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措施
2017-12-26程竹
程竹
摘 要:在当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依托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将难以应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内部与外部的各种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现代企业要加强财务风险分析,有效防范和消除财務风险的不利影响。本文从加强财务风险分析的必要性及形成财务风险的成因出发,提出加强财务风险分析的侧重点及防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分析的重要意义
企业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财务风险也自始至终存在,财务风险是指因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经营决策失误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财务风险分析根据企业内部经营数据和外部宏观指标识别风险因素,采取科学方法量化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模型,进而形成解决和控制方案。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能通过财务风险分析加以防范,而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最直接的影响是短期资金紧张而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使得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持续发展能力下降,形成企业运营恶性循环,面临经营困难。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控制、规避、降低风险。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维护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利空间,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成因
1.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形成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国家法律法规、经济政策、文化等方面,企业难以预见这些客观风险,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对关键政策指标把握不敏感、不全面,导致决策失误,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
2.内部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素质不高,经营和财务管理能力弱。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不具备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因素指标不敏感,不能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防范,给企业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分析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财务风险易发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控制存在盲点,依赖经验和个人主观意志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偏离实际情况,易出现财务决策失误,引发财务风险。
3.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不科学,缺乏有效风险控制手段。企业管理者受固有管理模式限制,管理理念落后,不具备必要的金融知识和风险评估评价技能,尚未建立完善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风险控制手段单一,实效性差,造成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务风险。
4.相关信息传递和处理滞后,造成财务风险控制防范水平低。企业是一个庞大且高速运转的组织,信息不畅使企业管理者难以及时掌控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容易引发财务风险。科技日新月益的发展为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契机。财务分析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平台和财务分析软件的信息化处理手段为提高企业财务分析水平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平台,可以大大缩短企业风险反应速度,保障财务风险控制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5.资金结构不合理,运营资金不足。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是诱发企业财务风险的最直接原因。企业为弥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要往往对外筹措资金,适度负债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然而企业由于短期负债过度,资金结构失衡导致支付能力下降,偿债能力和信用等级降低,形成严重的财务风险,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资产结构中存货积压较大也影响了企业资金周转,使得企业资金流动性差,存货保管费用和风险增加,利润不断降低,财务风险加大。企业为扩大经营业绩盲目采取赊销方式,由于自身内部管理不善对了解客户经营及信用情况调查不清,导致应收账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坏账频发,形成财务风险。
6.投资失误风险。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收益活动。投资风险是财务风险的重要部分,企业为扩张市场通常会对外投资,投资活动不仅要求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对项目可行性和效益性科学评价,还需要制订详细的投资方案及效果管理措施,投资决策失误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出现重大财务风险,导致投资失败。
三、财务风险防范的应用策略
1.政府及各级领导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构建资金安全、诚信经营、信息畅通、有序发展的经营环境。媒体加强风险意识宣传,全社会形成保护和支持企业提高抗击风险能力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
2.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企业风险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一切管理的成败都取决于人的管理,人才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企业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和水平的高低决定企业管理的效果。企业要通过定期、定岗培训,强化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提升风险分析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有效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对财务风险影响。
3.完善财务管理机构设置,完善内控制度,确保财务风险分析、防范工作顺利进行。企业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物质保证,企业要依托财务管理目标,设置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为财务管理保驾护航。
4.借助信息技术和手段,加速财务风险反应速度,提高财务决策能力。财务决策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管理人员对影响决策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判断,系统收集,时时归集分析,采取科学评估评价模型快速做出财务决策,避免因经验不足和水平低劣而形成的决策失误。
5.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防范机制。财务风险预警机构能通过对关键财务指标的跟踪分析,实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的危险因素,形成有效反馈干预机制,降低和分解财务风险。财务报告系统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获利水平的数据资料总和,包括预算、财务报告、决算分析、利润考评等环节。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企业实际财务数据,选择具体的科学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实时监控,将财务风险防范控制工作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评估,进而预测企业未来面临的风险。企业风险预警防范机制还要引进资产评估、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为风险防范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支持,不断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6.调整企业资金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中短期借款比重偏大,一旦遇到流动资金短缺就会直接把企业推向经营困难的财务风险之中,企业的融资决策是决定企业资本结构的关键点,企业在融资时要重点考虑融资方向、对象、规模、还款期等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融资决策水平,完善资金结构,降低因融资产生的财务风险。加强企业库存管理,有效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合理确定资金结构。
7.加强投资风险评估,防范投资风险。企业投资者要收集和整理投资项目数据和资料、产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托专业分析制定科学安全的投资方案,合理规避投资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工作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企业管理者要通过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分析决策水平,完善财务管理机构设置,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调整资本结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滴.企业内控制度与财务风险控制[J].商,2015(13).
[2]丛文龙.现代企业ERP管理环境下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经贸,2016(15).
[3]高喜兰.企业财务风险程度评价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11).
[4]王红琨.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1):223-224.
[5]张莉娜.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策略探讨[J].财会学习,2016(21):90.
[6]李淑娟.基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1):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