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薪酬福利管理与员工工作幸福指数关系

2017-12-26孟雪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3期
关键词:福利制度福利薪酬

◎孟雪

探讨薪酬福利管理与员工工作幸福指数关系

◎孟雪

本文分析了薪酬福利管理与员工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企业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的途径和方法。

薪酬福利管理与员工工作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分析

为了满足员工在企业工作的效用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薪酬福利待遇的管理。近年来企业管理之中的富士康怪圈并不完全归因于企业的薪酬福利管理,更多地体现的是“欲望”追求不平衡之后的一种后果,也是企业内部管理中心理反应和心理预期更加深刻的直接体现。物质薪酬和福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员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但是却给企业文化中心理薪酬建设带来了较多的问题和弊端,使得非薪酬管理建设举步维艰,员工在企业内部不关注职业发展和晋升、和谐人际关系与良好工作氛围构建,只将目光局限在物质薪酬福利之上。只有将员工个人发展和利益与企业联系在一起,注重员工在企业内部的感受和心理,员工才有可能在工作中获得幸福。员工只有认可自身工作对企业、社会的价值,对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才能构成幸福指标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薪酬福利管理是满足员工工作幸福指数的基础。薪酬福利管理在员工工作幸福指数的物质范畴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特色,但是在CPI逐渐上涨的过程中,员工很多新增的诉求和意见都难以在工资和福利待遇中得到体现,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企业员工的工资与福利待遇满足程度不足,在具体预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员工就会积攒出对企业的不满情绪,在工作中消极怠工、态度懒散,最终甚至辞职。从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论来看,员工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是较为底层的生理需求,只有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员工才有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资本和前提,也才有了获得工作幸福指数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薪酬福利管理在企业内部是满足员工最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管理,只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员工才有可能向着高层次需求进发。由此可见,薪酬福利管理的效果能否达到满足员工基本生活的需要,将决定员工在企业内部能否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员工自助福利方案,秉承按劳分配原则,建立公正公平的分配制度,让员工的收入与其工作价值成正比,这样才能保证员工获得幸福指数的满足。

第二,关注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指数的其他因素。虽然薪酬福利管理是员工获得幸福指数的前提,但是富士康怪圈的出现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忽略对员工心理薪酬的建设也会导致员工在工作中积攒不公平、不受重视的感觉。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大多将重点放在了物质管理上,但是却忽视了对员工心理收入的关注,这可能导致企业虽然为员工提供了优渥的物质条件,但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依然不高。所以,企业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不能单从物质薪酬福利管理着手,还要考虑到员工的心理收入预期,使得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的幸福感。

加强薪酬福利管理、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的对策研究

构筑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企业应当客观科学地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态度,以此为依据针对性地提升员工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为员工的个人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企业还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让员工意识到只要自己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潜力和才能,那么就能够获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步地 提升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心甘情愿地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潜能和力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是必须而且是必要的,制度应当将员工个人的经济收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连接在一起,以公正、透明和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激励机制来引导按劳分配原则的落实,让员工形成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意识,彻底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吃大锅饭的理念和现象摒弃出去。在企业内部贯彻岗位责任制,当员工工作优秀、按时或者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时,企业要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当员工工作态度散漫、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时,企业要给予其相应的处罚。如此一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得到很大的调动,循序渐进地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

完善薪酬福利机制。完善薪酬福利机制的内涵在于通过薪酬福利制度来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在企业的具体管理实践之中,员工一方面是企业的岗位工作完成者,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的主人。员工个人的发展际遇和企业的兴衰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拉近和员工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价值,使其意识到自身工作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意义,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让每一个员工都以较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企业目标的实现和战略的规划之中来。完善薪酬福利制度意味着要为员工创设舒适自然的工作环境,让薪酬福利制度和员工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员工子女就业、户口房产和继续教育投资的资金等问题得到保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员工幸福指数。

尊重员工需求、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提升员工幸福指数还要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着手,企业应当将从文化内宣角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完善,比如说关注经济困难职工的个人生活状况,定期对其进行走访和慰问,集合企业内部力量为其送去温暖和帮助。同时,企业还要在繁忙的日常工作开展之余,为员工 提供郊外旅游的机会和集体旅游的活动,让员工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员工人际交往和获得尊重的需求,使得员工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此外,企业还要为员工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使得员工获得专业技能提升的平台,让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获得持续的成长,在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上不断的提升,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拓宽员工的晋升渠道和晋升机会,让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希望和满足。总而言之,将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和员工的思想感情集合在一起有利于促进员工更好的发展,因为精神上的福利属于隐形的福利待遇,所以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让员工的精神情操陶冶和工作技能提升同步起来。

(作者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襄阳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

猜你喜欢

福利制度福利薪酬
玉米福利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没有福利制度的经济增长局限:韩国的经验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关于国有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文科薪酬包揽倒数十名,该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