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萧向荣宣传实践研究
2017-12-26舒莹
舒莹
[摘要]全面抗战时期,萧向荣以八路军的战绩驳斥反共分子的言论,分阶段、有步骤地对在职干部教育工作进行宣传,积极对日军发起宣传攻势,以配合八路军军事上的进攻。萧向荣的这些宣传实践,不但宣扬八路军的战绩,巩固了部队,更起到了瓦解敌军的效果。
[关键词]萧向荣 全面抗战 宣传实践
萧向荣,广东梅县人,开国中将,被稱为“军中儒将”。全面抗战时期,萧向荣先后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教育部部长兼《八路军军政杂志》主编,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宣传部部长,为抗战时期中共的宣传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由于像萧向荣一样的许多宣传工作者所形成的合力,才推动了中共的宣传理论在抗战中走向成熟[1]。针对目前学界对萧向荣在抗战时宣传实践的研究较薄弱,笔者立足于萧向荣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所发表的系列文章,进行梳理,以丰富对萧向荣在全面抗战时期宣传实践的研究。
一、以八路军的战绩驳斥“反共”分子的攻击
全面抗战时期,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开始了在统一战线基础上的第二次合作。然而,国共两党的矛盾并没有消失,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并没有放弃反共企图,不定期发出“八路军发展实力”“八路军游而不击”“八路军不听命令”的声音,对八路军和中共进行污蔑和诽谤,甚至把八路军比为“汉奸”和“土匪”。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揭露顽固派破坏抗战的指示》[2]p205-206的要求,本着事实比言论更有说服性的方针,萧向荣在《八路军军政杂志》《解放》等期刊报纸上发表了有事实、有数据的八路军抗战成果,有力宣传了八路军的抗战成绩,严厉驳斥了反动派的污蔑与诽谤。
1937年8月至1938年12月,萧向荣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期间,他的《一一五师献给抗战一周年的礼物》[3]p10-15一文,详细统计了第一一五师从1937年8月21日至1938年6月23日三个阶段的作战情况。以平型关战斗为例,萧向荣写道:“从9月23号开始至月底敌人突破茹越口后为止,这一期间为平型关战斗。在这一期间的战斗中,有:25日,毙敌3000,缴获载重汽车84辆,摩托汽车3辆,大车百余辆……同日,杨支队与由涞源西进之敌二联队激战于腰站附近,毙敌三四百人。……26日,东河南镇之敌继向平型关前进,抵蔡家峪小寨之间后,又为我军截击,毙敌200余人……28日晚,我军又进至孤树村方面伏击敌人,缴获汽车3辆,步枪40余支,轻机关枪3挺,毙敌30余人。……2(原文如此)日,骑兵支队在涞源以南之倒马驿,击溃南犯之敌骑数百人……此乃第一阶段战斗之概要。”[2]p10文末,萧向荣统计出,抗战一年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共进行了大小战斗220余次,击溃敌军60000余人(包括伪军),毁灭汽车200余辆,缴获步枪约3100支,轻机关枪70挺,宣传伪军反正1700余人等。
1938年12月至1942年底,萧向荣在担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①(对外用八路军政治部名义)宣传教育部部长期间,多次统计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其发表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的有关统计有:《八路军新四军一月来的胜利》《八路军新四军抗战两年来的战绩》《从“百团大战”说起》《抗战三年来八路军的英勇战绩》《从皖南事变到军纪及其他》《从几个统计上来看八路军的战绩》《论八路军的坚持敌后及其胜利》。这些文章均详细地列举了八路军的作战细节和缴获、伤亡情况。其中,《从几个统计上来看八路军的战绩》[4]p19-27梳理了抗战四年来的数据统计,选取对“杀伤与俘虏”的统计,最能体现八路军抗战的成果,统计见下表:(注:这个统计是根据不完全的材料做成的,故实际数量当超过于此。)
通过数据统计和比较,萧向荣作出了如下结论:八路军的作战次数与国民党当局公布的总的作战次数相等(国民党的统计数据未包含八路军的作战次数),毙敌人数占敌总数的1/4。萧向荣用真实的作战统计数据,宣扬了八路军的战绩,驳斥了反共分子对八路军的污蔑。
二、对在职干部教育工作的宣传
延安时期的在职干部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39年初制定并公布《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到1940年6月进行年度总结;第二阶段是从1940年6月到1941年5月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第三阶段是从1941年5月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起,到1942年2月2日毛泽东作《整顿党的作风》,号召全党普遍开展整风运动止[5]p430-439。出于作战任务的需要,部队中的在职干部教育的三阶段要比一般的三阶段划分的时间有所延后。
第一阶段,着重于对干部文化教育的宣传。通过对干部文化水平的调查,萧向荣发现干部的识字率太低,因此一向重视政治教育的他开始着眼于文化教育,号召“所有的干部从自己起,把文化水平提高一步”[6]p59,强调“文化知识是学习军事政治的基础,提高文化是探求及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因此,文化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本”[7]p12。针对干部们因文化水平较低而难以消化政治教育内容的情况,萧向荣创造性地提出以文化教育促政治教育,解决因文化水平太低而难以理解政治理论的问题。萧向荣还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干部的文化程度而不是官职的高低,进行分组学习。他还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干部提出不同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标准。例如工作经验丰富但文化程度偏低的老干部,要以提高识字率、提高文化水平为主;文化水平较高的干部,则通过自习的学习方式深入阅读《毁灭》《政治经济学》等著作原文,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理论水平。
萧向荣的这些有关文化学习重要性的宣传,为在部队干部中掀起学习热潮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此外,萧向荣参与了学习教材《战士课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课本的编撰,参与制定、宣传了在职干部每天两小时的学习制度,参与确立、宣传了“少而精”的学习原则,以及“做什么,学什么”的学习方针。
第二阶段,着重于对八路军抗战策略的宣传。首先,萧向荣在宣传八路军的作战经验中宣扬抗战策略。在总结抗战三年来八路军的辉煌战绩时,萧向荣开篇便声明:“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给予八路军的战略指导方针”[6]p31。其次,萧向荣在宣传八路军的光荣传统时宣扬八路军的优良作风。面对国民党反共分子的中伤和污蔑,萧向荣利用纪念八路军诞生3周年之际,向广大军民宣扬八路军的政治素质、战略战术的指挥素养、军事技术的素养和八路军铁的纪律,表明军队总数仅占全国抗战军队总数8%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每月经费仅占全国抗战军队每月经费支出总数1%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却钳制着全国40%至50%的敌人[8]p13-16。萧向荣的几句摆事实,勾勒出了八路军、新四军在艰苦环境中奋力抗敌的英勇形象。最后,萧向荣还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辩术,强势反击了所谓“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毫无功绩可言”[9]的攻击。他反击道:“假如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毫无功绩可言的话,则试问当‘七七事变后不久,华北战局正在垂危之际,是谁在平型关‘杀敌致果,‘迭奏奇功的?当敌寇突破娘子关,大军纷纷溃退之际,是谁在正太路‘袭敌侧背,断其联络,收效甚大的?”[5]p93萧向荣利用国民党对八路军的嘉奖词进行驳斥,让反共分子的污蔑变得苍白又无力。
在职教育的第二阶段是中共中央最重视的阶段,中共中央与总政治部文件迭发,频繁地对在职干部教育进行指示。期间,萧向荣宣传并实践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策略教育的指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在职干部的策略教育与宣传。
第三阶段,着重于对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宣传。194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各级干部将学习和调查研究相结合,以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10]p714-719。紧接着,1942年年初,萧向荣着手宣传军队干部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决定。萧向荣在宣传实践中传达了中共中央检查延安干部学校后的批语,认为目前延安干部教育的基本缺点,在于理论与实际、所学与所用的脱节,存在着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的缺点。因此,他重新强调了“做什么,学什么”原则,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工作。他在《军队干部教育的新决定》一文中,重申了《决定》中对在职干部学习若干要求,包括学习内容的分类、学习的原则、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指导机关的健全、轮训制度的普及办法、对教员的重视要求等[11]p1-7,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同年2月21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连发4条指示,对军队干部教育作出了总的规定和军事教育规定、政治教育规定、文化教育规定,又于2月26日对各种干部的业务教育作出指示。在这五项指示的基础上,2月28日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对在职干部教育提出了适合形势的新要求。3月25日,萧向荣发出了《把党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实现于我军在职干部教育中》的指示,提出要针对过去的教育工作来一个教育革命,在业务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理论教育中落实“反对主观主义”“反对教条主义”的口号。
在第三阶段中,萧向荣明确指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主要的是怎样来执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军队在职教育的指示,使主观主义从我们的学风中扫除出去。因此,我们不要那种高谈阔论,我们要的是具体的实际的工作”[12]p5-9。
三、对日军发起宣传攻势
在抗日战争中,由于敌强我弱,单靠中国军队的军事斗争还不足以战胜敌人,因此从政治上瓦解敌军配合军事上的战斗,就显得十分重要。1939年10月,在总结平型关大捷的经验与教训时,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就《关于开展日军政治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平型关战斗及游击部队经验,日军拼死不肯缴枪,这虽然由于民族隔阂和日本军阀欺骗,过去华军不仅没有进行敌军政治工作,而且以残暴手段对付俘虏,也是使敌临死不缴枪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敌军中的政治瓦解,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并推动友军学习这项工作,是目前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3]p702开展对敌军的政治工作,利用宣传这一武器,揭露日本军阀对普通士兵的欺骗,通过对敌攻心战来促进中下层日军厌战、怠战和反战的情绪,瓦解敌军的作战意志,是八路军宣传部门的重要任务。同年10月2日,总政治部《关于敌伪工作的训练》指出,我军目前对敌军的工作方针与直接目的不应过高,应……用各种方法削弱和减低日军的战斗力,使之对我国军民不作盲目仇视[13]p672-673。此后,萧向荣在对敌宣传的实践中,积极贯彻这一方针。
揭露日军的欺骗宣传。根据从战场上缴获的日军文件以及中共地下工作者从敌处获取的情报材料,萧向荣分析得出,日军对其中下层士兵的宣传中存在严重的欺骗成分,“应该注意,由于日本军阀的造谣欺骗,在不少的日本士兵中,尚存在着以为‘支那人是野蛮的心理,对此应该特别加以解释”[10]p28。萧向荣要求八路军的宣传工作者要向普通日本士兵表明,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不仅使他们离开亲人、远离家乡,而且与日本军阀所宣扬的“维护东亚和平”“防止远东的赤化运动”“宣扬王道”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他要求向中下层日本士兵说明,日本士兵在侵华战争中,除了痛苦、饥饿、死亡之外别无他获。他要求揭露日本军阀利用历史对日本士兵的欺骗,表明此次中日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时不同,进步了的中国已动员全国的力量来抗战,中国人民将抗战到底。他要求宣传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是进步的,是得道多助的,战争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从而打破日本士兵“速战速胜”的幻想。他要求向日本士兵表明,中国人民因遭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正遭受空前的亡国灭种的惨祸,但中国的敌人不是日本人民,中共采取不杀俘虏、优待俘虏、医治伤俘、安葬亡俘的对俘政策。
拟定对日的宣传口号。1940年2月,刊发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的《对敌宣传标语口号》,集中反映了以萧向荣为首的八路军宣传部门的工作成果。此文纠正了那些将“促进日本士兵的阶级斗争,组织日本军队内部的暴动”作为宣传鼓动目标的观点,提出目前宣传鼓动的任务,是促进日本士兵思乡、厌战的情绪,形成与中国士兵善良交往的心理,以达到削弱敌军战斗力的目的。文中还包含了对敌宣传标语,八路军对日军的《特别通行证》,八路军总司令部对日军的命令,关于建立日本士兵墓标的指示,告知日本士兵关于优待俘虏的口号,系统地宣传了八路军对日军的有关指示和政策。“‘东亚和平实为破坏和平”,“家里盼望着诸君回国”,“弹向空中,勿杀中国兄弟”,这些具有揭发性、感染力和鼓动性的口号,容易在日军中引起共鸣。据萧向荣统计,抗战四年间我军总计俘虏日军1400余人,因此文中所附的《特别通行证》的目的在于宣传八路军不杀俘虏的政策,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此外,文中还列举了五条写在日军墓标上的鼓动标语,创造性地利用日本士兵的墓标来宣传。这些标语极具讽刺性,如“你的英雄正彷徨于故国之天吧,但是,为什么未死以前不停止战争而回故乡呢?啊!迟了”。“你是为了日本军阀财阀和地主的私欲,牺牲而死。我们要为你报仇,英雄永安!”[14]p54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宣传标语都用日文写的,且墓碑都安置在日军极易发现的地方,以此来实现八路军对敌宣传的目的。
結语
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面临着复杂的局面,既要面对国民党内反共分子的挑衅,又要维持抗战、团结、进步的统一战线;既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又要为着将来的发展,教育干部以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既要设法瓦解敌军,又要善待俘虏。正是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中共的宣传实践和理论逐渐走向成熟。梳理这一时期萧向荣的宣传实践,不仅使我们汲取他的宣传智慧,还有助于我们厘清中共宣传实践逐步成熟的过程,把握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的宣传实践和策略。
注 释:
①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之时,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随军到前方。1938年2月28日,中央军委决定为统一对外名义,驻延安的军委总政治部以八路军政治部名义出现。此后,前八路军政治部即称为前方政治部;8月4日正式改称野战军政治部。
参考文献:
[1]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萧向荣.一一五师献给抗战一周年的礼物[J].解放,1938(46).
[4]萧向荣.从几个统计上来看八路军的战绩[J].八路军军政杂志,1941(7).
[5]李维汉.回忆与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6]萧向荣.为提高文化知识而斗争[J].八路军军政杂志,1939(8).
[7]萧向荣.把我们干部的文化提高到高中以上的水平[J].八路军军政杂志,1941(12).
[8]萧向荣.发扬八路军的光荣传统[J].八路军军政杂志,1940(8).
[9]建国公论[Z].1940(2/1).
[10]萧向荣.部队中的宣传鼓动工作[J].八路军军政杂志,1939(2).
[11]萧向荣.军队干部教育的新决定[J].八路军军政杂志,1942(1).
[12]萧向荣.把党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实现于我军在职干部教育中[J].八路军军政杂志,1942(3).
[13]肖裕声.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上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
[14]对敌宣传标语口号[J].八路军军政杂志,1940(8).
责任编辑/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