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曲辞的绘画美
2017-12-26陆静一
陆静一
元代王实甫所作的杂剧《西厢记》,是“古典四大名剧”之一,其第四本第三折又称《长亭送别》,描写了崔莺莺与张生分别时的动人情景,其中的曲辞极具美感。通过整体感知,并结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于“境界说”的阐释:以是否具有画面感评判词的一流二流,我们发现,《长亭送别》为后人所传颂的原因,是因其具有绘画美而体现出的美学思想,而绘画美最突出之处,与词联系最为紧密的便是其曲辞,本文通过借用绘画中的几个相通要素挖掘其曲辞表现出的几种美,包括色彩、线条及质感,涉及视、听、感等多方面,解读其带来的审美体验,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综合美。课文曾入选苏教版高中必修五的语文课本中,可见其地位。这折戏最能体现王实甫“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曹雪芹曾借林黛玉之口赞其“曲辞警人,余香满口”,所言非虚。
一、色调美:色彩词的多次运用
色彩、明暗是构成画面最感性直观的要素,它们之间或和谐或产生强烈对比,使读者在脑海中运用联想想象自由建构出画面,总而言之,是共同要为画面的视觉效果而服务的,而色调的运用,也恰恰是作者情感态度的一种直观流露。在文学作品中,同样有色彩的运用,它们能够使原本无声的文字变成视觉上的画面,恰如王维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长亭送别》中的画面感与意境便是一部分由它的色彩而来。有的学者总结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于色彩的运用是:要雅淡之中带些娇艳。借此来概括《长亭送别》亦未尝不可,经过色彩的搭配,让人感受到雅中有艳,艳而不媚,当然,这里的“雅”更多的是悲,是离别时的凄凉和愁苦,“艳”更多的是情感的激烈抒发。开篇之曲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之情与景之融合的画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正宫·端正好])此曲历来为写景之无与伦比,一个“碧”字,澄明通透,配上秋开的满地菊花,低垂的花瓣依旧聚拢着,好一幅蓝黄交错的景致,如果说这样的色彩是淡雅的,是淡淡的忧伤,那么那远方如火一般火红的“霜林”便是情感欲喷薄而出的一个寄情之处了,“蓝”“黄”等色彩词在美学上被称为“语义色彩词”,具备形容词的语法特征,而“霜”是语用颜色词,是指在特定情形下用为颜色的词,枫林的红好像不是季节原因,而是离人带血的眼泪滴落其上,泪本无色,而一旦沾染了感情,便成了感情抒发的表现物,泪浓重到能将霜林尽染,深刻表现了十里长亭旁“泪眼问花花不语”的伤感,“晓来”二句意本唐诗“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红”向来是热烈的颜色,给人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与淡雅的“碧”,与肃杀的“黄”形成强烈对比,此谓雅中有艳,艳而不媚。
除此首曲子外,另有一首[耍孩儿]中的色彩之强烈可与之媲美:“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登承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里成灰。”“红泪”与“青衫”形成鲜明对照,在绘画中,红与绿是两种对立的纯色,一般都用于与其他色彩相调和,產生较为柔和的颜色,一旦混用,便是要做到足够地突出画面感,体现明暗度,这一点现代诗人张志民的诗歌《牧马姑娘》也有借用:“长辫花间舞/红裙湖底闪/有她更显牧草绿/有她天更蓝。”一“红”一“绿”一“蓝”尽显画面跳动与牧马姑娘的活泼,而长亭送别中的“红”已与“血”这一意象相连,比红裙的“红”要更进一步了,如此跳跃的颜色在画面的明暗度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与曲[小梁州]中“推整素罗衣”中之“素”,[朝天子]中“暖融融玉醅,白泠泠似水”之“玉”“白”,[一煞]中“淡烟暮霭相遮蔽”之“淡”形成明暗色调之美,这也正应了高尔基的那句:可以用词画出生动的图画。
二、线条美:雅俗共赏的杂剧语言
绘画中除了色彩之外,线条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形式,当然,这里说的线条是宽泛的含义,包括点、线、面,任何一幅成功的画作离了恰到好处的线条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把文学作品看作一幅画,那么构成其画面的基本形式便是语言了,语言是联结作品与外界世界的桥梁,是要让读者走入作品、人物内心的一个关键点所在,特别于《西厢记》这般的戏剧而言,曲辞是渲染气氛,描摹意境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搬上舞台荧幕的参考所在。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曾将《西厢记》译作英文,他追求的翻译境界是:重神似不重形似。那么其基础便是原作“神”的构建,“神”能够通过文字巧妙的排列而“造境”,《长亭送别》一折中的曲辞可谓做到了“形神兼备”,语言做到了雅俗共赏,雅则典雅极富文学性,俗则质朴而“不废戏曲本色”。[1](69)
《长亭送别》其曲辞“雅”之美,首先便表现在运用大量替代性隐语与意象上。可见曲牌[滚绣球]:“柳丝长玉骢难系”以“玉骢”代张生所骑之马,以“柳丝”喻离别时之绵长留情,以“柳”取“留”之意,以“柳丝”之长取“留情之深长”之意,简简数语,画面全出,既将离愁别绪全然托出,又充分保留了曲辞的含蓄之美,使人品罢余味无穷。又可见一句“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无一字写痴与伤却仿佛字字于其中,以“金钏”“玉肌”作为一种线条来进行勾勒人物,极富画面感,因金钏与玉肌均是可观可感之物,与离别之愁绪不同,情感无从抓取,所以作者在构思曲辞时巧妙地将不可见之物转换为可见之物,同时又能将不可见之感通过看似无关的可见之物而表现出来,当然,在这里是运用了一定的夸张手法的,但是恰到好处,我们仿佛能够看到金钏从莺莺纤纤玉手上脱落在长亭外的尘土中,发出一声金属与小石块的撞击声,声声入耳,本就瘦削的脸蛋轮廓却更显清晰。其次便是语言中巧妙地运用典故,读罢趣味盎生,最动人的要属[耍孩儿]:“眼中流血,心里成灰。”一典故了,徐士范曰语出《烟花录》,讲述了一女子与商人一见钟情后分离,女子因思念过度而去世,焚之而独心不化,后商回,得所由,泪下成血,滴心上,心即成灰。凄婉动人,典故为其语言更增悲凉意味,这也就是文学中所谓的“滥情”,当人物与某个故事某种情感相契合时,情感的感染力是最大的,此为语言雅之表现。
其语言可观见其俗,而非庸俗,陈词滥调,而是采用了民间的口语,还曲辞、人物一个最为本真的状态,俗在信口拈来,此一特点于[叨叨令]曲子中体现:“见安排著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著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作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栖栖遑遑的寄。”叠词的运用,口语化的表达,语音的拖长听来犹如缓缓诉说、叹息、呻吟,悲伤之感倍增,无一晦涩难懂之词,均是平平凡凡口语表达情感之词,也就是心中所想表现出来即口中所述,表现了王实甫欲诉之笔端的主人公那凄惶感喟的愁绪。
三、质感美:人物个性的鲜明生动
各种物体有着极不同的质地差别,在绘画中运用各种手段可以表现出不同物体的质地感觉,从而加强绘画的真实感.质感也可以侧重某一手段,如线的轻重、疾徐、色彩的变化,
通过感觉的对比来表现。文学作品中,能够体现画面质感的,莫过于鲜活的人物个性了,人物塑造的成功之处在于,读者能够明白:他就是他,他做的事情、说的话完全符合他的人物心理,这对于作家来说,是非常难的,因为人是各不相同的,拥有着不同的心理,要想把人物写活,作家变成人物本身还不算是高明,最高明要数让人物自己发声,作家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记录。《长亭送别》一折可谓古典离愁文学之绝唱,佛曰:“一切众生,最苦离别,最难离别,最重离别,最恨离别。”[2](242)离别之时,是情感抒发最“真”的时候,人物形象也可能最具生命力。莺莺正值青春萌动的美好时期,对爱情有绝对的渴望,而今面对离别,一曲[滚绣球]:“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十分生动细腻地表达着莺莺内心的焦急,张生骑马,莺莺坐车,马儿快跑在前,车儿在慢慢行进,这里莺莺表现出的是一些稚气,是面对爱情独特的童真,她希望张生的马儿能够跑得慢一些,她的车儿能够再快一些,她再离他近一点。莺莺的善良,对爱人的担忧以及古代女子地位低下而导致的骨子里的自卑却是一曲[二煞]全部道出:“你休优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这般栖迟。”这里的莺莺对即将远行的爱人多遍叮咛,她看中的不是张生能否考取功名回家娶她,她只希望不要就此断了联络,她会一直在家等着爱人的归来,痴心不改,但是如果他遇见了异乡更让人心动的姑娘,她最深的爱不过一句: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对于莺莺的形象塑造,无需多言语,仅仅刻画一个动作,几句语言,把莺莺作为一个深陷爱河中的女人形象给写活了,作为读者,我敬佩于她的癡,怜惜她的自卑,爱她的细腻敏感,叹她的多情,由于此折为莺莺主唱,所以曲辞主要用以刻画莺莺鲜明有质感的人物形象。
总而言之,《西厢记》中的曲辞带有格外的绘画美和画面感,《红楼梦》中香菱曾言:“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这是她在阅读诗歌时根据语言的提示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再现诗歌所创造的真实画境。[3](523)《长亭送别》亦是如此绝妙的一折,色调若雅,则平和清丽,透着悲伤,若艳,则尽显相思断肠,俨然一幅生动图画,凄凉悲壮的意境下十里长亭旁无语凝噎,只是泪无声流,相思断肠,绘画美尽显其中。线条的描绘粗细结合,恰到好处,语言雅而不附庸风雅,俗而不媚俗,人物质感分明,做到了王国维所言:“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实在是相称于明代曲论家王骥德所评:“今无来者,后掩来哲,虽擅千古绝调。”今人读来仍余香满口。
参考文献:
[1]孙宏兴.《西厢记》之“长亭送别”的语言及修辞魅力——从王实甫到许渊冲[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3).
[2]王实甫原著,金圣叹批改,张国光校注.西厢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