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荥阳市石材行业环保问题与发展浅析

2017-12-26杨艳霞

商情 2017年36期
关键词:在线监测环保可持续发展

杨艳霞

【摘要】当前,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资源节约化、环境友好化和效益可持续化,已经成为石材行业健康发展的趋势性要求。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保红线”正在倒逼石材企业加快创新脚步,“高效+环保”成为石材企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未来我市的石材行业想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走整合化、集约化、高效化的转型升级道路。

【关键词】石材行业 环保 可持续发展 在线监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石材行业作为荥阳的特殊行业和特色产业,其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石材行业基本情况

荥阳南部山区属浅山丘陵区,紧邻郑州,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俗话说“靠山吃山”,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依托资源优势,山区的群众就把灰岩开采、运输、销售做为致富的渠道之一,形成了许多星罗棋布的小石子厂,主要集中在荥阳南部山区的贾峪镇、崔庙镇、刘河镇,是郑州市建材基地之一,为郑州及周边地区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原有的石子厂大多规模小,且属自发性的无序开采,普遍缺乏规划,设备简陋,无任何监测设备、治污设施,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安全隐患等问题层出不穷。通过近些年的整治,荥阳矿山企業“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二、石材行业存在问题

(1)企业自身问题。企业自我环保意识缺失,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缺失正确的法律认识和社会责任,存在欺上瞒下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守法意识不强。企业在验收时都比较重视环保工作,但是验收后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石材企业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守法意识不强,管理粗放,操作不规范,只重视生产、对环保工作重视不够,对环保设施设备维护不及时等情况。二是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部分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损毁严重,已不能满足防治污染的需要。三是“三防”措施执行不到位,厂区作业面洒水不及时或者没洒水,装卸物料扬尘污染严重,车出厂区没有冲洗,洗车槽和冲洗设施形同虚设。四是道路扬尘问题突出。运输车辆不覆盖、不冲洗直接上路,超载及道路遗撒问题,造成扬尘污染严重,车辆经过时尘土飞扬。五是在线监测、视频监控设施不到位。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是石材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依法必须保持正常运行。而实际情况是,有些已安装的不能有效运行,有的安装了没联网,甚至人为中断,逃避监管。

(2)政府监管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部门服务不够,监管乏力,技术手段不足。比如,交通运输部门对石材运输车辆的监督管理不够,致使运输车辆严重超载,尤其是运输途中的抛洒导致的扬尘污染,其影响要比开采矿场的影响更广、更大。没有搭建石材企业扬尘实时监测平台,不能有效反映企业的实时扬尘数据,以致监管不到位。

(3)水源来源问题。荥阳市南部山区地下属花岗岩石层,特殊的地貌特征决定了本身水资源匮乏。从解放初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民种地都是“望天收”,饮用水源主要靠村里仅有的几处井水。随着社会发展进程加快,生态被破坏、土地被硬化、树林被砍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村民们吃水靠自家建的“蓄水池”蓄集雨水或者购买自来水。在惜水如命、吃水都难的山区,用大量水去喷淋、洒水抑尘,投入的成本和代价太大。水从哪里来?污水怎么综合利用?这些是很多企业虽然按照环保要求安装了喷淋设施,却不愿正常使用的主要原因所在。

(4)综合技术问题。石材行业的生产、加工技术虽简单粗放,但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沿途车辆管控、道路维护、水资源综合利用、粉尘污染在线监测控制等整治技术手段明显不足。石材原料从破碎到加工成品都在山上完成,然后由运输车拉往各地。运送石料的运输车都属重型货车,加之很多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极限超载运输。据统计,正常情况下,我市石材运输车辆每天近24000辆,约合每小时1000辆、每分钟十五六辆。一方面,车流辆太大、太多、太重,造成沿途道路屡修屡坏、坑坑洼洼、粉尘污染严重;另一方面,为降低污染对道路实行不间断洒水降尘,可运输石料的大卡车密封覆盖不严,不能完全保证没有任何遗撒,结果粉尘一遇到水就变成了糊,过往车辆自带的这种“黑糊”干了以后变成细微的黑色石粉,走到哪里“扬尘”污染到哪里。

三、石材行业环保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重在政府引导规划

按照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结构,开采面是否越界,是否超能量生产,资源费用是否用于恢复生态治理,水土保持是否良好,生态是否有破坏的原则去统筹规划。尊重“用市场换项目,用市场换资源,用市场换产业”的市场导向原则,做好引导规划和服务协调工作。

(1)进行资本、资源再整合。引导企业第三方集团公司介入,采用大资本运作方式,按照“大鱼吃小鱼”的自然规律进行再整合,形成大型集团石材公司。同时,进行资源大整合,建立绿色发展线,建设石材行业产业园区,把全市的商混搅拌站、石材生产、石材销售、石材中转运输,包括相关石材的板材加工、建筑石块等集中性规划在产业园区内,提高生产标准,规范管理模式,走品牌化道路,树立品牌意识和品牌导向,创新创优、做强做大荥阳石材品牌。

(2)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为解决矿区范围内粉尘对群众造成的污染问题,建议实行“企业上山,居民下山”的政策,对包括南部山区在内的全市282个行政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围绕“生态化、景观化、城镇化”的建设目标,结合实际情况,规划新型社区。新型社区的建设,将使居民居住区远离工业区,彻底解决石材厂粉尘扰民的问题。

(二)重在企业守法护法

环保法明确规定了企业的环保责任,不顾环境承载力、唯利是图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为此,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1)开展环保教育培训。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主动承担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把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则底线。积极动员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保护环境,成为保护环境的重要力量,这是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平时主动对管理人员和职工定期开展环保教育,积极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2)交纳复耕保证金。收缴复耕保证金是保护耕地、恢复种植条件的重要抓手。企业应牢固树立“要想多用地,必须用好地”的用地理念,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自觉主动和当地政府签订《复耕保证书》,交纳足够的复耕保证金。保证在开采过后,依法依规对土地进行复耕,把生态破坏降到最低。如果企业因各种原因不能自己履行复耕任务,可委托当地政府用提前交纳的复耕保证金修复当地生态建设,突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三)重在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治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必须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伴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在环境保护领域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逐渐成为常态,环保问题不断地从“隐性”走向“显性”,一件又一件环保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介入,各类大大小小的环境问题和环保事件越来越成为“社会事件”。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仅仅依靠政府力量难以治理我国这样一个巨型社会,难以处理我国现代化转型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难以克服高密度人口社会潜藏的巨大风险。要建立一个更强有力的环境治理体系,政府需要和其它实体合作,动员社会组织的力量,整合双方的各自优势,共同治理环境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改善环境质量,补齐生态环保短板,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荥阳市石材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導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唤醒全社会参与环保,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尽量将环境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生态宜居的新荥阳。

猜你喜欢

在线监测环保可持续发展
GIS设备的SF6气体在线监测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电力设备热故障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