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灵《乡土情结》中的古诗文引用

2017-12-26于吉东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项羽故乡诗人

于吉东

《乡土情结》是柯灵1991年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7周年而写的一篇散文。柯灵的散文创作,“更自觉、更注重、更善于对生活和古典文学中丰富的语言矿藏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乡土情结》一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便是旁征博引,大量引用古诗文,连缀得天衣无缝,不仅显示了作者渊广的文学底蕴和深厚的语言造诣,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类似于古典诗词的用典。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引用根据所引出处是否明示而言,有明引与暗引之别,说出出处的是明引,并不说明的是暗引;按照所引文字与原文有无差异来说,又有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之分。

《乡土情结》中的古诗文引用,有明引,也有暗引,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据不完全统计,《乡土情结》引用的诗文、史料和典故有三十多处,比较集中的在第一、四、五段。

题诗引用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久在异乡的旅人,偶然遇到来自故乡的旧友,急欲了解故乡的风物人事。古诗文中的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人脑海的往往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而且极易引起思乡人亲切怀想的,往往又是一些看似很寻常、很细小的情事。《杂诗》中的窗前寒梅,便成为乡思乡情的集中寄托,故乡的一种象征。

第一段“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连续引用古诗文,引导人们去想象与乡愁相关的六种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

“海天茫茫”,暗引,出自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情思正茫茫。”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先是与刘禹锡等被贬任边远州郡司马,元和十年,又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移任柳、漳、汀、封、连五州。柳宗元刚到任柳州,登上柳州城楼,极目远望,海天辽阔无边,诗人的茫茫愁思充溢其间。“海天茫茫”当代指迁客逐臣的愁思。

“风尘碌碌”,暗引,出自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辞家远游行,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原意是指京城洛阳的风沙尘土把白衣染成黑衣,后多形容为追逐功名利禄而天下奔走。“风尘碌碌”当代指游宦奔竞之苦。

“酒阑灯灺人散后”,语意是酒筵将尽,灯烛将熄,曲终人散。或谓语出孔尚任《桃花扇》。愚意以为该句当是柯灵对類似江淹《别赋》所写富贵之别一类离别盛宴的概括。贵宾群集,美女盛装,酒暖灯红,笙歌罗列。送别的宴会如此豪奢,送别的声势如此浩荡,送别的歌乐如此美妙,送别的娇娥如此动人,可曲终人散去,离人登前程,仍然阻挡不住离别的伤感:“感寂寞而伤神。”“酒阑灯灺人散后”代指曲终人散的寂寞。

“良辰美境奈何天”,语出汤显祖《牡丹亭·游园》:“良辰美境奈何天,伤心乐事谁家院。”宋柳永《雨霖铃》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辰美境奈何天”代指男女间相思离情。

“洛阳秋风”,语出唐代诗人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迟迟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客居洛阳,见秋风而起乡思,只能托人捎回家书。可是铺纸伸笔之际,千愁万绪,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迟迟难以下笔。匆匆书成封就,行人临发,忽然又想起好像漏掉了重要的内容,慌忙又拆封展纸。“临发又开封”,并不是因遗漏而补笔的实际需要,所包孕的是生怕未写尽、惟恐有遗漏的书不尽意的一种心理错觉。“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洛阳秋风”代指游子的乡思乡愁。

“巴山夜雨”,语出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滞留巴蜀,归期渺茫,面对亲人询问归期的来信,聆听窗外淅淅沥沥的绵密夜雨,不禁神驰故园,遥想着“何当共剪西窗烛”。盈满的雨水正象征神驰故园的情思。“今宵——他日——今宵”“巴山——西窗——巴山”的时空往复对照,虚实相生,深婉曲折。文中“巴山夜雨”同样代指游子的乡思亲情。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直接引用刘皂《渡桑乾》一诗。刘皂,唐贞元间诗人,诗题一作《旅次朔方》。诗人久客并州,日夜牵挂着故乡咸阳,当然归心似箭。在并州十年为客,不知不觉中已经对并州产生了感情,心中已把并州视为第二故乡。并州离咸阳已经够远了,今又无端取道桑乾旅次朔方,离故乡越来越远了。以“望并州”为“忆咸阳”作铺垫,浓浓的乡思乡愁强烈地涌上心头,正如柯灵文中所写的那样:“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直接引用宋之问《渡汉江》诗。宋之问,初唐著名诗人,因媚附武后弄臣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被贬岭南泷州,《渡汉江》是宋之问自贬所逃归,途径汉江时所作。贬斥蛮荒,经冬历春,与家人音书久绝,彼此存亡未卜。行近家乡,依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却出乎意料写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富有戏剧性的语言,把长期离开家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忐忑不安的特殊心理,刻画得微妙逼真。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直接引用崔颢《长干曲》其一。一个家住横塘的船家女,在异乡偶然听到邻船传来熟悉的乡音,不觉喜上眉梢。遂不顾男女有别,贸然停舟,直率出口相问:“君家何处住?”俗语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他乡听得故乡音,闻声停船暂借问。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明引,语出孟郊《游子吟》。孟郊一生潦倒,常年颠沛流离,五十岁时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务,诗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正是任职溧阳时迎养母亲的作品。年迈的慈母在油灯下一针一线为将要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针脚是那么细密,缝进的是老母一片切盼儿子早日归来的深笃之情。诗歌传达的骨肉之情、慈母之爱,深深打动了古往今来的游子。

《乡土情结》第四段以“有的”领起,排比的形式接连引用,列举了四种类型眷念吾国吾土的历史人物。

“有的侘傺无聊,铩羽而归。”文中没有引用具体的诗文,语焉不详。笔者以为是说中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本事。“侘傺”,失意,见于《离骚》《涉江》。《离骚》:“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涉江》:“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屈原反对对秦妥协投降,却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不见容于朝堂,屡遭迁逐,愤而自沉汨罗江。屈原当是作为怀才不遇、潦倒失意一类人物的代表。

“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说前蜀词人韦庄本事。“春花秋月”,语出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语出韦庄《菩萨蛮》词。韦庄出身京兆韦氏,著名诗人韦应物四世孙,在晚唐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韦庄于晚唐乱世离乡入蜀投靠王建,襄助王建立国,终身仕蜀不得返乡。韦词虽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春花秋月、流连光景,终难免有“还乡须断肠”自叹。韦庄当是春风得意、事业成功一类人物的代表。

“有的倦于奔走,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说唐朝布衣诗人孟浩然本事。“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出自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孟浩然“年四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铩羽而归。诗人感叹世态炎凉,人情浇薄,知音难遇,此次赴京应举当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场大误会,于是“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把归隐田园看作是自己唯一应该走的道路和最后的归宿。

“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种菊东篱,怡然自得”,说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本事。“误触尘网”,语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见《宋书·隐逸传》,陶渊明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挂冠而去,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种菊东篱”,语出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归隐最为彻底,所以被称为“千古隐逸第一人”。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少有大志,力能扛鼎,勇力过人。秦始皇出游会稽,在人群中观看的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后起兵抗秦,与刘邦一起灭亡秦朝。项羽入咸阳后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或劝说项羽定都咸阳,项羽“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遂东归彭城(今江苏徐州),自立为西楚霸王。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大风歌》诗,是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回军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刘邦在风起云飞的反秦武装斗争中,击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夺得天下,回到故乡与父老乡亲举杯欢庆,当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以致“慷慨伤怀,泣下数行”。柯灵在文中说是刘邦当了皇上回到家乡时的得意之作,恐怕只说对了一半,这其中有劉邦“威加海内”的志得意满,更有“安得猛士”的深重忧虑。

“分我杯羹”,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正如文中所说,天真的项羽论力量比他的对手刘邦强得多,却在政治策略上比无赖的刘邦棋输一着,虽抓了刘邦的父亲、老婆当人质,敌不过刘邦的厚颜无耻、丧心病狂,最终落得个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悲剧下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语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日知录》。爱国学者顾炎武生逢明清鼎革之际,四方奔走,以匹夫之勇抵抗满清的淫威,以天下大义召唤愚民的觉醒,赢得后人无限景仰。顾炎武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的原意是说“国家兴亡,肉食者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人讹传,说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名言。《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霍去病,天才军人,一代名将。18岁第一次出塞出击匈奴,一战封侯;20岁三出河西,纵横河西走廊;21岁再次出塞,大迂回作战,一路砍杀7000里;22岁最后一次也是功勋最卓著的一次出征,带着5万骑兵,北击匈奴,追杀左贤王部数千里,直至今贝加尔湖畔,歼敌近七万,封狼居胥山而还。凯旋后升任大司马,24岁英年早逝。汉武帝不仅让他长伴茂陵,还把代表有汉一代艺术典范的大型组雕耸立于他墓前。

“四方丈夫事,平心铁石心”,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两句诗。上句出自《鼓楼铺醉歌》诗末句:“四方丈夫事,行矣勿咨嗟。”大丈夫当志在四方,心忧天下。“平心铁石心”应为“平生铁石心”,出自《太息·宿青山铺作》:“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陆游一生志在恢复,可朝廷弃置不用,国仇家恨让诗人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他忘家思国,满腔热忱给了国家。“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抱恨而终,死不瞑目。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语出李贺《南园》其十三。李贺身处由盛转衰的中唐,山河破碎,烽火连天,民不聊生,自己一介书生,本想以才学入仕,济世救民,但进身之路却被“避父讳”堵死,于是他幻想着能够投笔从戎,身佩吴钩,奔赴疆场,“收取关山五十州”,建不世功勋,在凌烟阁上留下自己的影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戌卒宜。”是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一的颈、颔两联。禁烟英雄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因投降派构陷,获罪革职遣戍新疆伊犁,于西安与家人辞别时口占二首。诗人寄愤懑之情于故作旷达之语,表达为国牺牲、万苦不辞的决心和态度。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二句,以典明志,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此句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大夫子产因改革遭诽谤,却不改初衷,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对句用《商君书》中语:“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林则徐于生平所作诗中,最爱此二句,常吟诵不已。温总理在初上任的媒体见面会上,就曾引用林则徐的这两句诗表达为国为民的热忱。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语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胡马依北风”,语出《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狐死必首丘”,语出《楚辞·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狐死首丘”,最早见于《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

天涯比邻,语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鹏举鸿飞的豪情”句中,“鹏举”典出《庄子·逍遥游》,唐高适《别王彻》诗:“时辈想鹏举,他人嗟陆沉。”“鸿飞”,典出扬雄《法言·问明》,宋范成大《范老前岁相别》诗:“鸿飞冥冥鸥浩荡,安得置之鸡鹜间。”

“鱼游濠上的自在”句中,“鱼游濠上”典出《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参考文献:

[1]唐金海,张晓云.论柯灵的散文[J].文学评论,1994.(1).

[2]古诗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4]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

猜你喜欢

项羽故乡诗人
故乡的牵挂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月之故乡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