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来理解
2017-12-26魏永新
魏永新
在教学小说时,我们采用找准人物,理清故事情节,了解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几步进行教学,但是教学之后,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只是从课堂讲授当中获得,其实学生的这些获得也只是对老师讲义的记忆,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去理解文本内容,更不要说通过创造性的阅读,引导学生去得出新的见解了。其实对于小说的理解,关键在把握人物特点,而要充分把握人物的特点,就得从多方面去理解。
一、关注人物特点,解读文本主题
不同的人来解读小说,由于出发点不同或者经历不同,在阅读小说时对于人物关注的角度也就不同,通过从不同角度来关注人物,可以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
1.关注人物命运,解读文本主题。
作者在小说当中所选取的人物都有一定的命运,而作者通过描述人物的命运,从而表达出一定的主题思想。例如孔乙己,他出身低微,好吃懒做,受过教育却又很迂腐,命运把他在辛亥革命发生前期,旧中国的社会最底层,“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但他又是一个善良的人,而这样的一个人,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而这也正反映出了旧社会对于人性的毒害。
(二)关注人物性格,解读文本主题。
人物的性格的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当中,通过人物性格特点,也可以映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孔乙已自命不凡、孤芳自赏,他认为自己是读书人,即便是穷的过不下去了,还得穿长衫,因为这是读书人的标志,他却又心智不悟、麻木、不觉醒,自己被欺负之后,总能找出平衡自己心理的方法,但他又很善良。通过这样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映衬出当时社会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关注人际关系,解读文本主题。人际关系同样也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在小说当中,孔乙已可以被任何一个人欺负,因为他是一个弱者,没有去关心他,而这一点却更好地反映出当中社会人们的麻木与冷漠。虽然孔乙已也向往着革命,但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革命,最后却因此成了革命的牺牲品,从而又反映出当时革命的不彻底性。
(三)关注人物细节,解读文本主题。
在小说当中,一些细节性的内容往往可以映衬出人物的变化,从而在了解中引发人们的思考。孔乙已将为数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子吃,说明他内心很善良,而教写“茴”字,则说明他的迂腐,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却处处被人欺负,最后沦为无辜的牺牲品,而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社会,这些足以引起读者对当中社会制度的深思与控诉。
二、转换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小说当中的人物是以现实当中人物为原型然后进行加工与典型化的,在一个人物身上往往有数种角度,通过转换角度,可以使我们在阅读时立体式地把握人物形象。对于不同场景,了解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当得知人被狗咬时,为了给自己树立威信,他认为狗应当被处死,而奥楚蔑洛夫对于狗的态度也因为是不是将军家的而随时发生着变化,通过五次变化,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特征也就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了。
1.关注人物动作,人物形象。
人物动作往往是其内心的写照,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的过程中,有一个典型的动作,这就是穿上与脱下自己大衣,当他觉得自己应当主持公道时,仿佛自己变成了一个大人物,而感到热血沸腾,此时便脱下了大衣,听说狗是将军家的时,被吓了一身冷汗,心中感觉到了恐惧,便穿上了大衣,而这个过程也只反映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不断地权衡利弊,这也恰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二)从作者角度来把握人物形象。
作者在小说当中所塑造的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要理解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就得对文本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以免发生理解性错误,例如学生在阅读时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文本当中人物形象,从而发生理解偏差。
三、从不同角度把握小说情节
小说当中的情节是人物的生活、性格塑造的过程,关注不同的情节,可以帮助我们全方位的把握人形象。
关注次要人物所提供的信息。在小说当中有一些信息并不是由“主角”人物来提供的,而是由其他人物所提供的,而也正是这些细节,为我们把握人物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例如《祝福》当中,祥林嫂的孩子“阿毛”并没有过多的提及,只是在旁人口中得知他被狼吃了,从这一情节当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祥林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免让人产生同情之心,而这情节出现之后,祥林嫂命运急转直下,最终产生绝望,最终惨死于大年夜。“阿毛”之死对于祥林嫂的打击是很大的,而她只能默默的忍受,同时也暗示,只是她这种逆来顺受的性格,将会遭受更多的打击。
(一)从旁观者角度来把握情节
在小说当中往往会塑造许多的人物,而这些人物的态度反映了不同类型或者不同阶层人物的态度。鲁四老爷认为自己收留过祥林嫂,觉得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柳妈为了让祥林嫂在死后少受罪,才让她捐门槛;卫老婆子虽然第一次,帮着祥林嫂逃出婆家,脱离虎口却在抢回去之后看着并逼着她再婚,走投无路时,还是自己给牵的线回到鲁家;四婶看祥林嫂可怜而收留了她,做事总是不济,摆祭品时却因为其身世不让动手;大伯,宗族的产业,祥林嫂有孩子便是自家人,阿毛死了,便不再是自家人了,劝祥林嫂不要过于固守礼节去改嫁。这些人似乎都在为祥林嫂好,但是这些人对于祥林嫂的好,都是从自己角度出发的,也正是这些人的这些好将祥林嫂一步步逼向死亡,从而反映出这些人的自私与社会的冷漠。
(二)解读文化背景,感受豐富内涵
小说是一定的社会所描述的场景,是一定社会的缩影,而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理解文本内容却是很有帮助的,诸如祥林嫂因为反抗被标记为不贞、不洁、不节之人,因此在祭祀时,不让她去碰祭品,这说明鲁镇的人对于“从一而终”是很有认同感的。而且在小说当中也为我们展现了鲁镇祭祀的习俗。当然了,要理解文化背景,学生必须得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或者得有相关的资源,否则这些内容学生理解是不会到位的,因此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相关的背景知识。
(三)把握人物心理活动,深入理解文本
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主人公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客观反映,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为我们理解文本内容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有一些作家擅长人物心理描写,在文本当中也有相关的篇章,对于这类内容,学习时只需要引导学生去仔细的阅读、理解即可。当然有一些作品当中没有直接对人物心理进行描述,在阅读时就需要学生认真去思考与揣摩,而这类心理描写,由于需要学生抬头揣摩,反而为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利于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小说当中本身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要从上述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则需要根据文本内容来确定。但是对于文本的分析,必须是从文本内容入手,这样的分析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学生没有仔细的研读文本,便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这样的理解是站不住脚的,同样的这样的理解也是没有意义的,同时,在理解文本内容时也应当注意放下固有的认识,诸如在阅读文本前先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以这些资料为蓝本去对号入座,给文本贴上标签,虽然学生在分析内容时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并不是学生真正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分析,自己去理解,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这样的理解,才是学生真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