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之异同分析

2017-12-26陶丽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5期

陶丽

摘 要: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是美国所谓的“爵士时代”。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作家,他们被一战和现实的一些困扰所伤而变得失落、迷失,即是所谓的“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位。一些学者认为,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似”与“相异”、“密切”与“对立”的悖论关系。

关键词:“迷惘的一代”;相似;相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1

一、概述

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两个重要代表,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美国文坛上出现的两位杰出的天才小说家。他们留下了很多作品,但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却很少。其实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之间存在着“相似”和“相异”的关系。

二、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相似之处

2.1 生活背景和经历相似

两人均来自美国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为了摆脱中西部地区落后的文化和习俗,他们都尽早离开家乡出来闯荡。他们年龄相仿, 都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目睹了战争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摧残。他们都厌恶战争, 又对战后的社会曾抱有过幻想, 后来又都大失所望。他们都有极高的写作天赋和文学造诣, 对文学创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在他们晚年,海明威饱受身体疾病的折磨。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他不再适合写作并且情绪极度抑郁,最终他选择了用家中的猎枪自杀身亡。相比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更多的是遭受精神上的痛苦。他的妻子因为精神失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这使他备受打击,不得不加倍写作赚钱,为了能让妻子住上最好的精神病院。这些压力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最后并发心脏病,年仅44岁。

2.2 人物的塑造方式相似

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都善于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作为素材来进行艺术的创作。在他们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中,都能找到他们自己的影子,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塑造来反映他们各自的心路历程。在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一书中,主人公杰克在战争中脊柱受伤导致其丧失了性能力,这是他心中的最大的症结。没有了对正义、道德、男子汉气概和美好的爱情等的信仰,他的生活变得毫无目的,整天醉生梦死,吃喝玩乐, 行跡放浪, 精神处于迷惘、麻木状态。其实海明威本人就是杰克的原型。我们都知道海明威在战争中曾受伤多次,战争给他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使他对生活感到厌倦和颓丧。

对比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的小说我们更可以称为是他的自传。菲茨杰拉德在他的作品里讨论的更多的是关于爱情的主题。他的妻子泽尔达对他的爱情观、生活观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许多小说里都详细地描绘了他和妻子纵情享乐的人生。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一生都期盼着用足够的金钱来赢回他理想的化身—黛西。可是冷酷、贪婪的黛西在最关键时刻还是舍弃了他,并和她的丈夫一起设计害死了盖茨比。菲茨杰拉德也是如此,他试图通过写作赚钱来取悦泽尔达,一个感情和忠贞都必须靠成功和金钱来“获取”的女人。

三、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相异之处

3.1 揭示主题的方式不同

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都处理过同样的主题。以“死亡”主题为例,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都很擅长写“死亡”主题,然而他们揭示主题的方式却完全不一样。海明威描写死亡是基于“战争—爱情—死亡”的模式。他的死亡主题永远都和战争和爱情分不开的。他讲述的爱情故事也都是发生在战争的背景下,《丧钟为谁而鸣》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不同于海明威的死亡处理方式,菲茨杰拉德喜欢用“金钱—爱情—死亡”的模式来描述死亡。在他故事里,死亡都与金钱和爱情故事相关,《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2 截然不同的女性观

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作品里的女性形象完全不一样。海明威在作品里把女人简单地分为两类:“好女人”和“坏女人”。在海明威的生命里,女人很重要,但是打猎、钓鱼、斗牛场和成为一名拳击运动员对他来说更重要。女人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他的世界是男人的世界,他的作品里女人的角色只是男人的某种陪衬,是对男人的一种吸引的动力。对海明威而言,如果没有女人,他还有男人的自尊。爱情虽然死亡了,但是生活依然继续,因为“太阳照常升起”。所以海明威一生结婚四次,每当婚姻遇到波折, 他总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婚。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菲茨杰拉德为什么依然对患了严重精神疾病的妻子泽尔达不离不弃,悉心照顾。

与海明威完全不同,菲茨杰拉德则关注那种精致可爱,有毁灭性影响而本质上带有寄生本质的女人。菲茨杰拉德就像盖茨比一样,他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的穷小子,却爱上了豪门闺秀泽尔达—像黛西一样的女子。泽尔达向往那种浮华、纵乐的奢华生活,而菲茨杰拉德却一无所有。菲茨杰拉德无奈回到了故乡开始写小说。当他的小说《人间天堂》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泽尔达嫁给了他。菲茨杰拉德虽然最后抱得美人归,但是他和泽尔达的爱情就是一场金钱的浪漫史,正如盖茨比与黛西之间的“爱情”实际上是对爱情本身的模仿和嘲弄。所以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主人公最后都是以悲剧收尾。

通过对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实他们之间既存在着“相似”又存在着“相异”。纵观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一生,他们通过不同的创作主题和创作风格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艺术风格结合起来,竭力追求着人生的价值。海明威是冰山上的勇士,而菲茨杰拉德则是一只受伤的夜莺,他们留给我们的都将是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蒋桂红.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比较[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