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十三陵到爨底下

2017-12-26何华东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5期

作者简介:何华东,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文学学士,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学、电影、艺术、社会科学。

这次社会实践,选择的第一景点是明十三陵。

十三陵位于京郊昌平的群山之中,峰卧如虎,脉走长龙,几乎没有葳嵬险峻的崖壁;溪川平阔,山如馒状,已成天然茔丘之势,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这里埋葬着明朝自成祖朱棣到崇祯帝朱由检十三位皇帝。明王朝共有十六位国君,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二世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还有英宗的弟弟景帝朱祁钰,在英宗复辟后,被废去帝号,也没埋在这十三陵中。

我们住的村子叫德陵村,德陵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墓地,他年号天启,是崇祯帝的皇兄。陵园门外立着一块无字功德碑,因为没有政绩,便没有刻功颂德。其实,何止是没有德行,他在位期间,朝廷里奸党勾心,佞臣弄权,腐败至极,致使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地步。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统领下,已成气候,叩关问鼎,烽火不断。陕北又爆发了高迎祥的农民起义军,攻州陷府,摧枯拉朽,迅雷不及掩耳。江山社稷,已是风雨飘摇了。

德陵地处高垄,由此可望永陵、长陵、昭陵。追忆明太祖的雄图武略,怀思永乐皇帝的文韬睿志,不禁感慨世间沧桑变迁。祖先创业艰辛,而子孙碌碌,终使国力衰退,社稷覆亡。明代皇帝,也就太祖成祖有其骁猛,后世之君,大抵庸惰,正应了“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定论。春秋时有曹刿论战曰肉食者鄙,我并不完全赞成他的观点,但豪门子弟,浮华纨绔,不思进取,终属碌碌无为。翻看历朝历代,都是开疆创业者,英明圣武,而子孙亦消沉糜奢。周武王使天下归心,誓师歧山,直讨暴纣,而幽王为搏妃子一笑,失信诸侯,祸及王室;魏武横槊赋诗,志在千里,曹丕称帝建制,拓成大业,然后继子孙,愚蠢废才,玉玺终归他姓;隋文帝有开皇之治,至杨广奢侈乱政,江山断送。有明一代,自以为山河固若金汤,蒙古铁骑亦不能敌。一旦腐败份子蛀国蝇政,上行下效,举国成风,女真以一州之地,一族之丁,秣兵砺马蓄精十年。胡角嘶近,漠北垂危;李自成以匹夫之勇,率饥肠之民,斩木为刀,旌旗一呼而风云突变!可见打江山难,守成更难,眼睁睁一个太平粉世,大好政权,只要多了蚁蝼之害,攻守形势变化,便已生决堤之危!

永陵是嘉靖帝的死后寝宫,在德陵西北,这个一国之君,竟有四十余年不出朝。宠臣严嵩父子把权弄朝,搪塞诤臣,滥用私权贻误国事。严府荒诞且贪,生活糜烂,嘉靖的三子为了得到例年该给王府的岁赐,凑了几千两银子送给严世藩,小严弹冠向人炫耀:“天子的儿子尚且要送给我银子,谁敢不给我送银子?”当时由于嘉靖醉心修仙炼丹,国是日非,执政力急转直下。之后的隆庆、万历、天启,都没能扭转过来,终于激发了农民大暴动,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三百年后,郭沫若以犀利的文笔,在重庆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说的是新政权的李自成,与明朝统治者们一样,老李在坐高位后也昏了头脑,迅速骄傲起来,没经得住执政的考验,不久就身败名裂,《甲申三百年祭》正是揭开了这一极为惨痛的历史教训,蒋家王朝看了心惊肉跳,延安方面却拍案称奇,让《解放日报》全文刊载,以示让全党全军特别是高级干部学习。

十三陵的山原本是平常的,因为沾了皇家的威风,衍生了许多关于政治的理念,变的大气起来。四百年的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建筑物变的古拙狰狞,犹如徐青藤笔下恣肆的泼墨,又像素描大师粗犷的调子,看似拘谨,却又不失王者风范的端庄。

实践的第二个景点,是门头沟的爨底下村。

同学们在山路上郁闷了两三个小时,我靠着车窗,被燕山山脉的连绵牵引着,被它的雄伟气势震撼着,想起了家乡的沂蒙山。但沂蒙是静谧的娟秀,无意识的大自然旎丽风光,燕山是动态的妩媚,造物主刻意的艺术创作。乱石嶙峋,挺松张扬,起落的峰峦像搏浪一样汹涌奔走。仞壁如剑,断扇似刀,这时我才真正领略了燕赵侠士的胆略和豪气,想起了燕太子丹送别荆轲时的悲壮,想起张飞在长坂坡挺矛大吼:“呔!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俺决一死战!”

这原是大山深处一个普通的村子,因为保留了完整的古建筑群,发展成了文化旅游村。村子分上下壁,就像两个台阶,四面环山,雾气氤氲。这里的建筑物很老,好像是放纵的速写,横七竖八寥寥草草。同学们都担心会塌房。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房子都被修葺过,建筑物的外貌保留旧色,只是保留它的古韵罢了。屋檐和门楼都有些花雕、纹饰,但还简单古朴。斑驳剥落的白灰墙,苍痕的碎石路,长满青苔的瓦砾,都夹杂着文化韵味。

踏著崎岖的石巷,如同按响了历史的琴键,时光穿梭到悠远的山路上,商贾旅客,南来北往,在这里歇脚住宿,为的名来,为的利去,走出了富足与幸福,也给村子带来了繁荣昌盛。而如今,佛影依旧照着山庄,浮华过后,尘埃落定,昔日的荣华富贵,不过是山上那朵飘渺的云,被湿润的土,阴潮的雾吸纳了,又喷薄了,变成了微凉的山风,轻轻抚过,心灵的污垢荡绦罄尽,一切尘嚣,一切烦恼,消磨得无关痛痒,走开得了无痕迹。你可以围着篝火尽情舞蹈,站在高坡放声歌唱,或者独坐一处听听古曲,夜深案头写点文字。平添了几分野性,悟得来一点禅机。什么王侯将相、功名利禄,天高皇帝远,爷爷生天地之间,坦荡荡一条汉子,置几亩田,春种秋收,但求快活无拘,生的自由,爱的自由。

十三陵、爨底下,两地不同人文景观的体验,给人的心理冲击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心情的流转是两种文化底蕴对心灵的洗礼。巨大的冲击波给视觉以强烈的残留印象,在我的眼里,爨底下像国画一样的写意,几根纤细的线条,就足以勾勒她的神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