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举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康复

2017-12-26张惠珍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膝关节青少年

张惠珍

摘要:近年来,通过对青少年举重队的跟踪训练与比赛成绩的调查研究,通过和教练员及运动员的沟通与咨询,运动损伤是制约和影响运动员成绩发挥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膝关节损伤是众多伤病中最常见也是对举重运动员来说最难恢复的伤病问题,在抓举和挺举及举重专项技术中,膝关节作为下肢的支撑关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膝关节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研究,总结并归纳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出一些有助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并整理出导致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希望能通过此文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膝关节;运动损伤;青少年;举重

1、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膝关节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研究,总结并归纳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出一些有助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2、研究对象:

青少年举重队共 3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该36名运动员都均在体育局注册。

3、膝关节损伤的原因:

3.1动作技术不完善:合理的动作技术是完成举重动作的重要保证,青少年运动员由于接受专业训练时间较短,技术动作还不完善,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膝关节肌群肌肉力量较薄弱。在做完整套技术动作时,对膝关节的要求就更高:动作技术结构、发力时机、发力顺序、发力大小、发力方向还未定型,因而导致在训练过程中膝关节受力不均衡导致运动损伤。在运动实践中,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动作技术存在或发生明显不合理,导致膝关节运动损伤,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中较为常见。

3.2准备活动不充分:人体的竞技状态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体能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是一个由静止状态到最高状态的过程,因此进行大负荷训练之前,必须使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准备活动的过程。若准备时间较短不充分,身体机能还没有进入准备阶段,各运动环境不适应,对训练任务、动作数量、负荷强度、运动量均不能达到体能动员、磨合、适应的基本要求,就会引起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软组织等运动器官急性损伤或软组织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是导致膝关节损伤的直接原因。

3.3注意力不集中,兴奋性不高: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初期由于不适应专业队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会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兴奋性不高导致身体各运动环节不能充分协调发挥出最大力量,动作技术不能协调一致,不能顺利完成动作所需的力量、速度、重量等负荷强度因素和组数、次数、时间等负荷量的因素而导致膝关节运动损伤,这在青年运动员训练中极为常见。

3.4超运动负荷训练:膝关节在举重过程中主要起支撑作用,膝关节肌肉群力量的大小决定你能承担重量的大小。青少年运动员全身器官还处于发育阶段,尤其是植物性内脏器官系统发育相对落后,因此采用大负荷或超大负荷训练是导致青少年运动员产生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初期由于成绩提高较快,很难把握和控制自己的训练负荷,尤其是身体发育阶段成绩提高较快,训练过程中出现盲目自信的情况,对大强度负荷准备不足;青少年训练中负荷节奏大起大落,难以适应;负荷强度和量的变化难以控制,用以导致膝关节运动损伤。

3.5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这是广大青少年产生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少年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在比赛中不能对自己的训练和伤病状况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和控制,一味的为取得成绩而进行大负荷的强度训练,导致疲劳积累引发运动损伤。

4、研究结果:

4.1青少年运动员在抓举和挺举及举重专项训练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膝关节。

4.2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技术动作不完善,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长期进行大强度的负荷训练是引起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

4.3准备活动不充分是导致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直接原因。

4.4青少年运动员训练阶段,在从事大强度训练负荷后缺乏放松练习是引起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

4.5青少年运动员自我预防运动损伤及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差,缺乏预防运动损伤相关的知识是导致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4.6青少年运动员比赛中心态波动较大,自我调整能力不强,受外界干扰较大,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5、结论建议:

5.1教练员应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循序渐进的安排训练量和训练内容,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身体条件,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避免因局部负担过重造成的运动损伤。针对广大青少年运动员建立科学完善的医疗监督机制,对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的运动损伤进行及时的监控和治疗,积极预防外伤和恢复疲劳。

5.2为防止运动损伤后而降低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伤后的恢复训练对保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十分重要,建立一套完善、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恢复措施。

5.3 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及自我保护的能力,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运动生理、运动及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

5.4 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及时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重视对运动员自信心的建立。

5.5 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生活管理,形成良好的训练和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智.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理想比赛心理状态和有关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07).

[2]王芝琴,李友寒.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及重建治疗[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4).

[3]王芳,徐波,亓建洪.女子舉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9,(01).

[4]黄明强,李志敢,麦全安.举重运动损伤及预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膝关节青少年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青少年发明家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