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学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分析
2017-12-25何艳洁
何艳洁
摘要:指出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属于短学时课程,目前存在教材内容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结合工程实践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应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短学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2020902
1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地加快,人口地不断增长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提高,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全民已经越来越重视固废处理行业,国家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投资在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相关工作。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对该课程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工程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属于短学时课程[1],但其涵盖的信息量大且内容复杂,在短时间里很难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以及资源化的全部内容进行教学讲述,更难安排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第二,由于环境工程专业技术地快速发展,教材更新相对较慢,经常会出现内容老化、涵盖不全、学生的信息摄入量不足等问题[2]。第三,授课教师在上课时经常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加之,该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四,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考研或就业上,对沉闷的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够集中。第四,学生参加校外生产实践不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少,难以将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建设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3 教学内容分析
3.1 结合热点,突出重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包含了固体废物的基本概念、来源、分类、收运、处理技术、处置方法及资源化利用等多方面,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应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精简。精简并不是随意地删减教学内容,而是应当结合当今社会上的主流技术、环境热点问题、公众普遍关心问题、学生学习的难点以及考研重点等,精心选取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例如,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固体废物的多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仅对固体废物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后直接填埋。目前,卫生土地填埋仍然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减少物化处理技术的内容,调整学时安排,重点对卫生土地填埋技术,特别是填埋场的防渗系统进行讲解。
3.2 注意相关知识的衔接,避免重复教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其中很多知识存在与其他课程教学内容相互交叉、重叠的现象。固体废物既是污染“源头”也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极”状态[3],其处理、处置技术手段很多是大气、水污染物处理技术的集成[4]。例如,在讲解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处理技术时,有机固体废物发生分解的基本原理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关系密切;而在讲解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时,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等概念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发生重复。针对这类情况,应与相关课程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协商如何删减重复内容,并注意知识的衔接。
3.3 加入新理论、新成果,补充教材不足
紧跟学科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加入新的学术理论和科研成果,是保障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前提[5]。为了满足短学时课程要求,选取了宁平主编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一书作为该课程的教材。该教材出版时间为2007年,由于编著时间较早,书中存在来不及更新的陈旧知识。要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将国内外本学科发展中现出的新问题、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等补充到理论教学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例如,教材在介绍危险废物时,提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为2008年版,它已不能满足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需要,最新版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于2016年公布并开始施行,对这类已更新的内容应及时进行补充。
4 教学方法分析
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外,还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有效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更是短学时课程的要求。在有限的学时中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4.1 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面临考研和就业的大四学生多数都难以保证集中精力完成100 min的课堂学习[6],授课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听课质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由好奇心和问题驱动的,只要有了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抛出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以往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需要学生分组讨论的问题,因为重点、难点问题往往难于作答,学生没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参与回答的积极性就会降低。而一些看似简单的、学生感兴趣的小问题更能引起学生注意,起到良好的互动效果。例如:教师在开始讲解危險废物管理之前,可以抛出如下问题“废电池、日光灯管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在讲解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时,询问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容器底部的数字代表什么含义”。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到课堂上。
4.2 利用视频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被普遍使用,但多数仅结合图片和仿真动画来进行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视频影像更感兴趣,合理利用视频资料可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某些固体废物处理企业制作并上传于网络的宣传短片中包含相关工艺过程,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料。教师仅需下载并使用简单的剪辑软件就可将其制作成辅助教学的视频资料。这样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对固废处理技术的整个流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可达到类似于参观实习的效果。此外,环保题材的纪录片、科教片也是很好的教学视频资料。如《垃圾围城》、《塑料王国》等,这些影片中揭露的环境问题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引发学生的深思,成为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动力。endprint
4.3 运用现场教学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7],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可适当运用现场教学的方法,将课堂搬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企业的现场,依靠现场实物和技术人员的协助,对应用型较强的部分实施现场教学。还可邀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介绍先进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艺,分析在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还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现场教学可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技术流程变得浅显易懂,还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 结语
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是授课教师的长期性重要工作。该课程虽然是短学时专业课,但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依然要补充完善到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应分析以往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前置课程过程中打下的理论基础,采取问题驱动式教学、视频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方法,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步提升。实践表明,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和改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苏云.“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短学时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J].理论研究,2014(1):11~12.
[2]潘兆橹.结晶学及矿物学(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187~189.
[3]宁 平.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刘 珊,张小玲,陈爱侠.大学短学时“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专业课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教學研究,2011,25(11): 87~90.
[5]李耀威.“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1,38(6):138.
[6]田文杰,王利剑.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3):97~98.
[7]龙来寿,梁 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0(3):157~159.
Abstrac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solid waste disposal and disposal" is short-term curricula.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outdated cont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low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inadequate engineering practice. 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ing and 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continually explored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applied and technical talents.
Key words: short semester;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endprint