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元物语》中源义朝的人物形象
2017-12-26刘颖
刘颖
摘 要:《保元物语》是日本中世前期的军记物语之一,围绕保元之乱,叙述了以崇德院和后白河天皇为首的皇位之争,最终后白河天皇得到了胜利。两方阵营的武士众多,形象鲜明,其中作为后白河天皇一方的大将军源义朝功不可没,因此本文从义朝保元战乱前期的出场出发,定位其战前的形象。
关键词:源义朝;武士;栋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1
合战之前,两方阵营纷纷集结武士,各做准备。其中义朝的登场次数不多,本文从其初次登场以及出征前的装束等出发,考察其战前形象的定位。
一、作为武士的定位
在叙述完合战的背景之后,合战即将拉开序幕之出,作为武士的义朝初次登场。天皇方察觉到崇德院有谋逆之心,便派当时身为下野地方长官的义朝作为保护皇宫的武士捉拿留守在崇德院住处的小卒。虽然只是在叙述中提到了名字,可不容忽略的是,这是《保元物语》(金刀比罗本)中作为武士登场的第一人,更是作为保护天皇方的武士第一人,在后白河天皇与崇德院的皇位之争中,作为武士的这一登场次序显得尤为重要。
同一章节(新院御謀叛思し召し立たるる事)中,在介绍两方阵营时,义朝的名字再次被提起。
新院と申すは御兄、内裏と申すは御弟なり。関白殿は御兄、左大臣殿はまた御弟なり。内裏の大将軍には下野守義朝、安芸守清盛、院方の大将軍には義朝が父六条判官為義、清盛が伯父平右馬助忠正。[1]
这里列举的人员首先是两方阵营之首的皇家代表崇德院和后白河天皇,之后是大臣代表关白和左大臣。接下来是当时名声最盛的武士家族,源氏与平家。在这里义朝作为大将军也是最先被提到。中世时期武士力量开始崛起,尤其作为源平两家,为了各自家族一直都是竞争的关系。因此同是天皇方的大将军,作者在源氏的义朝与平家的平清盛的列举顺序上是有独特用意的。
合战中大将军对战局的把握等是可以左右胜负的因素,因此大将军的任命是至关重要的。义朝被任命为大将军在《保元物语》中是有迹可循的,由天皇身边的亲信信西宣布,与此同时对于清盛却只字未提。此时的清盛,官至正四品下,兼任从五品下的安艺长官,而义朝只是从五品下的下野长官,官位上远远不及清盛。可在《保元物语》的叙述中能够看出,作者对于同是大将军的义朝提及的比重。
究其原因,义朝31岁时就任下野长官,而清盛12岁时就已经是从五品下的官位,是生长在皇城下一路平步青云的幸运儿。然而义朝在上京之前一直生长在偏远的东国地区,参加过多次地方合战,实战经验丰富,之后上京当官,被过世的鸟羽院钦点为保护后白河天皇的武士。制定战略时,信西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合战中关于军事的部分全权交给义朝负责,并且提到了跟随义朝的东国武士们。义朝本身善于合战,加之身后是英勇善战的东国武士们,正是因为这些过人之处,其武士的定位可想而知。超越平家的清盛,作为第一个被提到以及重用的第一大将军的武士正是义朝。
二、义朝的出征装束
义朝作为大将军出征之前,除了夜袭的战略以外,另一个值得注目的是他的装束。其中,主要的是描写义朝郑重严肃地穿上了盔甲“八龙”,而这件盔甲并不是普通之物,特别在战前引出这件盔甲,并且特意提出它的来历。
下野守、本陣に帰りて、物具ひしひしと固む。家に伝へた八竜といふ鎧をぞ着たりける。そもそも、この鎧を八竜と申すは、祖父八幡太郎義家、後三年の戦の時、八幡大菩薩の使者の神、八陣守護のために、八大竜王の形を金をもつて打ち、甲の真甲、鎧の胸板、押付、所々に付けたりけるあひだ、八竜とぞ名付けたる。八領の鎧の中に、殊に秘蔵の重寶なり。しかるあひだ、嫡々たるによって、これを相伝す。黒馬の太くたくましきに、鋳懸地の黄覆輪の鞍置きて、引き立てたり。[2]
原来“八龙”是从源义家开始源氏家族祖传的盔甲,祖传的八件盔甲中最珍贵的就是义朝身上所穿的“八龙”。义朝作为源氏的嫡系子孙,是源义家的正统后代,“八龙”盔甲传之于他是正统。
此件“八龙”盔甲是由源义家开始传下来,特别提到义家的用意何在。义家在前九年合战以及后三年合战中,军功显著,威望很高。纵观义家的一生,参与合战,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将士中的威望极高,最终得到升殿的机会,义朝的经历与此几乎能够重合。提到“八龙”盔甲,关联义家与义朝,意在指出源氏家族,义朝是当时源氏的顶梁柱,作为大将军的他也是在为源氏家族在战斗。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一处提到了“八龙”盔甲。在为义的梦中,祖代相传的八件盔甲被风吹散,分散在各处,注释中解释为 “暗示着源氏家族四分五裂的未来”。联系前文说到的源氏栋梁,“八龙”盔甲的特意提出也是暗示了义朝之后的命运。不仅使读者加深了对义朝大将军身份的印象,还为徘徊在家国之间的义朝的两重身份埋下伏笔。
结语:
《保元物语》中合战前期,义朝作为天皇方的大将军登场,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义朝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物。一方面,与平家清盛的对比来看,义朝是作为天皇方信任的主力武将。另一方面,通过对战前装束的描写,通过“八龙”盔甲象征源氏一族,义朝又是源氏的栋梁之才,肩负着源氏盛衰命运的责任。身处在国与家之间的义朝,这一两重的武士身份,为后来的故事展开埋下了伏笔。对于战中以及战后义朝的形象分析将作为今后的课题进行探讨。
注释:
[1]柳濑喜代志等 校注·译 《将门记·陆奥话记·保元物语·平治物语》 小学馆 2002 p232
[2]同上 p266.
参考文献:
[1]元木泰雄「源義朝論」古代文化/古代学协会 54(6)2002.06.
[2]安田元久 『源義家』 吉川弘文館 19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