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自主性:高职教师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内生动力

2017-12-26肖珊周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2期
关键词:诊断与改进高职教师

肖珊+周静

摘要:文章分析了教学自主性在高职教师参与教学诊改中的意义,梳理出教学自主性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高职院校可开展根植日常的教学研究、赋予教师更多教学自主权、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等提升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建议。

关键词:教学自主性;诊断与改进;高职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017-02

当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下文简称“诊改”)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此番诊改强调履行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建立主动查找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机制。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主体,在高职院校诊改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学自主性作为教师对自身主观世界或内在自我的自主,[1]影响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水平,决定着教师诊改工作的品质。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深入学校管理的情况下,从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性出发,探讨其在诊改中的意义,并根据其影响因素提出学校提升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对策,是高职院校提升诊改质量的题中之义。

一、教学自主性在教师教学工作诊改中的意义

1.是推进教师持续参与诊改的内在力量。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强调建立具有内生动力的常态化诊改机制。“内生动力”意为推动诊改的力量来自学校内部,“常态化”则说明诊改非一朝一夕之事,需在很长时期不断探索改进问题、提升质量的方法。具备较强教学自主性的教师往往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能够积极调节、控制自己的教学活动。[2]要建立常态化的教学诊改工作机制,如果教师群体没有稳定的、较高的教学自主性水平,他们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将会受到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進也得不到持续的推进,因此,教学自主性是推进教师持续参与诊改的内在力量。

2.是提高教师诊改工作质量的心理动力。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实施主体,肩负着教学质量提升的责任。探究如何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进行教学诊改,提高育人水平,是诊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自主性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心理基础,对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起着内在决定作用。[3]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自主性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心理动力。没有教学自主性,教师将缺少参与教学诊改工作的内在驱动,教学诊改的推广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学自主性又是提高教师参与诊改工作质量的心理动力。

二、教师教学自主性影响因素探析

教学自主性是一种心理品质,对于部分教师教学自主性缺乏的影响原因,Chang(2009)认为,当教师把职业当作养家糊口的谋生途径而非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事业对待时,教学自主性容易降低,推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内在动力也会不足。[4]姚计海(2014)在一项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实证研究中指出,教学自主性的教龄主效应显著,教学自主性相对偏低的教师集中分布在6—10年的教龄群体中,这一时期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导致教师教学自主性发展出现低谷。这一结果应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也值得我们在研究高职教师队伍时参考。总体上,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大都从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心理构建出发,结合实证调查,探索教师个人原因对教学自主性的影响。

还有研究者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探究影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原因。毕平平(2006)认为,教师教学自主性较低的原因在于自身专业能力不够强导致教师在课程设置、学校管理中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只能被动服从教学管理和安排,教学自主性也就无从谈起。[5]Scribner(1999)研究认为教师的教学内在动力与外在教学管控有相关关系,当教学任务过于繁杂、外界管控过多时,教师自身的发展将受到限制。[6]张桂梅(2010)进一步阐述了外在制度约束的影响。她指出,尽管科层制的管理体制有利于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严谨与规范,但过多的条框制度和教学指示也让教师的自主性受到压抑和约束。[7]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发展遭遇瓶颈及外部管理体制的约束导致教学自主性降低是为当下研究所认可的结论。

三、诊改背景下教学自主性的提升策略

要帮助教师顺利度过职业发展瓶颈,提高教学自主性,促进教师参与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高职院校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开展根植日常教学的研究是必要途径。当日常的教学工作能够为教学科研提供问题来源,教学科研指导实践反哺日常教学之时,上课和教学研究就不再是“两张皮”,教师就成为了真正的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也能从烦琐的教学事务中解放出来,不再疲于应对任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立学校教学专项,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项目的形式,以专项资金为保障,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相关项目,对于能够抓住教学改革热点、突出育人效果的教学改革项目予以重点立项,鼓励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改革当中,以课题组的方式行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权利,做好论证,积极改革,学校为改革的难处提供帮助,为成果的落实提供便利。

2.赋予更多教学自主权是有效手段。教学自主性和自主权作为构成教学自主的共同因素,二者密不可分。Pearson(2005)等通过研究得出,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自主性才能对教学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作为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当教学自主性有所提高时,教师获得的授权及其专业地位也会有所提高。反之,教学自主权水平对教学自主性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8]如果教师缺乏行使教学改革的权利,总是处于被动的参与中,职业倦怠也会随之而来,内在改进动力无疑会受到制约。教学自主权作为一种教师指向外在的支配权利,很大部分是学校赋予的。高职院校有必要探索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的途径和方式,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工作的实施主体。

3.建立精神与物质结合的激励机制是有力保障。作为教师积极进行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用激励手段来调动教师教学自主性必不可少。但长期单纯的精神激励容易陷入口号空喊没有号召力的局面,让激励失去效力;一贯纯粹的物质激励又容易导致物质主义盛行,让激励行为偏离初衷。因此,学校在激励教师教学自主性提升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如在对教师进行教学先进工作荣誉表彰时,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纪念品或在绩效中予以优待;而在对教师进行物质奖励时,则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奖品发放时间地点选在隆重的集体场合。[9]总之,让精神奖励有一定的物质支持,让物质奖励的精神价值得以体现,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自主性。

作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关乎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质量,是教师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内生动力。高职院校应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提升教师教学自主性提供外部支持。只有激发教师对教学问题改进与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让老师们愿意教、乐意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学工作自主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教师队伍的优质和持续发展,推动教学工作诊改与改进常做常新。

参考文献:

[1][2][3]姚计海,申继亮.教师教学自主性问卷的编制与修订[J].心理发展教育,2010,(3):302-307.

[4]Chang,M.L.An Appraisal Perspective of Teacher Burn-out:Examining the Emotional Work of Teachers [J].Educ Psychol Rev,2009,(21):193-218.

[5]毕平平.浅析教师教学自主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6,(07):302-307.

[6]Scribner,J.P.Professional development:untangling the influence of work context on teacher learning [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9,35(2):238-266.

[7]张桂梅.科层管理中的教师教学自主性的探索[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1):61-64.

[8]Pearson L C,Moomaw 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utonomy and stress,work satisfaction,empowerment,and professionalism[J].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2005,29(1):37-53.

[9]张凤琴.教师激励的心理保健功效[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5(6):73-75.

猜你喜欢

诊断与改进高职教师
高职院校如何做专业诊断与改进
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研究
诊断与改进:职业学校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初探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浅析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