承担引进动作对象的句法功能。因此受到原始语义残余作用的影响,“跟”“同”的动词性特征比“和”“与”明显。同时又因为现代汉语动词具有左向赋主格的能力,在“跟”字句和“同”字句中的比较基准成分更容易被理解为比较句中的主格或者话题。
贝恩德(Bernd Heine)和塔尼娅(Tania Kuteva)(2013)给出了不同语言的语料例句,对伴随格介词向名词短语或小句并列连接词的历时演变过程进行了诠释,说明从伴随格到并列标记的语法化趋向具有类型学上的普遍意义[11]。史塔生(Stassen)(2000)提出:“伴随格短语和非伴随格名词一起构成一个独立单位,这一重新分析使得说话者逐渐认为两个名词(短语)在结构层级上没有高下之分,这是伴随格编码模式语法化为‘类并列’结构的典型语境。 ”[12]但是,在我们看来,伴随格介词语法化的程度会影响两个名词短语或者并列小句之间的地位关系,这种关系在结构和语义上是有高下之分的。关于伴随关系事件之间的地位问题,江蓝生(2012)根据源词词义将伴随介词区分为动作行为无主从分别和动作行为有主从分别的两类,并且进一步提出源头词的词义特点决定了语法化的起点、路径和类型。无主从分别的伴随动词共时平行派生为并列连词和伴随介词,而有主从分别的伴随动词语法化表现为线性的路径,先介词化再连词化[13]。本文不具体探讨两类介词语法化的路径,但是江蓝生(2012)提出的有无主从差别的标准的确对我们将基准标记再细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根据上述思路考虑到动词最初的语义特征,我们将“跟”“同”归类为源动词有主从分别的介词,“和”“与”归类为源动词无主从分别的介词。具体表现在比较标记的功能上,有主从分别的基准标记作用于凸显比较基准成分的地位,语义指向倾向于单向后指;无主从分别的基准标记作用于凸显比较目标和比较基准的并列关系,语义指向倾向于表现为双向共指。
2 达到型
达到型的基准标记主要是动词“有”,动词“有”所指称的事件既可以是具象层面的领属关系和存在状态,也可以是性质和数量上的程度关系。
关于“有”的领属与存在动词用法的演化问题,海涅(Heine)(1997)认为关于“有”的领属动词和存在动词用法,两者产生的先后关系并不清楚。有证据证明“存在>‘有’领属”和“‘有’领属>存在”两个方向的语法化都存在,表面上对语法化的单向性原则是一种挑战。但是海涅将拥有两个参与者的存在和领属概念定义为“属格图式”,将只有一个参与者的存在概念定义为“‘核心’存在”,提出存在和“有”领属的双向演变只是“核心”存在这一更完整演化路径的一部分,因此并不会对整个语法化过程的单向性构成质疑[15]。汉语中“有”的本义是手中持肉,拥有、具有的意思,可以初步证明汉语的“有”最初经历了从“领属”到“存在”的演变,这一过程得以引发的机制是领有者的位置被无生命、非人称名词或处所名词所占有,原有的具象指人名词可以被具象或抽象的指物名词所取代。
“有”成为比较句基准标记的另一个重要语义基础是其在高频语用环境中所沾染的程度义,石毓智(2004)对“有”的程度表达式产生的原因有说明。汉语领有动词的程度表达功能是英语的 “have”所没有的,石毓智(2004)认为主要原因是汉语没有把名词转换为形容词的词缀,“有”相当于承担了这种名词形容词化的前缀功能,并且为 “有”的程度表达提供了可能[16]。袁毓林(2009)认为“有”在广义上的领属关系包括物权领有、关系领有和性状领有[17]。物权领有和关系领有都是具象层面概念,语义上有生命的、有能动性的主体作为领有者承担句子的主语角色。而性状领有关系的出现则是领有者扩展到抽象的非生命主体的表现,性状领有的语义内涵变化为:“领有者X性状领有着领有物Y”,Y也从具象名词通过隐喻机制投射到抽象量级层面,形成性状上的领有关系,因此性状领有与程度义有直接对应。
2.1 从具象物权到抽象性状程度
本文通过语义分解来描述“有”比较句的基本图式是从具象物权扩展为抽象物权,再从物权领有引申到性状领有的过程,如图1:
图1:从物权领有到性状领有的“有”字比较句语义扩展图示
此时,领有者、领有物概念和领有关系概念都出现了一定变化,句子的主语虽然也可以是具象的领有者,但是话题信息应该是领有者的某种性状,主语呈现的是句法省略作用下的结果;领有物由抽象物权引申到抽象性状程度;具象的领有关系投射在话题性状的程度量级上表现为抽象空间上的“达到”状态。
图2:“有”字句从领有关系到抽象空间关系的语义图示
2.2 量级扫描下的基准赋值
“有”字比较句式句末位置出现了具有量级特征的程度概念之后,“有”的谓语核心地位虽然没有被剥夺,但是句子的信息结构已经出现了变化,代表新信息的焦点后移到程度概念上,成为整个句子的意义重心。
图3:“有”字句中对“X的性状X”的赋值和感知过程图示
图4:“X的性状X”和“Y的性状Y”所构建的程度量级序列图示
将Y定义为一个比较基准是在总括扫描的行为下进行的,上文提到“拥有>存在”这一演变图式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这也是性状Y名物化的重要语义基础。经过一次总括扫描行为,性状Y可以被看作是存在于整个量级序列轴上的一个定点,依靠转喻机制的作用,性状Y的位置信息被投射到Y的实体本身上来。以上感知和映射行为,完成了对量级基准Y的定义过程。
图5:“有”字比较句中对量级基准Y的定义过程图示
如图5所示,X和Y都已经同时概念化为该程度量级序列上的两个点,其中X在整个量级序列上处于游移的状态,承载着扫描事件的注意焦点;Y是一个扫描路径上存在的固定点,可以认为是一个背景信息。当X位移到Y点时,X的“达到”状态即被激活。在此基础上,“有”的词汇意义也经历了虚化的过程,从具象的领属和存在关系,到量级程度上的达到状态,最后演化为引入比较基准的信息标记。
3 像似型
像似型的基准标记主要是动词“像”,按照动词本身和时间范畴的相关性区分,动词“像”①关于“像”的词性有不少讨论,有动词说、副词说、介词说,我们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和《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观点认为出现在比较句中的“像”是一个动词。不涉及在时间中发生的变化,是非完成性的 (imperfective)②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作为介词的并列介引型基准标记和动词的像似型基准标记都是名词之外的关系性述义,其中介词对应关系性述义中的非时间性关系,动词对应关系性述义中的过程。按照动词本身和时间范畴的相关性区分,动词“像”不涉及在时间中发生的变化,可以认为是非完成性的(imperfective)动词。动词。“像”的语义场景功能有比较、比喻、列举和测断四种,本文只关注其中的比较和比喻用法。
李秉震(2010)认为“两物相似”是“像”的本义[14],但是本文搜集到“像”最早出现在《周易》:“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像”与“效”并列对举,因此动词“像”的本义应该是“效仿、摹拟”。第一阶段的语法化过程表现为构建“效仿、摹拟”的基础行为图式,在这一过程中被摹拟的本体和产生的仿体被提升至述义内的凸显层面。按照认知语法的观点,在构建语义和语法范畴概念基础的过程中,对某一事件中的不同性质实体——事物、非时间性关系和过程——进行标示是其中的关键程序。由此,本文根据事件图式中不同的凸显实体,将“像”的语义演变过程归纳成三条路径:
其一,从事件参与对象出发,由摹拟行为完成后产生的仿体本身具有焦点上的优势地位,这一明确可感的有界实体最容易在认识过程中被凸显,但其他处于较低焦点层级的事物也对整个语义图式各有贡献。对有界仿体的感知和凸显过程构成了 “像”的名词化动机,之后“像”继续从一个可数名词发展出抽象名词的用法。
其二,从本体和仿体之间的关系出发,构建起摹拟行为的事件图式,这是及物动词“像”能够连接两个事件参与者的语义基础。大部分关系性述义的参加者之间都具有不对称性,一方面受到语义残余作用的影响,本体具备摹拟行为中的基准资格,而仿体是摹拟行为的目标。认知语法将事件当中有着特殊地位的参加者称为射体,将另一些参与实体称为界标。相对于摹拟事件图式,仿体可以认为是射体,本体是界标,两者在深层语义概念上有所区别。另一方面,射体和界标的区别具体应用在句法环境中体现为主宾位置的不同,在“A像B”格式中,射体角色的A被赋予了主语的位置,背景性质的界标角色B则取得了宾语的位置。
其三,从描述整个事件过程的角度出发,对仿体和本体进行比较而得到的结果是验证整个行为过程是否成立的标准,所以比较结果在整个事件认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由此,“像”进一步拥有了凸显比较结果的作用,即拥有“两物相似”的描写性语义。这一点表现为:除了拥有及物动词的基本用法之外,“像”还能够作为比较结果出现在“A+并列引介型基准标记+B+(程度标记)+像”结构中。
之后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三个步骤的完成是按照何种顺序进行的,也就是“像”的语法化过程轨迹。通过检索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本文统计到在上古典籍中仅有43处“像”的例句,其中有11处动词“像”,有32处名词“像”。大部分动词“像”都是“效仿、模仿”的意思,此时“像”还没有引申出作为比较标记的功能:
(1)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周易》)。
(2)后为鴈门太守。匈奴不敢近鴈门。胡王为偶人像都。令骑射莫能中(《前汉纪·荀悦》)。
仅有1例意思是“象征着”③关于“像”和“象”的关系暂且不作讨论,搜集到的上古语料中动词“象”基本上都是“象征着”的意思,仅发现《左传》一例:“¤、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五色比象,昭其物也”,“比象”合用意为“比拟象征”。:
(3)高园便殿不当居陵旁。于礼不当立。庙在外。像诸侯不正者。高园在内。像大臣不正者 (《前汉纪·荀悦》)。
中古典籍中共有700处“像”的语例,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与佛教相关的名词用法。关于“像”的动词新用法有以下几例:
第一,之前“模仿”义的“像”主语是有着能动性的指人名词,但是此时主语范围扩大到没有能动性的指物名词。
(4)若乃云日伺辰,响类钟鼓。鸣玄候曙,声像琴瑟,玄猨薄雾清啭,飞?乘烟永吟,嘈囋嘹亮,悦心娱耳(《全梁文》)。
(5)豫章有戴氏女,久病不差,见一小石形像偶人,女谓曰:“尔有人形,岂神?能差我宿疾者,吾将重汝”(《搜神记》)。
第二,与“似、若”比较词共现或对举,与“类”表相似义的动词共现或对举。
(6)夫天地所禀,类像阴阳,万物生焉,人为贵也(《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7)观其骨大业粗,鬣高意阔,眼如悬镜,头若侧砖,腿像鹿而差圆,颈比凤而增细(《唐文拾遗》)。
第三,“A+形容词+像+B”新句式的出现,推测是受到其他类似动词的类推影响。
(8)其金刚乃作何形状?其金刚乃头圆像天,天圆祗堪为盖:足方万里,大地才足为钻(《敦煌变文集新书》)。
A+像+B+程度状语,“模仿”义的“像”是没有程度意义的,只有“相似”有程度上的区别。
(9)牛马龙蛇鸟兽之形,白黑各如其色,羽毛头目足翅皆备,非但彷佛,像之尤纯(《搜神记》)。
第四,句子中出现了两个动词,后面的“像”初步具备了可以理解为状语的句法条件。
(10)今之作膏糜像此(《搜神记》)。
上例可以看出虽然“作”和“像”都是主要动词,但是 “今之作膏糜”取消了主谓结构具有独立性,所以“像”还没有成为状语。
宋元典籍中共有801处“像”的语例,动词“像”的出现频率总体还是不高,“像”依然有“效仿、模仿”的意思:
(11)有虚槛,前引泉水,潆回疏凿,像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江山景物之状(《太平广记》)。
但是在话本口语中已经产生了很多之前没有的比较句新用法,“效仿”的语义已经基本消失,而且句法地位已经由谓语降格为状语成分的一部分,谓语角色让位给了前后位置上出现的动词或者形容词:
(12)有妇人,仪状端严,衣服铅粉,不下美人。而无腿足,繇带以下,像截而齐,余皆具备。其父载之于独车,自邺南游浚都,乞丐于市(《太平广记》)。
出现了“A像B一般”句式:
(13)细看时,正比庙中所塑二郎神模样不差分毫来去,手执一张弹弓,又像张仙送子一般(《元代话本选集: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像”的功能还进一步扩展到能够作为比较句式中的比较结果出现,产生了“A与B相像”的句式:
(14)又恰好与蒋兴哥平昔穿着相像(《元代话本选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除了句法和语义之外,“像”的话语标记语用功能首次出现,具体表现有两方面。
第一,“是”字句等判断句中,不仅表示“A与B像”的比较意思,还引申出“测断”的传信语用功能:
(15)崔宁认得像是秀秀的声音,赶将来又不知恁地,心下好生疑惑(《话本选集:碾玉观音》)。
(16)原来众人吃茶时,宋四公在里面听得是东京人声音,悄地打一望,又像干办公事的模样(《话本选集: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第二,当“像”出现在句子开头位置,比较目标这一成分有时候还可以省略,因此“比较”的句子语义有所磨损,“例举”取而代之逐渐成为主要语义和语用功能:
(17)像你这样价钱,老身卖去多时了(《元代话本选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18)贾石道:“要什么样的房子?”沈链道:“只像宅上这一所,十分足意了,租价但凭尊教”(《元代话本选集: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有标记的“像”字比较句情况比较复杂。
第一,否定词加在比较标记之前,构成“A+不+像+B+(比较结果)”,比较结果也可以省略:
(19)东坡愧心复萌:“倘此老出书房相待,见了此诗,当面抢白,不像晚辈体面”(《元代话本选集: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20)那僧人看见郑夫人丰姿服色,不像个以下之人,甚相敬重,请入净室问讯(《元代话本选集:苏知县罗衫再合》)。
第二,比较基准可以简化,被简化的比较基准一般是在普遍经验或认知下存在的已有常规:
(21)他们还得忒不像样(《元代话本选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最后,明清典籍中共有3280条“像”的语例,此时“像”的动词用法出现频率相当高,而且“效仿、模仿”的语义已经基本消失。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由“类似”标记演化成为比较标记这一趋势具有普遍性意义,该规律也能够在汉语语法系统的演化中得到验证。上古和中古汉语差比句和平比句混同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最早由“类似”义产生的比较标记既使用于平比句式又派生出了差比的语义功能,之后随着新兴比较词和框式介词的出现,使得分流混同歧义的平比句和差比句有了实现的条件和可能。例如,“如”“似”类标记从平比、差比功能兼具,最后范围缩小为专门的平比标记;而“比”则接替了空缺的差比功能位置,发展为专门的差比标记。两类句式在比较标记语义重新分工的作用下,完成了汉语系统平比句和差比句的分立定型[18]。
4 余论
依照上文所述,三类平比句型基准标记的产生和演化过程各有不同的认知图式基础。“跟”类基准标记是由标示空间位置关系演化为标示比较双方的并列引介关系,不涉及比较结果因素。其内部个体之间存在细微差别,“跟”“同”归类为源动词有主从分别的介词,“和”“与”归类为源动词无主从分别的介词,语义指向有单双向之分。达到型基准标记从具象领属关系引申为量级程度上的达到状态,最后完成作为比较基准标记的语法化过程,遵循从比较基准和比较目标之间关系到比较结果的认知路径。像似型基准标记则经历了由标示比较行为中的结果出发,最终到侧重标示某一方比较对象的过程。“像”与“有”相反,参照的是从比较结果到比较基准和比较目标之间关系的认知路径。因此,现代汉语三种比较句式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区别都源自于对原型比较事件图式中构成成分的关注点不一致。以汉语为例的平比句句型认知机制的研究,具有普遍的语言类型学价值,丰富的表达手段体现了人类多样的思维认知规律,因此对相关领域的挖掘还需要更多的关注。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898.
[2]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
[4]郑慧仁.东北亚语言比较标记的类型学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2.
[5][18]兰盖克(Ronald W.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M].牛保义,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BISANG,WALTER.1999.Classifier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Counting and Beyond[G]//Jadranka Gvozdanovi.Numeral Types and Changes Worldwide.Berlin:Mouton de Gruyter.
[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8]陆俭明.析“像……似的”[J].语文月刊,1982(1).
[9][14]李秉震.“像”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渤海大学学报,2010(04).
[10]张赪.汉语语序的历史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11][15]BERND HEINE,TANIA KUTEVA.语法化的世界词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12]STASSEN LEON.Comparison and Universal Grammar[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5.
[13]江蓝生.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J].中国语文,2012(04).
[16]石毓智.论社会平均值对语法的影响:汉语“有”的程度表达式产生的原因[J].语言科学,2004(06).
[17]袁毓林.“有”字句的情景语义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9(03).
[18]姜南.汉语比较句的混同发展与分立定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05).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12.012
H146
A
]1004-0544(2017)12-0075-06
魏阳阳(1990-),女,江西赣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兰盖克(2013)对事件认知过程的看法:“在任何时刻,大脑都聚集着无数高度复杂、多样的认知事件,但是这些事件一般都能得到充分的模式化和整合,使得这一复杂活动的方方面面构成一个阐释经验的连贯体,而不是一团陌生的、互不相关的感知乱麻。”[18]我们有理由相信事件感知是一个主动加工的认知过程,正如能够在黑色背景下感知到光点,是大脑在一个相关认知域内不断地同时进行比较行为的结果。因此,本文认为对“X的性状X”赋值和感知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与周围事件不断进行比较的扫描过程,性状X所存在的量级序列则构成了整个事件认知域的范围。
责任编辑 李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