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7-12-26黄映琼
黄映琼
大学生创新创业(双创)能力的培养,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地方高校面对这一新的目标和任务,要积极作出调整和应对。本文针对当前地方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和近年来语言类课程教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创新创业思想为导向,同时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对地方高校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快速发展,最大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有一大部分毕业生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特别是地方高校,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壮大走过了数量扩张的黄金发展期,面临着“盲目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学生规模多而杂”的生存发展困惑。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国家、社会、用人单位等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2015 年,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创新创业实践、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等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任务及相关措施,要求到 2020 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双创)能力的培养,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在这一大思想的导向下,地方高校如何及时转变思想,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已成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地方高校语言课程教学的现状:乏味无趣、脱离实际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上分为文学与语言两大块,在具体教学中大多以理论灌输为主,尤其是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历来被学生们评价为枯燥乏味、难学难考,而且没有多大用处。目前高校的语言类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言文化等,历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陈旧且缺乏针对性
当前高校语言类课程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很多教材仍然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对于新世纪涌现出来的很多新的语言现象没有及时补充,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无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语言教学严重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学生的需求。教师上课几十年都用同一种教材,同一种教学目标和要求,有“炒冷饭”的感觉,不仅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同时,现有的语言类课程使用的教材几乎是千篇一律,不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地方高校或高职院校,也不管是新闻传播专业,还是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专业,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内容局限于狭隘的课本知识。很明显,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有不同的侧重,教学目标也应有不相同的表现。
(二)教师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语言类教师的教学思想非常落后,仍是以自己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不注重对学生语言思维的锻炼,不分析学生的个体情况,只是将课堂作为自己简单的工作平台而已,基本上整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表演,教学目标仅停留于对课本知识点的讲解,强调学生根据讲解理解记忆;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最后以考试作为评价和约束学生学习的手段。虽然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仍停留于“满堂灌”“填鸭式”“提问法”等比较机械单一的教学方法里,没有创意,缺乏创新的理想激情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普遍对语言课程有厌学情绪,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也越教越挫败,越教越迷茫,教学效果甚微,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学生对语言课程的重视不够
我们对100个学生针对学习语言课程的意义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
以上调查显示,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热情普遍较高,主要是基于外语过级考试的压力和就业需要的考虑。相反,学生对汉语语言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的阶段,他们大多认为学好语言就是把普通话说好,在等级考试中考个比较好的成绩,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学完相关的语言类课程后,学生普遍认为就古代汉语还有点用,因为学过之后,至少读懂了几篇文言文,对古汉语的一些常用字义有一些了解;现代汉语词汇和语言与文化之类的课还比较有意思,但也仅停留在兴趣层面,不知有何作用;而对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学生们则认为既无味又无用,仅是为了拿学分而学。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其学习兴趣与方向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而很多语言课程对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未来发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应付考试而已。所以就抱着可学可不學的态度,没有方向感,缺乏深入研究的态度,极大地影响了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从这一点出发,以理论为主的语言类课程教学不仅要提高其趣味性,还要提高其实用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找到用的途径,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力。
二、盘点近年来高校语言课程教改现象:纸上谈兵、忽略需求
近年来,在国家和党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我国各大高校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发展趋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教学还存在不少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有一些学科改革的力度依然不够或丝毫没有触及。就高校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目前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科研,轻教改的高校氛围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的现象,这在大学综合素质排名、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这些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一些科研的硬性指标,而教学只是科研的附庸,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许多高校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建设规划,特别是有些地方高校片面、盲目地追求综合类大学的地位而要求每位老师都必须做出科研成果。高校重视教师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水平无可厚非,但过分追求科研,使全体老师都花大量的精力在科研上,却忽视了高校自身承担的另外一项重要职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近年来,有些高校要求大学教授重返讲台,担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提出大学应当分为教育型、科研型、教育科研型三种类型,也建议教师内部进行类型划分,这些举措都是对过分追求科研的反思。特别是地方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向应用型转变,更应理性对待这种氛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从而正确引导教师的教学改革思想和方向。目前高校的语言工作者大多数仍是将精力集中在比较高端的语言学研究上,近年来虽然也有对语言课程教学的改革,但也多集中在对外汉语教学上,而对汉语母语的语言教学关注则比较少。高校的教师对语言教学或不屑于研究,或不知该如何研究,主要是这类学科的性质多以理论为主,教师为了晋升或评职,以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著为主要目标。因此在这本来就不浓厚的教学改革氛围中,高校语言课程教改的呼声更显得微乎其微了,甚至有些教师仍囿于自己研究的专题里,压根也未听到因社会需要而吹响的改革号角。endprint
(二)纸上谈兵、流于形式的改革力度
纵观这几年高校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更多的教改思想是体现在管理层面上,如高校教务处、教育管理这一块;其次是理工科的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高校的文科教学中,教学改革则多停留于纸上谈兵,主要是为了应付一些教改项目或检查,真正能够落实到实践的教改并不多。在众多高校语言课程教学改革中,都提到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落后等问题,但这些都不是一线教师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一直存在着。教师讨论的比较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过多停留在宣传口号或个别的举例说明方面,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上,普遍存在知行相悖、理论和实际脱离的现象,不受重视的教改变成了走过场、老调重弹的形式主义。这种浅尝辄止的改革根本难以切实提高高校教学的实力和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高新人才更无从谈起。教学彻底改革应当是由内而外的,内在的改革涉及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在外在条件无法轻易改变或暂时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高校语言课程教师是在抱怨中度过,还是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里,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认清形势,发挥课堂教学的影响优势,进行积极主动的改革,就显得尤其关键和重要了。
(三)偏离社会发展,忽视学生需求的教改方向
近几年,以创新创业思想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理工科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里,形成了颇具影响的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成绩可圈可点。而文科类专业的学生(除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由于其学科的特点与局限,仍习惯于在自我封闭的“象牙塔”内闭门造车,花大量的精力、财力进行理论的研究,至于研究出来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似乎就事不关已了。就语言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语言类课程都是纯理论性的,其自身附带的社会实践性较弱,只要将理论工作做好就是成功。因此,虽陆续出现了一些联系实际的教学改革探索,也仅是为了满足理解知识点的需要,是以理解课本知识为终极目标,没有站在实践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俗话说得好,“站得高,望得远”,如果教师没有一种社会的情怀,没有一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眼光,学生的学习也就会仅仅局限、满足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思想与模式下,语言专业的学生就会感觉与社会脱节,创新创业更无从谈起,认为事不关已了。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袁贵仁强调:“要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深入掌握不同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必须形成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掀起一场‘课堂革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这场“课堂革命”的导演是专业教师,如何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生需求相结合,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宏观教学思想。
三、创新创业导向下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途径:走下神坛,结合实际
据相关报导,上世纪70年代后期,哈佛大学为重振本科教育掀起了一场教学改革,时任校长博克以教育家的慧眼与勇气,力排众议,竭力主张这次教改的突破口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的问题。作为高校教师,在当今形势下,真的需要走下神坛,放下身段去了解社会的发展需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好好反思一下“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常识性问题。“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涉及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取舍及安排等。西南交通大学“创业型校长”徐飞指出:“要把创新创业变成全校上下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共识。”这种共识不应仅是“高大上”和“美虚空”的口号,而应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下面结合我校地方院校的一些具体情况,谈谈作为高校语言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的教学观念和一些具体的实践探索途径:
(一)结合地方方言资源,发挥学科优势
地方高校承担着促进地方发展的责任,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因此,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特点,培养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我校地处闽粤赣交界处、粤东北山区的梅州,以“植根侨乡,服务山区,弘扬客家文化”为办学宗旨。“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都代表着当地的特色。其中,作为全国七大方言之一的客家方言,对语言学课程教学来说,是一个最宝贵的语言资源。近十年来,客家方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却多局限于学术活动本身,没有很好地被教程吸收,也未将研究成果合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语言学课程的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合理利用身边的方言,特别是在古代汉语中,一些看似已死去的古语词,在客家方言中还存活着,如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李善注:“睐,旁视。”今梅县客家方言斜眼看一下说“睐一下”,斜眼偷看说“偷睐”,即是承此词。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教师应结合课本进行系统化的处理,编成相对应的方言辅助教材,实现以“活语言”印证“古语”,让古汉语不古,学生也会为自己的母语能印证教材内容感到兴奋和激动,从而引起兴趣。今年,国家语委全面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项目,其中梅州就设定了5个点,这种规模庞大的方言调查,我们本地高校的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其承担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积极引导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使其投身到对方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工作中去。
广东有三大方言,我校学生除大部分来自客家方言区外,还有一部分来自闽粤方言区,教师也要平衡兼顾,比如在现代汉语词汇、语言与文化的教学中,以客家方言中的“番薯”这个词导入,让客家方言区的学生列举与“番”相关的词:番豆、番茄、番瓜、番婆、番客等;闽语区的学生也会联想到闽语里的番仔番薯、番椒、番豆(玉米);粤语区的学生也会想到粤语的:番石榴、番薯、番鬼佬、番茄等;再进一步引申到普通话的“胡”类词语,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外来物种和外来文化引进、交流时在语言中留下的烙印。经常这样以点带面进行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觉语言不是封闭的、僵化的,而是鲜活的、流動的、承载无数信息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语言思维调动起来后,便会进一步地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区域的学生,结合教材,有计划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调查,如在第五版的现代汉语教材中,每章节都增加了一些方言调查的练习,教师则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调查情况,帮助有能力的同学进一步掌握有效的语言分析方法,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获,让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认识到本学科的意义。endprint
(二)结合其他学科,体现专业特色
在当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中,地方高校暴露出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社会实践项目化程度不高,主要局限于社会考察与勤工助学等,缺乏专业特色,特别是一些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即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路径。在语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正视这种现象,不能过份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即使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大规模的方言调查,也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当今有声语料库的建立,要与计算机专业相结合;对民俗文化的记录,要与传播、影视专业相结合,等等。教师要高瞻远瞩,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的联系等等,建立起学生的大语言观和正确的语言思维能力。如在语言学概论中讲到“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和“语言的接触”时,课本的例子已很落后了,教师应紧密联系当今的新词语和社会生活,结合现在普遍存在的普通话与方言之间融合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引发学生对当前日益严重的方言生态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在现代汉语词汇与语言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从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中挖掘出学生平时想不到的、感受不到的独特信息,如从熟语“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能想到什么问题?“小葱”是什么,是普通话词还是方言词?哪个方言的詞?再如河南有个叫“鸡公山风景区”的,但河南人平时却叫“公鸡”,不叫“鸡公”,这其中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些问题,都不是纯碎的语言问题,涉及到语言与文化、历史的关系,都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语言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探求的欲望。再如,在当地政府大力打造“旅游城市”的氛围下,借鉴台湾客家文化产业开发的模式,我们便会发现很多旅游产业背后的支撑其实就是文化创意,包括产品广告、客家古迹、建筑、老街地名的介绍等,这些都需要进行基础的语言创作工作,也为语言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新创业平台。创新是创业的灵魂、专业是创新的基础,大学生创业不应只是一般的开网店、咖啡屋等,而应是充分利用自身在知识、专业、科技、信息和智力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创业,充分体现其专业特色。
(三)结合中小学语文教改,关注基础教育
我校既是处于客家方言区的地方院校,又是师范类高等院校,是地方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培养单位。近几年来,我国在政策上对乡村教育进行了政策倾斜,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这也对乡村基层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语言类课程多设置在高校师范类专业中,并且是以培养未来的初级和中级学校语言类教师为目的的。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改此起彼伏,但高校语言教学却置身其外,大学教学和中小学教学没有衔接,完全断层。导致高校语言专业的毕业生在刚踏上教师岗位时面临很多困境,无法适应。作为高校语言类教师,应从教学中寻求原因和对策,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互为发展、互为推动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引导学生关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状况。一方面利用大学生参与教育见习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基础教育的实际氛围,及早让师范生进入基础教育的轨道。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结合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如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结合小学拼音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不同阶段学习的声母和韵母不同,从而让学生在面对小学拼音教学时“知其所以然”。在讲到语法部分时,多联系中小学课本的作品语言进行分析,如复句分析时可多结合鲁迅的作品,其语言的逻辑性特别强且句式变换多样,如分析“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句话,可从复句、句式、标点等语言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通过定语后置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从语言形式到内容进行作品赏析。在讲解修辞的时候,可充分结合一些名家名作,如钱钟书的《围城》,朱自清的散文等等,将作品中语言文字的应用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内容,由表及里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作品的方法,而不是离开语言孤立地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尽量走进基层,通过成立基础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中心等,加强与基层教师的互动,带动学生与基层教师一起参与课题实验与研究,共同促进和优化基础教育的改革。如面对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觉得拼音难教、不敢教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寻求对策。对现在山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资源不平衡、一些教辅教材泛滥、试卷质量不高等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责任与勇气。例如针对中小学试卷中出现的不合理的题目: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字义“寂静、犹豫”,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寂”的字义就是“静”,这是联合式的构词,知道结构可以方便我们准确辨义,但“犹”的字义能单独解释吗?显然不行。在对现实的批判中进行理论总结,分辨语素与音节的区别,让学生明白掌握这些理论问题在实践中是有用的。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师范生进行实际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学习的重心和目标,从而自觉使自身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及时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目前国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毕业后参与创办幼儿园、培训机构进行创业,都是地方高校语言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选择目标。
总之,高校语言类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倾听学生的需求,充分调动自身的宏观专业发展视野和微观语言分析运用能力,利用课堂教学优势给予学生思想的引导和专业能力的锻炼,把肤浅的满堂问导向具体的实践运用中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专业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福喜.浙江省地方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现路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李彬钰.论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中教学与科研的平衡[J].高教与经济,2011,(3).
[3]李宇明.语文现代化与语文教育[J].语言文字应用,2001,(2).
[4]于漪,程红兵.语文教改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20年语文教学的回顾与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1).
[5]周光礼,黄容霞.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