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常规性作业有效设计方法初探

2017-12-26周彦君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书面高中语文作文

周彦君

近年来,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切实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已经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经过深入探讨和广泛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卓有成效。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尤其是语文书面作业、作文以及和教材配套使用的“一课一练”等常规性作业的布置与设计缺乏匠心,随意性大,脱不开书本,多限于读写,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性无从体现。因此,重构作业设计,辅助课堂教学,共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是当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所需。

一、目前高中语文常规性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重视,但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尤其是常规性作业效率低的現象还十分突出,仍然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持续提升的严重桎梏。传统的高中语文常规性作业存在着单纯追求数量、过多过繁,盲目宏观、缺乏针对性,机械重复、低效高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作业布置“一刀切”,优秀学生、后进学生作业任务“一把抓”等诸多弊端。

具体而言,一是“旧瓶装新酒”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在少数学校的部分语文课堂大行其道,以语文书面作业为例,机械照抄照搬生字难词甚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现象依然客观存在;作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题目设计与训练过程存在宏观写作理论灌输为主、细部序列化指导严重不足的问题……以上种种陈旧、僵化的作业模式大大扼杀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语文作业设计“理科化”现象明显,作业缺乏甄别选择,题海战术、机械重复等陈旧手段仍然为不少教师尤其是毕业班语文教师所青睐。三是语文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之间差距很大。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因而总是根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古板,缺乏灵活性,学生兴趣不高。

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从根本上说是落后的教育体制、陈旧的学生观、狭隘的人才观造成的。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丧失了学科学习兴趣,敷衍应付,草草了事,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文面凌乱、字迹潦草的次生“灾害”,作业训练效果低下,可谓得不偿失,贻害无穷。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深入反思,在新课改背景下大胆创新。优化高中语文常规性作业设计,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新课改的重要课题。

二、新课程标下高中语文常规性作业的有效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为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在常规语文作业设计上必须切实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则全面体现了这一理念,在练习设计上,抓大放小,重在整体把握,重在个体感悟和独特体验。题量上减少了,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挖掘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激活情感和兴趣,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和情感体验,力求让学生由做题机器变为思维的主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当然,优化设计不是丢弃常规作业,而是加强和改进常规。新课程实验中的常规性作业以强化双基,巩固课堂所学,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是架设在师生之间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一座基础性桥梁。常规性作业一般紧扣教材学习内容,设计作业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练习,加深印象,巩固基础,培养能力。

常规性语文作业主要包括语文(正式)书面作业、作文、导学(预习训练)案、背诵默写训练等,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实际来布置。此项作业不搞“一刀切”,分必作、选作两大类,给学生灵活选择的余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规性作业一般要求少而精,有的可在课堂内完成,以学生20—30分钟内完成为佳,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一)语文(正式)书面作业

语文(正式)书面作业一般由语文教师针对班级学生学情自主设置,灵活性较强。配合阅读教学,语文(正式)书面作业可以说是“大杂烩”,一般或要求学生摘抄、积累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或布置归纳、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重点虚词用法等文言知识现象;或训练生字、难词;或结合教学实际布置课后具有探究价值的拓展性题目,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询、进图书馆查阅,迁移知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扩大积累;也可结合课文写法特色,依托书面作业开展一些300—400字的针对性作文片段训练。

语文(正式)书面作业是贯彻分类推进、分层教学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灵活取舍,共同提高。

(二)作文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写作指导和写作训练的主阵地。高中作文一般是着眼高考,三个学年统一规划,分学期进行系列化设计、训练与讲评、指导。一是精心设计训练重点、思维导引和写法指导、搜集展示引路佳作和训练题目;二是在写作中力求做到定时(定量,不少于800字)训练,提高考场作文能力;三是学生互评。让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本着互相学习的目的,对照写作要求找出优缺点,并初步写出定性评价意见;四是教者复评,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出等次;五是安排专门的作文讲评课,通过荐读优秀习作,师生共同鉴赏优秀作文,分析病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达到引领写作方向,提高写作水平的训练目的。

(三)导学(预习训练)案

导学案一般按照单元课文顺序编排,每课一练。多数导学案(有的称为“一课一测”)每课设计五个阶段,即阶段一,“晨读·快乐背诵”;阶段二,“预习·基础夯实”;阶段三,“探究·精研文本”;阶段四,“迁移·学以致用”;阶段五,“训练·落实提升”。导学案设计内容涵盖了对课前预习、课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探究指导、配套巩固训练题和拓展迁移提升作业。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过程中要立足学情、突出弹性、大胆取舍、删繁就简,以达到巩固训练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四)识记、理解性背诵默写作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文言文、古典诗词名篇名段是高中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对它们的熟读成诵历来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因此识记、理解性背诵默写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常规性作业。语文教师要紧紧围绕高中语文新课标,引导学生在与初中阶段背诵默写篇目紧密衔接的基础上,立足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按计划、有步骤地布置相应的识记、理解性背诵默写作业,并通过坚持课前三分钟集体诵读,课堂个别抽查背诵、默写效果,开展理解性默写训练,随堂专项小测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长期坚持,常抓不懈,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目的。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和掌握仍然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先导性任务。而常规性作业则是落实语文“双基”的基本途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常规性语文作业在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长期的有效训练中形成综合语文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书面高中语文作文
书面表达之叙事描写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书面表达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