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7-12-27闫树人
闫树人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部,河南 洛阳 471934)
洛阳市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闫树人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部,河南 洛阳 471934)
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型的行业,在经济迅速发展中已经把发展目标转向与文化旅游的融合,这种融合机制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鼓励与支持,并制定一系列的相关优惠政策来推动产业融合的运作。本文通过对洛阳市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促进洛阳市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拉动经济的增长。
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融合;洛阳市
随着日新月异的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的结构机制已不再是单纯的独立模式。产业融合将是当今社会发展下新型的产业价值发展动态体系。与产业分化相比,产业融合是将若干个独立的产业,通过合理渗透融合方式让之前处在产业边缘领域的产业在融合之后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这不仅可以发挥产业优势,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还可以使技术创新和体制得到很好的提升和良好的改变,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洛阳市旅游业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上述问题,必须将产业融合和领域创新作为洛阳市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指导。
1 洛阳是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1 体育产业产值逐年递增
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洛阳市各项体育运动硬件设施中运动训练场地有8000余片,建筑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每年各项赛事多达160次,各层次参赛运动员达10万人次。各项赛事的运动员不仅在洛阳市取得佳绩,并在国内外也获得很理想的名次,各项金、银、铜奖牌逐年增长。
1.2 体育竞赛表演业呈上升阶段
由表1可知,近年来在洛阳举办的赛事,包括棋牌、篮球、排球和舞蹈,全面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利用率。由于赛事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门票的数量和定价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但整体情况发展好。由于新区体育馆的建设可以吸引较多的比赛在洛阳市举行,同时洛阳市政府和和体育局进行了合理的监督和管理,使体育表演业有序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来源,促进了经济增长。
1.3 体育彩票业带来资金支持
博彩行业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是比较传统的,没有多样化的改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与博彩的影响,洛阳市与国家博彩对博彩行业提出多样化的趋势,由此,体育彩票以福利性质的类别发展起来,有资料显示,从1996年至今体育彩票的增长已经由当时的8000多万元人民币增长到1亿多元人民币,体育彩票行业巨大的变革是与洛阳市当地的支持与政府的扶持相关的。1998年以前,洛阳市的传统体育彩票,种类较少,发行数量受到一定的制约;近几年来,体育彩票使用网络出售,彩票种类也不断增加,使洛阳市体育彩票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体育产业带来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洛阳市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表1 近年来洛阳市举办的赛事
2 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现状
洛阳市作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古迹名都,拥有着博大的想象力,这里不仅有着四月的花海之旅,还有着佛教的传承与发源之史。洛阳市因优越的地理环境被历史上很多国君所看重,成为十几代帝都之地。这里因环境优美吸引很多文人雅士、富人子弟巡游散心。21世纪后,旅游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洛阳市经济的繁荣发展,洛阳市与国家竭力推动旅游的发展。洛阳市的九县六区一直在大力发展旅游行业。
2.1 旅游产业效益相对集中
据相关资料显示,洛阳市近2年的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持续增高的形式在不断刷新。每年到洛阳旅游的游客多达亿万人次,国外游客也在百万人次以上,与以往相比,每年10%的增长速度在不断攀升。
洛阳市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每年吸引着大批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河南省居第一的位置,2015年来洛阳市旅游的游客多数是以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等驰名中外的有声古迹为主要,在2015年期间由旅游行业带动的洛阳市经济不断增高,带动洛阳市整体GDP,也为国家税收带来丰厚的收益。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洛阳市的旅游总收入达到253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64%,年均增长17.88%。这样,仅2015年的旅游收入就占了“十二五”的27.66%,所占比重超过了1/4。
2.2 旅游景点分布不均
洛阳市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洛阳市作为十三朝古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洛阳市留下丰富的名胜古迹和原生态景观,其中5A级景观5个、4A级景观15个。由表2可知,洛阳市各地区景点分布不均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状态。其中,栾川县境内4A级及以上景区最多,其次是洛阳市区,偃师市、伊川县、宜阳县没有4A级及以上景区。
2.3 旅游交通愈加便捷
洛阳市是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最适宜人居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从交通方面来看,地处陇海铁路和焦枝铁路2大铁路十字交汇处,并且有3条国道穿梭而过,二广高速和连霍高速在此交汇,市区北郊有条件较好的国家二级机场,与国内其他城市开辟了多条航线,郑西高铁的投入使用让洛阳市的交通更加便利。
3 洛阳市体育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在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众多的行业,而作为开放性较强的旅游产业,在产业演化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它的产业边界将会逐渐模糊并且呈现出产业的动态化,洛阳市依靠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体育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对资源的融合、共享和技术的更新,以及市场的供给关系进行全面的结合,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融合将形成不同产品内涵和形式,其融合的模式分为渗透融合模式、重组融合模式及延伸融合模式。
3.1 消费者需求的高级化
在当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增高。据资料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达249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居全省第5位。随着经济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不再单纯满足自己的简单观赏需求,更多的追求是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能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排除忧闷。单纯依靠旅游和体育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需要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整合旅游行业与体育娱乐、体育人文、体育产品行业是当前发展旅游的新趋势,在结合区域性的民俗、民情与当地的体育特色、体育产品的特点,构建出一套愉悦身心、排忧解难、鼓励刻苦奋进的新型体育旅游是势在必行的发展。不仅可以让游客在旅行中观赏风景,而且可以参加锻炼,促进游客之间的交流,让身心健康得到和谐发展。
3.2 市场供给发生变化
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开始更加迫切地追求高层次、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及体育产品,消费者这一需求的提出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要求,要求企业的供给内容发生变化,企业要想得到良好的持续发展,就必须随市场的变化而改变产品的形式和内容,要想同时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体育旅游产品,这就需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交叉渗透,为产品注入新的血液。在高速发达的网络时代,产生出了很多直销模式,这就要求企业在改变产品内容形式的同时,还要改变供给方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企业发展,同时能够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高效融合。
表2 洛阳市各地区4A级以上景区
3.3 强大的政策支持
中国5000年的古文明,历经沧桑而不衰,给我们留下十三朝古都洛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为洛阳市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了洛阳市的一大经济支柱,对此,洛阳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颁布了相关文件,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打造最宜人居城市、历史文化古都和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标,推进旅游业开发和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增加伏牛山滑雪场、万安山野生动物园、薰衣草庄园和一些水上项目,使其成为旅游的特色,推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实现协调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洛阳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相关附属产业的支持与融合,以及凸显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洛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洛阳旅游文化产业将更加迅速带动洛阳市的经济发展,要使洛阳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能适应社会需要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洛阳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就要有机融合区域性地方特色文娱元素与乡土风情文化,使洛阳市的旅游产业更加丰富多彩。让以体育旅游文化为新主题的旅游产业带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
4.2 建 议
4.2.1 企业竞争与协同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两个制度的创新,产业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可以很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制度优化,通过竞争可以发现自身企业的弱势方面,在协同的作用下能够更好地改进,从而促进产业制度的创新和市场营销模式,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让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结构更加优化,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4.2.2 构建合理的市场需求在高科技与经济联合发展的时代,人民旅游不再是单纯地用数码产品简单留念就能满足需求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需求的多样化的变革,人民开始转变为在旅游的同时能深入境地感受大自然美好风景的馈赠,同时也能欣赏或者亲身体会到当地的体育、文化、民俗的乐趣,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多样化的旅游形式、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产品与旅游的融合已经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4.2.3 统筹政府资金,夯实融合基础在洛阳市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体育作风,但两大产业面临资金短缺的重大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产业与旅游的发展,阻碍产业融合的实现,为了有效促进产业融合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产业融合,政府要开拓进取,实行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对相关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并加大扶持力度,实行财政拨款,使产业融合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对外实行相关政策吸引外资投入,实现招商引资,为企业带来资金支持,为洛阳市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1] 杨叶红,方新普.体育产业概念界定及分类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394-397.
[2] 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1):39-42.
[3] 杨园争.山西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34-35.
[4] 詹新寰,孙忠利,王先亮.产业融合机制下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11):1-4.
G812.4
A
1674-151X(2017)11-134-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21.070
投稿日期:2017-08-10
闫树人(1981—),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