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娜·卡列尼娜》汉译本的变译分析

2017-12-26孙爽赵方园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5期
关键词:安娜

孙爽+赵方园

摘 要:变译即变通加翻译,变译理论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运用变译理论分析《安娜·卡列尼娜》汉译本,有助丰富变译理论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指导我们的翻译工作。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变译;草婴

作者简介:孙爽(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赵方园(1991-),女,黑龙江伊春人,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文学硕士,从事俄语语言文学方向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01

一、《安娜·卡列尼娜》及其汉译者

就艺术魅力而言,《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大长篇中最成功的一篇。它把 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草婴历时21年翻译完《托尔斯泰小说全集》。有人评论说,凭一己之力把托尔斯泰小说全部翻译过来的,全世界只有草婴。1987年在莫斯科国际文学翻译大会上,草婴被授予高尔基文学奖。因此研究草婴的《安娜·卡列尼娜》译本对广大翻译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参考、启迪和指导意义。

二、《安娜·卡列尼娜》汉译本中的变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黄忠廉根据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提出了“变译理论”这一全新的翻译理论。并出版了《变译理论》一书,填补了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空白。变译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本文选取《安娜·卡列尼娜》汉译本中几个主要的变通手段进行分析:

(一)增:指在原作基础上信息的增加。增的方式有释、评、写三种。该译本中主要采用的方式为“释”和“写”。

(1)释:即阐释,是在译文中对原作中某部分内容的解释,包括释义(解释词义或文义)、释疑(解释疑难点)等。如在卡梅洛夫斯基和伏伦斯基的对话中有这样一段:

原文:А есть одна, он её покажет Вронскому, чудо, прелесть, в восточном строгом стиле, genre рабыни Ребекки, понимаешь(P45)

译文:但另外有个女人,他要把他带来给伏伦斯基看看,美得叫人销魂,纯粹是个东方美人,“说实在的,活象女奴利百加。”(《旧约全书·创世纪》中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奴。)(P104)

(2)写:写指在译作中添写与所译部分相关的内容。按空间位置可分:译前写、译后写和译中写。(变译理论:112) 如奥勃朗斯基和妻子陶丽经过几天冷战之后主动向她道歉:

原文:Она стояла, опустив глаза, и слушала, ожидая, что он скажет, как будто умоляя его о том, чтобы он как-нибудь разуверил её.(P15)

译文:她垂下眼睛听着,看他还要说些什么,仿佛求他否认有过那件事,好使她改变想法。(P10)

(二)减:减是总体上去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内容,有时是去掉原作中的残枝败叶,有时是挤掉多余的水分,在变译中表现为对原作的取舍。减的目的在于以小见大,让有用信息的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变译理论:113-114) 具体如下:

原文:Татарин, вспомнив манеру Степана Аркадьича не называть кушанья по французской карте, не повторял за ним, но доставил себе удовольствие повторить весь заказ по карте: Суп прентаньер, тюрбо сос Бомарше, пулард а лестрагон, маседуан де фрю……(P38)

譯文:鞑靼人记起奥勃朗斯基一向不喜欢照法文菜单点菜,就不再用法文菜名重复一遍,但他还是自得其乐地把整张菜单用法语念了一遍。(P31)

三、影响译者翻译的因素

《安娜·卡列尼娜》汉译本中出现了 “增”、“减”、“改”等变通手段,我们认为译者采用这些变通手段可能是受到了如下因素的影响:(一)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二)社会背景因素。

四、结论

传统翻译理论一直认为,翻译应做到“信”、“忠实”,但是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很难做到。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其表现形式就是翻译中的删减、添加等。变译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变通。变通即是灵活运用,不拘常规。变译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扩展了翻译理论的研究范围,对于指导我们的翻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变译理论来分析《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本中的翻译方法,为研究《安娜·卡列尼娜》俄汉翻译和变译理论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Толстой Л. Н.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M]. 草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3]黄忠廉. 变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娜
安娜作品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你的眼睛
安娜的生日(上)
安娜的生日(下)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下)
与圆有关的中考压轴题
什么能让你快乐?
最美的十二生肖
小猫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