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情理和谐”
2017-12-26柳丹鸣陈晖
柳丹鸣+陈晖
摘要:本文根据模糊理论的思想提出“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应是‘情理和谐”,以期能更接近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本质。
关健词:政治教学;情理和谐
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的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念,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在中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教学也成为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核心追求。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手段和形式因人而异,但有规律可循;在这里,“情”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即“知识与能力”;而“和谐”则既指达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也指获得“知识与能力”和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必须是自然不生硬的、和谐的体验过程。它首先要求政治课堂教学既要有“理”又要有“情”,即政治课堂教学既要有“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又要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其次它要求政治课堂教学“情”与“理”之间的关系要“和谐”。从另一方面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也为大家普遍所接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又被空前的重视;但由此却出现了许多滥、假、矫情这种非自然生成的“情”的体验与“理”的体悟是脆弱的、苍白的。但有一种看似内容与情感有必然联系的,然而由于这种联系的过程不恰当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现象却没有被引起重视和思考,反而由于这种表面的内容和情感的必然联系而作为经典案例被广泛引用。在政治课堂有效教学中要实现“情理和谐”,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是前提
任何脱离学生的学习需要,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违背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都不会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教师的教,是受学生的学所制约的,要服从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要以学生的学决定应该如何教。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这个“法”就是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结合,就是要使“情”与“理”的关系更加和谐,正所谓要以学定教。
2、处理好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是核心
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之间不能划等号,钟启泉教授这样论述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教材(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成分,但不是全部。同教学过程的客观结构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下要素:(1)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发作用;(2)同计划相应的素材内容;(3)不属于学科教材内容的把握过程最优化的一般方法论建议、指导或指引;(4)教师的教育性价值判定与学生集体成员的接受或批判性指示;(5)与上述因素相应,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规范行为。教学内容不僅包括教材内容(素材内容),而且包括了引导作用、动机作用、方法论指示、价值判定、规范概念等。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但它不过是一种成分。⑹由此看来,教学内容具备了教材内容所无法包含的内涵,它涉及教师的主观作用,因此隐藏着种种不确定性。
从教师教学中的实践运作来看,同样的教材内容可以衍生多样的教学内容,而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教材内容加以实现。同相对稳定的教材内容相比,教学内容呈现出一系列的可能性,因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把它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应该依据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演绎和创造,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与学,更好地服务于“情”与“理”生成的“和谐”。也就是说,教材其实只不过是对学生而言相对集中统一的教学材料,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这一材料该放弃的放弃,该放手的放手,整合补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
3、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保障
教师能否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其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师那里效果差异很大的原因,除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态度外,关键就是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虽然教学方法和手段因人、因时、因情境而异,但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注意两大原则:
一是“政治教学要眼中有人”。既然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服务和发展人生,“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政治人物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人物传记;如果从来没有过一次和政治人物刻骨铭心的对话和体验,从来没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政治人物作为他的精神导师;……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政治教育。”⑺
二是要重视细节的挖掘与拓展,这点尤其重要。“细节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可以使已经逝去了的政治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政治的真实。细节往往又是典型的、有特色的,可以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细节还往往具有启发性,通过细节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⑻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果忽视了“人”,忽视了“细节”,要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达到“情”和“理”的“和谐”我想一定是非常困难的。
4、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修养是源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政治教育是人文的教育,人性的教育,教师只有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修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在学生的心灵空间或纵横驰骋或轻歌慢行,从而构建一个“情理和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治新课堂。
总之,不管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和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也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变化,我们都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时,基于政治学科的人文特点和时代赋予政治学科的要求,根据模糊理论的思想认识,笔者认为,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应是“情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