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下的《民航乘务英语》课程开发实践探析

2017-12-26杨继新

东方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教学实践

杨继新

摘要: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学校、行业、企业、共同紧密合作以市场为导向,编写教材制定方案,如何构建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实施教学成为是课程开发的关键。本文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乘务英语》课程为例探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实践体会,旨在为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教学实践;学习情景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和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过程中教材开发十分必要,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学校、行业企业、共同紧密合作以市场为导向,编写教材制定方案,培养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人材。《民航乘务英语》是空中乘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客舱服务过程中恰当的英语口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民航乘务英语》课程在校企合作开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课程开发。

一、民航乘务英语课程的基本教学特点

空中乘务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以英语为语言媒介,向学生们教授民航乘务知识、客舱实用对话、英语播音和涉外知识等内容。民航乘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之是使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媒介,学习民航乘务知识并在客舱服务中能运用英语自由的服务,能以英语为工作语言来处理一些通用性的问题并开展乘务服务。因此学生的英语交际口语会话能力是乘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任务,因此我们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在学业上对英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工作岗位任务与实践教学相结的课程特征

首先,在该课程设计中需要对乘务员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对典型性工作任务进行岗位描述,设置相应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根据任务目标描述再设定相应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真实情景和工作任务中完成学习,达到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从而满足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其次,工作岗位任务与实践教学相结,要求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或者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完学习任务,掌握核心的职业技能, 因此在课程的在课程设计中应当实际工作任务,把客舱服务的过程分成系列的模块,知识,技能模块化学习。符合实际,益于交流学习。

三、制定校企业统一认定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制定校、企统一认定的课程标准是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的先决条件。课程标准的制定要经过充的的调研和论证,只有经过校、企双方在实践工作岗位上的充分调研和论证的课程标准才经得起教学检验,才符合实际,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在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校企双方应在,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课程教设计,实训项目设计,课程考核评价以及教学建议等方面达成一致。旨在培养更多更实用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四、课程开发实践

1)、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是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基础。通过对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的调查发现, 空中乘务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客舱服务员、机场地勤工作人员等各类服务机构的人员。通过发放毕业生问卷调查、航空企业的走访调研、以前各航空公司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对英语类人才的需求分析,我们把乘务员岗位能力提炼为:乘务人员具备基本的对外交往和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主要以英語为语言媒介,进行客舱实用对话、英语播音和涉外知识交流,在客舱服务中能运用英语自由的服务,能以英语为工作语言来处理一些通用性的问题并开展乘务服务。

2)、课程目标的确立

课程目标是指“预期的课程结果,即期望学生通过习得某门课程之后,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达到什么状态。”[1]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校企合作课程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 而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民航乘务英语》课程作为职业技能课,其目标不仅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客舱服务中常用英语词汇和句型 ,更是需要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际能力,达到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标。这对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学习情境的设计

校企合作课程的特征是模拟实际环境,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学习。通过创建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能力的培养[2]。经过分析,我们把《民航乘务英语》课程划分为三大学习情境(即课程内容模块)如下图:

4)、教学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的课程强调“让学生亲自经历工作过程,逐步从新手成为专家”[3]。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实物情景教学,动作模拟,模拟舱演练以及以多媒体为载体,以学生课业展示为媒介构建知识建构情境, 通过课业展示、分析、点评、评议帮助和促进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与能力获得。

①、应用实物情景教学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相关教具,在平时备课时我就注意搜集这方面的实物比如在讲授航空客票,安全演示等内容时,我便把各航空公司的机票(Air ticket)、安全须知(Safety card)、登机牌(boarding pass)、安全带(Seat belt)等相关物品带到课堂进行实物展示教学。在学生的面前给学生们创造了这种真实的环境,当他们见到这些实物后,感觉更直观并且积极参与分组讨论,最后找代表进行描述所了的内容,通过种形式同学们彻底了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②、采用动作模拟情景教学

这是在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当讲到客舱应急设备的演示及操作时,如何使用'撒(1ifevest)和氧气面罩(oxygen mask )的用法时,我将教学中准备的教具如:救生衣和氧气面罩带到课堂上,教学生英语表达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边说边做效果显著。

③、多功能航空模拟客舱情景演练endprint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模拟机舱等实验室设备,在一个仿真的环境里,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提供餐饮服务”这一内容时我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成员有学生自己自由搭配,请学生分别扮演乘客和乘务人员,组织对话.学习供餐流程最后。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操练供餐过程中的表现。在几组学生表演之后,进行点评,反馈并给出成绩。使学生们在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增强和客舱服务的能力。

④、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

空中乘务英语方面现成材料较少等情况,教师可以参考一些网络影音资料。并进行加工,然后运用到教学中来。通过把课本内容图文化、影音化。或者适当穿插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并进行讲解和练习,对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民航乘务英语课堂中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声光配套、音形结合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弥补情景教学的不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⑤、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走出课堂进行实践教学

民航乘务英语教学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到真实的环境中展教学。比如利用学生航线实习机会,专业教师可以带学生前往机场,实地参观机场设施,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为乘客服务,使用英语交流。在真实、具体、生动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英语的会话能力,将课本知识作实践学习更好地融合,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同时更好的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日后打好基础。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建构的效率。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民航乘务英语》采用了纯过程考核与终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70%,终结性考核占30%。学生的最终成绩是对每项任务完成质量的综合考量结果,充分展现了课程学习的全貌。以下是长沙民院的考核实例:

本课程考核包括训练项目过程考核(40%)、综合实训作品考核(30%)和理论考核(30%)三部分。课程考核的成績评定见下表。

1)、训练项目过程考核

对学生完成的每个训练项目,从训练项目作品质量(80%)、职业素养与规范(10%)、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10%)三方面进行评价。

2)、综合实训作品考核

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和相关训练项目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考核。综合实训考核项目应包含本课程训练项目,进行科学组合设计。综合实训作品评价标准可参照训练项目考核评价办法从训练项目作品质量(80%)、职业素养与规范(10%)、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10%)三方面进行评价。

3)、理论考核

对本课程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方法为笔试,题型包括民航乘务英语基础知识填空、判断,选择,翻译等。

五、结语

总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学校、企业双方的高度重视、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企业技师的积极协作。通过校企业课程的开发能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人才增加企业的社会声望和知名度。从学校的角度讲,也符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是学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一种举措,是校、企合作的实质性行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136-137.

[2]刘晓欢.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学习领域课程方案选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27.

[3]鲁阳阳,民航乘务英语情景教学的探索[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教学实践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