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福利院特殊教育中的爱心教育

2017-12-26刘文瑞

商情 2017年36期
关键词:爱心教育挫折教育

刘文瑞

【摘要】福利院特殊教育面对的是孤残这个特殊群体,对孤残群体要从环境、生理、思想、心理、学习等方面分析原因,并实施相应的爱心教育:教师要能够善于走进他们的生活、勇于做他们思想上的引导者、生活中的服务者,有意识地对孤残进行心理辅导、康复训练,乐于和他们一起学习生活和提供服务帮助。

【关键词】爱心氛围 爱心教育 心理操练 挫折教育

爱心是特殊教育前提,是特殊教育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生活在福利院内的孤残人群来说,教育者的爱心是他们生存的希望。是他们理想的火花,是他们健康生活的保障。

一、实施爱心教育的原因

(1)福利院收住人员,有的是三无人员,有的是流浪者,有的是被遗弃的孩子,有的是孤残复员退伍军人。这些特殊群体中90%存在不同程度智障、精神病、身体残疾。有老人、儿童、成年人,都是有问题或残疾的弱势群体,所以我们不但要把医疗护理服务跟上。还要用“爱心”教育引导他们,为之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康复之路。

(2)生理上的残疾。福利院中的残疾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某种残疾,使他们在听力,视力,走路,说话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甚至无法自理,学习是困惑的,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去读写。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稍有不慎,他们就会前功尽弃,走向极端。

(3)思想上的迷茫。残疾人思想局限性很大。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缺少正确的定位,没有具体而又长远的目标,对前途对未来是很迷茫的。残疾人的思想波动常常通过外表展现出来,那就是痛苦和喜悦。

(4)心理上的残疾。残疾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他们的心灵是脆弱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他们容易自卑,感到自己不如人;他们容易失落,觉得成功离自己很遥远;他们容易懦弱,毅力和恒心不能维持很久。

(5)学习上的困惑。由于生理机能的某一种或几种缺陷,残疾人在学习上往往要付出常人几倍甚至几百倍的努力。学习成功时,他们的喜悦也是常人所无法体验的,万一失败了,他们会气馁,始终觉得自己不如人,感觉真是什么用也没有了。这时生活的信心随时可能从他们的思想中消失。

二、实施爱心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改善环境,营造爱心氛围。建立完善的医疗模式。要设立专门卫生室,保证孤残患病后能及时得到免费治疗,同时每年组织全面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要与县以上医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院内治疗不了的危急病人,直接送往医院进行优先治疗;要请精神病、康复训练方面的专家,定期巡诊,尤其在精神病高发季节加强巡诊,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要在护理工作中坚持“四勤”工作制度,为他们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被、勤打扫卫生,杜绝褥疮、杜绝走失、杜绝异味,编牢“健康防护网”。建立体疗教育模式,建立锻炼制度,重病患者和行动不便的除外,每天早上要起床锻炼,既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又能增强体质,还能强化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建立劳动制度,根据孤残身体状况和个人特长,建立环卫和帮厨等劳动小组,使他们既能在劳动中强身健体,感受劳动乐趣,又能创造劳动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建立娱疗教育模式。通过组织学习象棋、扑克、球类及益智游戏技术,培养文体骨干,组织经常开展各类娱乐活动,定期举行与孤残一起的娱乐活动、郊游、参观等活动,让他们感受时代发展脉搏,激发生活热情。

(2)用“五心”进行服务和教育。即真心付出,视孤残为亲人;诚心交往,把孤残当朋友;细心呵护,点滴小事温暖孤残;耐心护理,不厌其烦照顾孤残;爱心奉献,不图回报情注孤残。要建立教育引导、服务管理、医疗护理、卫生标准等制度。要实行量化管理,年底进行考核。建立创佳评差制度,通过日常考核和群众评议,开展评选优秀教育服务者、和表现优秀的孤残。

(3)善于走进残疾人的生活。生活在福利院中的残疾人,虽然生活有人照顾。但由于身体上的缺陷,他们要么看不清世界的真面目,要么听不到自然界美妙的声音,要么做不了常人能够完成的动作。这时,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可以及时来到他们中间,帮助他们做一起简便易行的事,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老师真情的爱心。从而使残疾人助长生活的信心,扬起生活的风帆。

(4)勇于做他们思想上的引导者。残疾人,由于残疾,思想迷茫而消沉;由于残疾。找不到目标与方向。他们经常一个人在院里某个角落发呆,踌躇不前。这时教师要及时深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谈心,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疙瘩。捕捉他们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特长,及时进行鼓励。我们深信:一个残疾人在生理机能上某一方面的残疾,必然会在生理机能的另一方面会有超长发展。因而我们每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善于做残疾人思想上的引导者。

(5)有意識地进行“心理操练”。孤残心理上的缺陷,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操炼来促进其健康。为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可以编排一系列的“心理操练”活动。比如,在福利院运动会中培养孤残的意志品质;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培养自信心等。让孤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当然,我们也可以让孤残在活动中尝试失败,接受挫折教育。让他们在尝试失败,接受挫折教育中保持“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心理品质,始终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参与生活和学习上的竞争,能够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6)乐于和他们一起学习。孤残人员由于身残智障等原因,在学习上的困难很大。知识要想顺利地输入他们的大脑,再通过手语或文字表述起来,这个过程是个反复不断而又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能深入他们的学习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从而化解其困惑,一道体验成功与收获。

总之,对于福利院中的特殊教育来说,保持一颗爱心教育引导,是福利院特殊教育的生命,也是挽救孤残生命之花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本身来说,我们不断创新发展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爱心教育,是使我们的特殊教育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爱心教育挫折教育
大学生挫折心理及其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成长教育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以“爱”为基础,做好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幼儿礼貌教育的实施策略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在工作中实施爱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