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能提高教学效率

2017-12-26李清华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效率

李清华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科技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情况下,学校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不少学校在教学中进行多媒体教学以及微课教学等,使得现在教学逐渐实现信息化。文章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为促进我国教育教学发展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做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效率

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进行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本文主要针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展开探讨。

1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1.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

我国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普及较晚,从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也较晚,是在进入新世纪后,教育部为了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与普及,从而提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逐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当前,两者的融合仍是教育发展中不断探索的项目,且融合的实践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功。知识,两者深度融合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问题,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会不断加强学科教学,促进基础教育。

1.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即是在教学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得信息技术与各教学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实践等相结合,形成一个融合体,课程目标得到更好的完成,还具有增强学生分析、交流、创新、加工、利用等能力,使得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也得到增强[1]。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能促进教学结构的改进和完善,将教与学两个过程进行优化。在教学实践中表示,两者的深度融合,较好地开发和创新了教学模式与资源,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其深度融合中还具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例如意识层面、技术层面、资源层面等均有不同的问题需要完善。

2.1 深度融合意识不强

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在教学手段上具有融合教学模式,还应对教学思维与意识上增强深度融合[2]。但是,在实践中,还有部分教师与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意识只是在教学技术方面,没有对两者的深入融合有更深层次的意识及应用。

2.2 教师的信息技术不高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的前提,如果教师的技术水平较低,将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实际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处于较低状态,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技能没有采取积极提高的态度,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当或不灵活,影响教学效果。

2.3 深入融合需要更多的资源

信息技术需要在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承载力的设备中使用,如果设备不存在或不完善,均会影响信息技术的操作。就我国当前各院校所具有的教学资源来看,大城市的教学资源明显要充足,教师能较容易地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也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对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偏远山区或城市,其信息技术设备较少,资源短缺,从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也很少,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来说更是难以实现[3]。

3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分析

3.1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水平

当前,各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防止信息技术技能不强而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无法深入融合,教师应对自己的信息技术技能较差的层面进行不断完善和补充,提升自己全面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做好基础准备。另外,各校也应该针对学校教师实际的信息技术水平状况,有计划、有针对地对教师技术较差的方面进行培训及测试,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信息技能培训与学习,并激励各教师积极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4]。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的具体实践者,其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与教学水平将是影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的重要基础。

3.2 加大资源投入

学校资源设备的不足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一个客观条件,资源不充分,开展信息化的教学会很困难。因此,政府应对资源设备较少的学校给予较多的扶持,尤其是经济水平较低且偏远的山区学校,更应加强资源设备的普及与应用。另外,学校也应该积极提供全面的资源设备,保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发展,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水平。而学校资源充分的,需要积极开发和使用教学软件,提高资源设备的应用效率。

3.3 改善教材内容

无论如何,教学活动的开展会以教材为基础,或以教材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宗旨,想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具备充分的资源设备与良好的信息技术技能后,教学教材也应该有相应的改善,保证教材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匹配性,具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那么,教材内容的改善,需要从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的使用、学生的发展需求等方面相结合,积极创新教材内容。另外,有一定技术与水平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发数字化教材,例如微课、课件制作,并将其作为补充制作教材的重要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钟永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01):44-46.

[2]张学博.关于小学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5,(22):267.

[3]潘克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Z2):4-8+13.

[4]周学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學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136-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效率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