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2017-12-26朱道存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会学学会理念

朱道存

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生本教学成为教育探讨和研究的热点。全国各地也形成了许多“以生为本”的成功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极大地促进了语文的教学和学习。

反观现在的课堂,一些教师备课不可谓不全面,研究教材不可谓不透彻,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原因可能是对“以生为本”的理念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而且没有彻底付诸教学实践。不少教师在常规教学中,以“教课本”为己任,备课的确是认真、扎实,但仅局限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而较少去锻炼学生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素养。久而久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完全没有能力训练,没有掌握“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的学习能力与技巧。这种做法不仅助长了学生的“惰性”,还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更谈不上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促进学生达到“会学”的地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信息社会,教师一定要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把教学生“学会”的陈旧理念转變为让学生“会学”的先进理念,并且积极地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最终真正实现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

在此,以诗歌、散文的教学为例,说说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具体环节,那就是在简洁的课前导入之后安排任务:

1.初步感知。找出突出的意象、难懂的字词,通过小组互助或自己查词典解决,扫清字词障碍。

2.研读文本内容。带着问题读文:诗文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线索、结构、中心等要素,这三个问题也是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要问题。你不能理解的内容是什么?对文本中的某一联、某一句甚至某一个词不理解,或者有不同的见解,都可以质疑。学生互帮互助,教师点拨解决难点问题。

3.条分缕析,由读到悟。即与自己对话: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是手法还是感情?是景物描写还是对事物的刻画?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是什么?请陈述理由。学生自己总结并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与作品产生共鸣。

比如,在教学高中课文《拣麦穗》这篇散文时,可以学生对基本内容进行课前认真梳理。文章的作者张洁,回忆了几十年前在农村的生活,讲述了农村姑娘们的梦想以及小女孩大雁童年的梦想,并抒发了梦想破灭后的伤感。长大后的“我”真切地怀念逝去的岁月,怀念曾经的梦,我在追梦过程中体味到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真情。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突出学生这个主体,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抓住文章中的主线“人——事——情”来串起全篇内容,这样线索明确,条理清晰。重点要抓住文本的落脚点“情”,即文本中所蕴涵的“爱情”“友情”“亲情”以及大雁跟“卖灶糖的老汉”的最幼稚的但又纯洁的爱。

首先,在初读中,让学生自读,共同解决不懂的句子。其次,学生自己读完之后,教师以“点”(精简的几个问题)带“面”(文章主体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从刚刚读过的文本中找出相关信息来回答。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自读中遇到的不懂的句子、段落等,由同一小组或其他小组的学生回答。最后,“读出自己”,即说出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感触?由学生自由回答。这样的课堂安排组织,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悟出来的东西才是学生自己的收获,从根本上说,语文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广泛阅读之后真正理解了文本并且产生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即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教,而是帮助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少教,少说,让学生多读,多讲,多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学会了一篇文章,“得法于课内”,激发了灵感,掌握了方法,产生了兴趣,在课外阅读中就会如鱼得水。那么,实现学生由“学会”到最终的“会学”这一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时代在发展,观念须更新,教师只有仔细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如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真正做到教学中的“以生为本”,学生才能真正练就一双能够独立飞翔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独立自由地翱翔。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学学会理念
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学会分享
用心处事
探究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