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问题设计与阅读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2017-12-26刘斌云肖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鸿门宴人物形象课文

刘斌+云肖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实施已有几年了,学习运用新理念,试行推广新教法,让我们的课堂可谓精彩纷呈。尤其是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和对话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学生主动探究和交流的活动增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是真的“动起来了”。然而,在学生“动起来了”这一表象之下,存在着很多值得省察的教学问题:对话中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提出?如何确保所提问题的质量?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马上交流,独立思考的空间在哪里?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关系着阅读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案例描述

最近,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教授《鸿门宴》的公开课。他在检查完字的形、音、义的掌握情况之后,就开始分析故事情节。為此,他设计了如下一连串的问题:鸿门宴之前,刘、项各自驻军在哪里?他们的军力悬殊如何?项羽为何要攻击刘邦?刘邦是通过谁去拜会项羽的?宴会上的座次怎样?宴会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刘邦是怎样逃离虎口的?等到师生共同对这些问题讨论、回答完毕之后,课程进行到第三个环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场面描写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了解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为此,教者也设计了几个小问题:你认为本文有哪些主要人物?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们的?文中的场面描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预示了今后双方怎样的结果?最后是归纳文章主题,借鉴本文的写作特点。对于这一内容,教师是直接发问的。

三、案例分析与思考

从整体来看,应该说这节课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内容安排井然有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分析人物形象能够立足于文本。但仔细品味这节课,总感觉有点不是滋味。这节课的主体部分,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问题,但在对话过程中,学生探究交流的踊跃程度却不均衡:前边的热烈,后边的冷清。即理清故事情节部分,学生思考回答的热烈踊跃;后面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题和借鉴写法部分,学生讨论回答的比较冷清,几乎全是教师的自问自答。究其原因,我们一眼便能看出,这是由于前者设计的问题非常简单,学生很容易就能从课文中直接找出;后者则不仅需要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而且还要开动脑筋,加以分析思考和综合概括。表面看来,这节课理念运用的是新理念,方法运用的是新方法,似乎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但对于“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题、借鉴写作技巧”这一主要的教学目标却实现得不够彻底,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刻,当然就没有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不能说这节课的教学效率是很高的,确切地讲,应该算是很低的。

进一步的追问,便是主问题究竟该如何设计的问题。我们不妨再回头审视那些系列的小问题。应该说第三个环节所设计的问题较有梯度,较有层次,难度适中,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是因为时间较为紧迫,没有交流表达出来,并不意味着没有在思考。但前面的那些系列小问题就过于繁杂细碎,颇似余映潮先生所说的“步步为营”的提问,它所导致的恶果,不仅仅是学生的简单应答,而且“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网络”。使学生思维懒惰,对教材的理解难以跃上一个新台阶。后面学生对人物形象分析等的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说,就足以印证了这一点。

其实教者所提的那些问题,用“试述鸿门宴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一个问题就可以完全概括。像这样能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才叫做主问题。它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有一定的难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由主问题组织起来的语文课堂教学,相对于以教师为主的讲析,相对于一般答问式的课文分析教学,有着突出的优点。从教学思路看,选择一个内涵丰富的点(比如“鸿门宴会”),并组成一个主问题(比如“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是一条教学线索,牵动着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首先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求的兴趣进入文本,圈点勾画,咀嚼体会,接着又带着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参加讨论,听取点拨,深化认识。课文教学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说是读、写、听、说、思融为一堂,启发、合作、探究共冶一炉,是真正通过教师、学生、文本的多重对话形成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洁,教学环节简单,能有效地保证教学重点的实施。前面所讲的课例,实际上只是属于一般答问式的课文分析教学法。它与主问题教学法所形成的效果相去甚远。由此所带来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就相形见绌。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那么,在备课中我们怎样才能设计出具有课堂价值的主问题呢?

首先,主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主要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是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引发思考、理解、欣赏、探究的重要问题。它强调的是对课文的整体牵引力。设计到位的主问题,总是能够轻便有力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比如前面“试述鸿门宴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一问题,它就是紧紧围绕《鸿门宴》这一课的题目设计的,而众所周知,题目往往就是“文眼”,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概括了鸿门宴会这一历史事件在时间链条上的流动过程。它需要学生首先通读全文,分别找出“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部分的起讫,然后再圈点勾画,分析概括。尤其是“结果”部分,课文写的很少,它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想象,从而进行课外阅读和讨论探究。它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还具有适当的难度,能牵动着学生站在“全文”这个宏观的角度去进行阅读和思考,避免了一叶障目、只鳞片羽式的片面解读。从而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培养其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宏观思维和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能力。

其次,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习能力是设计主问题前必须要考虑的。难度过高、过低,或者提问过于笼统宽泛,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主问题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情将自己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转化成有梯度的浅出问题,提出的应该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也就是那“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本堂公开课第二环节所设计的问题过浅过低,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但我们应该肯定该教师在第三个环节所设计的几个问题,它们确实很有梯度,而且难度适中,遗憾的是由于课堂时间紧迫,教师没有等到学生思考成熟,便自行说出,从而阻断了学生继续深入思考的过程。这是这节课最大的失败之处,也是有待我们深入探讨的难题。这一缺陷同样也体现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发问“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还算明确具体,但对于“本文具有怎样的写作特点”就显得过于笼统和宽泛。我们不妨转换角度,设计两个教易切入的问题:1.本文在情节上有哪些矛盾?有哪几对地位相等的人物形象?作者是怎样刻画他们的?2.作为纪传体,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进而归纳出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语言精练生动、绘声绘色”等写作特点。这样的发问就能使学生由易到难,逐步实现对问题的理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保障高中生的共同基础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我们在备课中要始终牢记这一点。

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明晰教学目标,并刻苦钻研,吃透教材,反复思考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争议,踏踏实实地走好“备教材”这一步。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备学生”,对自己的学生要了然于胸,他们的学习基础、他们的思维方式等都要心中有数。在这些基础之上,再来施行这种新教法,机巧地设置好主问题,从而使教学目标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

最后,对于设计好的主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提出,才能使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呢?笔者认为,这一点其实很容易,就是把它们编成学案,放在课前,留给学生预习。同其他学科一样,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要有充分的预习,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余映潮.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7).

[2][3]许倩.牵一发而动全身——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9).endprint

猜你喜欢

鸿门宴人物形象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背课文的小偷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