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启示

2017-12-26罗海容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陶行知语文课程生活

罗海容

一、生活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关系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生活教育理论提出已将近一个世纪,但仍对当前提倡核心素养教育的时代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生活即教育”即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1]无论是在平民教育推广的阶段,还是现在所提倡的核心素质、终身教育,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生活就是教育的来源。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文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反映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是语文教学中能够激起学生共鸣,将课本与生活相联系的契合点。

“社会即学校”是对学校教育的看法。既然教育源于生活中,那么“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2]随着教育发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这里的社会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语文学习不仅限于课堂,更多的是从社会中汲取相关知识,并最后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社会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场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往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主题。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3]在语文教学指导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则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十分容易导致语文课堂的无效性。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4]语文的实践性在于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教师的教也就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学和做两个方面。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紧密相连,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教育界普遍认可的事实。因而,生活教育理论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师应该从生活教育理论中汲取有效经验。

二、生活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教学由“教教材”到现在的“用教材教”,给了师生更大的自主空间。但是这个解读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习得写作技巧。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方面也是密切相关的。语文教学的现状虽有所改善,但在一些教育较落后的地区,语文“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十分严峻。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处于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认为语文没什么可教,没什么可学的错误认识,仍是亟待解决问题。

(一)脱离实际,兴趣不足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语文学习兴趣一方面是来自于学生对语文知识本身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语文课堂本应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开放的课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在语文课堂不爱听课的学生是比较多的。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听不听课与语文学习成绩无关,因为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不会直接再现到考试中,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功利性则表现在考试上。另外,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也只是课文表层意义,缺乏实际与教学的联系。这种语文教学现状普遍存在,语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理解也只是片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学生能够读懂的地方反复剖析,学生没有注意或是不理解的地方忽略讲。这种情况导致学生认为语文没什么可学。当语文与学生实际脱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学习阅读过程中就普遍存在浅层理解的问题。

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篇目均文质兼美,新编的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更是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将主题与学生实际联系。倘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够在实际生活与课本内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就会存在阻隔,就无法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唯书唯上,缺乏体验

许多人对语文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语文没什么可教,没什么可学。语文没什么可教,反映的是教师对于课本只是依据教参“照本宣科”。语文没什么可学,则是学生对于语文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对课本书面意义的理解上。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会导致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热情,教师缺乏教学激情。唯书唯上,缺乏学生自我体验无疑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

教师依靠教参,将所有的知识点“满堂灌”,学生根据教师所教授内容停留在感知阶段的情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只有从感知到体验,最后上升为学生的自我理解及运用,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被提高。没有体验的语文课堂,学生掌握的仅仅只是教师所提供的标准答案。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散步》这篇课文中,学生如果体验过、了解过在生活中老人对寒冬是十分敏感的,不仅自然界在冬季是萧条的,老人的生命在冬季受到气候的影响也会变得脆弱。那么在理解课文中母亲“又熬过一个冬天”的“熬”字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字义的理解上。语文阅读课文中存在很多这样带有体验才能理解的字、词、句,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唯书、学生唯上,缺乏思考及体验的语文学习,便往往会认为语文没什么可教、可学了。

(三)只“学”不“做”,知行不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5]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学合一,学生“做”的方面较少。并且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仍旧存在于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有,无时不在。[6]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很多,学生却没有真正学会将所学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并指导实践的进行。

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语文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相关内容,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運用,并在运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多地带有功利性,教师教的是考试内容,学生学的也是考试内容,那么语文“工具性”特点则不能很好发挥作用。endprint

三、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针对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生活便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教育理论能够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变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针对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激趣诱思。因为在教材内容与生活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学生才会懂得学习语文的乐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既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文化知识,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对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春酒》这篇课文时,“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理解这句话中“端”“捏”这两个字,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则更能品味出其中对作者对酒的那份珍爱。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对生活的一种体验,手里“端”的酒,即使跌倒了,杯子依旧“捏存”在手里,可见作者是紧紧捏着这一小杯春酒。其中所呈现的儿童的天真,对珍爱物品的喜爱以及作者所表现的那份思乡之情便能通过这些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语句为学生所深刻体会,并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课文与生活相联系时,才更能体会生活的外延和语文学习的外延相等。那么学习语文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文知识的表层文字的理解。

(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课程标准中提到,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7]生活教育理论也提到“社会即学校”。语文学习不局限于课堂的教师教学,其与学生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紧密相关。家庭教育中蕴含许多语文知识和能力的部分,在家庭中关于家训、谚语、俗语、风俗习惯等都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学生的写作素材往往取材于生活,通过细致地观察才能够更好地积累素材进行写作。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应承担相应的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家庭、社会中所学到的语文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为学校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校的语文教学中知识讲解和能力的培养,为家庭、社会中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8]要充分肯定从多方面汲取有效的语文课程资源,并使学生运用于具有的实践中。

(三)知行合一,培养“真人”

陶行知在1943年的《百侯中学校歌》中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9]“‘真人是指具有完美人格与高超本领的人,是指说真话、办真事、求真知、为真理而奋斗的人。”[10]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真人”,也即是核心素養中所提倡的“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文化基础层面,自主发展层面以及社会层面。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四个方面。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特征,也有“人文性”特征,语文承担着特有的思想教育和人文情怀内蕴。在学生的语文学习阶段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行合一,即教学做合一,将“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真正体现出来,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和做而不断修改调整,为将培养学生为实现“真人”而努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生活相联系,并让学生学会迁移,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当前的语文教育,由“知识素养”走向“能力素养”,若语文教学只注重教师知识的传授,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足,语文习得的知识也很难为学生的具体实践服务。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相结合,对应当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应明确“语言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其灵魂,它们水乳交融,难解难分。”[11]让语文真正成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使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走进语文教学,语文知识回归生活,语文才能显现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2][3]徐莹晖.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4][5][6][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7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10]陈善卿.生活德育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何国华.刘国正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陶行知语文课程生活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