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7-12-26胡迪
胡迪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基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
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的大环境下,怎样更好地把握科学课程标准,教好科学新教材,让学生面对新教材标准,新教材提出的各种学习内容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同时突出科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已成为科学教师面临的直接挑战。
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网络具有虚拟的特殊功能,不受时空的限制等特点。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就更为重要了。那么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以此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呢?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会因某种兴趣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课前导入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的重要一环,基于这一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会更形象、直观一些。
例如《声音的产生》一课,本课是声音教学的起始课,兴趣的培养很重要。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自然的和人的声音,声音给我们传递意义丰富的各种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基于此,我在课前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流水声、蝉鸣声、呐喊声、鸟叫声、雷鸣声……,学生通过倾听身边的声音,猜测声源体,再结合配置的图片初步感知声音的存在与差异。很好地为后面的课程教学作了铺垫,同时也充分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科学教学内容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是书本,但真正要达到学生全面发展,还需依靠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中强大的网络媒体,利用学生已有的上网技能,把课题提供给学生,然后就让学生根据研究内容自己上网去寻找与之相关的材料,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有效地课前预习。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找到很多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材料。教师再把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制作成幻灯片,在课上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给大家介绍展示。这样一来,学生不仅通过自己动手寻找到了所研究问题的答案,还学会了本课以外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把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来搜集资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们要做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而并不是学到了什么。
世界上的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新的知识在迅速增长,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自行获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只有在教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探求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到实践中去的能力,他们才能受益无穷。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推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学生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自行获取新知,不断拓展了學生的知识面。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凸显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有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光靠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会很茫然,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如《探索宇宙》一课,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并且引导学生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课堂上学生无法观察和难以理解的,仅靠教师的讲解和阅读书上的资料,课堂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难以感知多级火箭如何逐级加速飞向太空的。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不是容易的事。要实地考察探究却很受限,教学这些内容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若能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将复杂难懂的科技原理搬到课堂上,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充满好奇,使教学变的集中有序、具体形象,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激发学生课下收集各种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等资料,使学生的课堂知识迁移到课外。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机的整理分开,在授课过程中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给了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加快了学生的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为数学课堂教学增加知识容量。通过计算机软件,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信息进行实时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也可以在任何时刻让客观的存在隐去;可以随机作出图像;可以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干预,象电影定格一样使之静止在某一画面上,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可以对图形或图像进行局部放大等等。
现代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不易解决的问题,但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不要用多媒体的演示来完全代替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做到两方面兼顾,体现课堂灵活性,更加突出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感受,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小学科学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学科本身的需要,也是学生有效的科学学习的需要,更是每位教师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需要。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主动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促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