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习惯性违章
2017-12-26白阳
白 阳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06
1 习惯性违章
人的行为明显偏离预定的或期望的标准、规章制度,它可能导致不希望的时间拖延、问题出现以及意外事故的产生,即违章行为。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违章行为”,而在生产作业中,有一种长期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被一定的群体或个体主观默许并经常性、反复性的违章行为,叫做“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违章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这种习惯是一种不良的行为方式,它的出现必然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隐患,而由于人的某些心理,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由心理引发行为,由少数变成多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就会转化为严重的生产事故。
2 习惯性违章的主要特点
2.1 方便性
为了提高每个电力生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电力企业编撰《电力安全生产规程》,来约束生产人员的作业流程。按照要求,任何作业前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流程,经过层层确认和审批后才可进行操作。然而现实工作中,大家为了节省时间,图方便,往往人为地将其中规定的步骤略去。与履行正轨程序完成作业相比,习惯性违章在表面上看起来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工作,若是没有发生事故,大家会自觉地默许这种“方便”。
2.2 误导性
新员工在入职后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法后方可上岗。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一部分人因侥幸心理或惰性心理从习惯性违章中获得短暂的“利益”,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另一部分愿意遵守规章制度的人。加之价值观的原因,迫于老员工或师傅、前辈的压力,开始从规矩地操作变成默守的违章,久而久之便养成习惯。
2.3 传递性
传递性与误导性类似,都是人类某种行为的传播。因某次“违章”的成本低,带来的眼前效益比较容易,也易被大众模仿和采纳,进而为这样的行为在人群中进行传播提供了方便。习惯性违章就是建立在传递的方便之上而被某些电力从业人员所接受的。
3 习惯性违章中的心理学原理
3.1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herd mentality)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将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表达为符合公众舆论或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一般来说,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
电力员工在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就属于从众心理导致的从众行为。一般认为,性格内向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或是年龄比较小的人更容易选择“从众”。在从业者当中,性格内向的人往往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会在公开场合隐藏自己的观点或态度,选择比较“保守”的从众行为来让自己更加融入大环境或大圈子。新入职的员工,往往听从老师傅们的教导,即使发现有违章行为,因为尊重和畏惧,也不会“对着干”,只好选择顺从。文化程度较低或社会阅历较浅的人,因自身条件的限制,在面对某些行为方式时无法判断其正确或错误,盲目地把违章当成经验学习、运用,逐渐错误的操作方法导致取代正确的做法,形成习惯性违章。
3.2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指人们为了坚持自我的观点或态度,而对对方的要求或公认的常理等采取相反的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近年来国企改革,行业内或企业内某些长期存在的不良之风开始受到政策等的“威胁”,但因历史遗留或社会发展等原因,电力企业的某些从业人员,因客观、主观因素影响,内心难免产生波动,出现心里不平衡,形成逆反心理。对于负面情绪的发泄,在短时间内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在某些高危情况下的工作会促发工作人员的心理对抗。由此产生主观上的“故意”违章,形成不良习惯。
3.3 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顾名思义即对自身所处境遇和未来预估比较乐观,根据自己期望的结果来影响自己对现实的判断,而忽视自身实际的处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侥幸心理只是一种潜意识,不足以支配人的行为活动,但是当一个人自控能力不强,这种潜意识得到膨胀后,就会引发冲动。某些电力行业从业人员,因自身工作经验丰富,以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脱离《安规》要求而完成规定的工作内容,或是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产生骄傲自满的思想,认为可以不按照规定“与众不同”,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心存侥幸,对违章作业掉以轻心,擅自更改作业程序,简化操作流程,跨越操作工序,形成习惯性违章。
3.4 心智模式
20世纪40年代苏格兰心理学家Kenneth Craik创造出“心智模式”一词。所谓心智模式,也称为心智模型,指的是在我们内心中早已成型的对某些人、某件事根深蒂固的假象及认知,而这样的想象并不是毫无依据,它是根据我们长期形成的定势思维、习惯思维和个体知识的局限造成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
美国MIT的Peter博士曾对一批从事多年电力行业的工人进行研究。他发现,在电力行业中,每一个即将上岗的电气工人,都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后方可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工人们在应对考核和培训时都非常认真和专业,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认为培训中提到的某些制度或流程非常“麻烦”,于是“自觉”忽略。每一个从事该行业的生产者都清楚这个行业的危险性和重要性,但在真正操作中就会潜意识的“麻痹”自己,也对其他人的行为“视而不见”,使得习惯性违章的做法一直存在。彼得博士认为,电力从业人员的心智模式就表现在拥护理论和实际操作完全分离。这种分离并不是人们平时讨论的心口不一或阳奉阴违,而是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经验式的印象。
4 运用心理学观点防止习惯性违章
4.1 利用正向强化培养心理惯性
正向强化是利用对他人进行肯定与嘉奖,来鼓励对方某些行为的做法。正向强化的优点是从大家普遍认可的方式出发,采取易被对方接受的方法,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电力企业可通过竞赛、考核等奖励对《安全规程》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掌握完全符合标准的人员,鼓励其他人员增强安全意识,不断强化自己正确操作的行为。在企业中,薪酬或荣誉等的奖励对员工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及时地宣传也能进一步强化其正面效果。反之,负向强化即通过惩罚手段试图阻止某些行为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和不安,若采取不当,则会激发员工的对立情绪,不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
4.2 寻找时机进行换位思考
《电力安全规程》中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而会不定期更新。对于一些从事电力生产的老员工来说,里面的语句并不能及时掌握,也不能完全理解。每年的考试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是属于“死记硬背”。因此,这样的“应试”考核在实际中未必能起到想要的效果。
企业内可进行对《安规》或安全生产的座谈和讨论,通过领导层与一线员工的真实交流与互动,让员工可以站在不同层面理解其中的内涵。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尝试站在事故方的角度回顾作业过程中违章的地方与风险,真正做到将安全牢记心中。
[1]搜狗百科[OL].http://baike.sogou.com/v138098.htm?from Title=%E9%80%86%E5%8F%8D%E5%BF%83%E7%90%86()
[2]习惯性违章根源及应对措施[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201/15/7377599_251384891.shtml
[3]习惯性违章原因初探及对策研究[OL].豆丁文库http://www.docin.com/p-289096756.html
[4]陈璐.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M],2014: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